APP下载

艾滋病患者的护理及护士的职业防护

2010-02-18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10期
关键词:艾滋病医务人员伤口

高 乐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河南驻马店 463000)

艾滋病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俗称艾滋病病毒),导致人体的免疫系统被破坏,从而使人体对威胁生命的各种病原体丧失了抵抗能力,是一种新发现的主要经性接触和血液传播,最后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1]。作为医护人员特别是医治和护理艾滋病患者的医护人员,在日常的诊疗和护理工作中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那么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几率将会大大增加。现将我科艾滋病患者的护理及职业防护进行分析探讨,如下:

1 艾滋病患者的宣教及护理方法

1.1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HIV存在于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泪水、乳汁、脑脊液、羊水和尿液以及其他液体、渗出液、分泌液中,目前仅证实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与体液可以传染,并且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传播。

1.2 医护人员的易感因素

艾滋病患者在疾病的急性期与晚期时,血液中的病毒含量较高,接触血液会增加感染的机会,大多数患者发病住院治疗。美国一刺伤统计组数千名医务人员被含HIV血液的针刺伤后,发现其血清转化率为3.55‰,另一组统计为2‰[2]。

1.3 护理

1.3.1 心理护理 给予艾滋病患者悉心的入院指导和照料,同时做好卫生宣教。让患者对艾滋病有深刻的认识,指导他们在与亲人或其他人接触时,应注意的相关防护问题。

1.3.2 治疗护理 在施行操作中,可能有血液、体液飞溅,需带口罩,防护眼睛。当可能被血液、体液弄脏时,穿隔离衣,使用一次性塑料围裙。艾滋病后期患者可有神经系统的表现及人格的变化,可能具有一定的攻击性,护士在护理患者时尤应特别小心。不提倡口对口呼吸。尽管唾液中艾滋病毒含量很低,但在感染者口腔牙龈出血或发生溃疡等情况下,艾滋病病毒就有可能通过口腔黏膜而进入血液,加大了传染机会,建议在必要时使用呼吸器[3]。

1.4 用物处理

取用针头和尖锐物品时须小心,不要被刺伤,艾滋病患者用过的针头、针筒及生活垃圾丢入特定的塑料桶,转运进行焚化处理。

2 职业防护与管理

2.1 预防标准

以我国卫生部实施的《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对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体液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均具有传染性很强的物质。医务人员在接触这些物质的同时,必须采取严密的隔离措施与防护措施,阻断艾滋病传播途径。

2.2 职业安全教育

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每年进行HIV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所有护理人员必须知晓HIV职业暴露的危害性,而且在诊疗护理操作和处理污物时必须严格执行“标准预防”的原则。

2.3 护理规范

护理工作中洗手是最有效的隔离措施之一,接触任何患者后必须洗手,接触感染患者后要求使用抗菌皂洗手或消毒液浸泡消毒。接触血液、体液、黏膜或不完整皮肤,以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必须戴上手套,严禁做双手回套针帽等动作[4]。护理患者之后及护理另一个患者之前必须使用抗菌皂洗手或消毒液浸泡消毒,如果在操作中不慎刺伤自己,应向外挤压血液并立即用流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再消毒伤口,必要时向有关部门报告[5]。

2.4 加强管理

院感办根据本院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HIV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做到制度上墙,人人知晓,个个会做。要经常进行检查指导,多了解HIV职业暴露的原因和过程以取得经验,及时调整防护措施。

3 综合分析

综合我科护理人员对艾滋病患者的认识及护理方法,同时进行合理的职业防护与管理,对我科医护人员每半年进行HIV抗体检测,现结果均为阴性。

4 讨论

医务工作者的特殊工作环境中,与艾滋病患者的接触是不可避免的,要加强管理,进行规范化培训措施,早期进行预防,把医务工作者的感染降至最低。在对艾滋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以预防为主,加强对护士职业安全教育及整体素质教育,让每一位医务人员都能正确掌握预防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防护技术。如果医务人员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定期进行检测和随访。

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75%的酒精消毒,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6]。艾滋病的病死率为100%,是目前可防不可治的传染病。我国HIV感染者也正在迅速增加,据估计已达数十万余人,艾滋病发病率呈现大幅上升态势,因而护理界将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在寻求最佳方式为艾滋病患者护理的同时,也应进行护理人员自身防护的教育。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4,6.

[2]张金凤.护理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态度的现状调查[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6,2(5):112.

[3]王晓.手术人员对职业性感染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的防护[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4):297.

[4]李秀云.双层手套在外科手术保护作用的调查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5):506.

[5]任小英.护理人员工作中被针刺伤调查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3):260.

[6]王晓伟,冯悦玲.AIDS及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11):509.

猜你喜欢

艾滋病医务人员伤口
为什么伤口愈合时会痒?
为什么在伤口上撒盐会疼?
《 世界艾滋病日》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那只给我带来伤口的大橘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伤口“小管家”
让真诚关怀为医务人员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