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高”“职”关系解构课程改革三“合一”

2010-02-17钟志万

职教论坛 2010年29期
关键词:理论职业高职

□钟志万 王 奔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正在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而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当然,与喜人局面相伴而来的也有隐忧。本文从不同视角诠释了“高”与“职”的关系,继而重新思考课程改革的相关因素及其应对措施,提出理论与实践合一、继承与创新合一、科学与人文合一的新思路,以期促进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造就高职教育的特色。

一、理论与实践合一

高等职业教育高与职的关系,笔者很赞同这样的诠释:首先必须高度关注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这是高职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基本特征,离开了“职”,高职教育将不能体现它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类型的意义。而高职教育之“高”在于它培养的不是一般的进行简单劳动的技工,而是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的高技能人才[1]。因此,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就“职”而言,必须突出实践性;就“高”而言,应当重视理论性。而理论性与实践性不是割裂的、对立的,而应是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理论与实践结合,其实是很长时间以来在教育教学中倡导的原则和方法,只不过一直收效甚微。当我们在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中再次祭起这一法宝,必须跳出历史的怪圈,改变过往对理论与实践的肤浅认识,改变理论与实践的扭曲关系,实现理论与实践合一,以促进学校与社会融合、课堂与职业岗位融合、知识与能力融合。

改变理论与实践的主从关系。过去特别强调理论教学,实践只是用来说明理论的。由于缺乏实践,学生对抽象的理论只能一知半解,更谈不上实际动手能力,结果是“理论实践两茫茫”。“实践出真知”,课程改革首先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 “教、学、做”为一体[2]。“学中做,做中学”,是当下课程改革中人们对理论与实践关系最经典的形象描述。“学中做,做中学”,高调明确“做”的地位,使实践从徒有虚名变为名副其实,从无足轻重变为至关重要。增加实践教学课程,提高实践课时比例,从认识实习、课内实验、阶段实训、综合实训到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从基本技能培养、专门技术实习到综合技能训练,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实践课程成龙配套,实践课程受到空前重视。

改变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关系。在传统教学安排中,理论课程过于集中,并习惯于先学完几乎所有理论知识,再进入实习。经过较长的时间间隔,本就模糊的专业理论已经淡忘,而实际操作就只有流于简单模仿。课程改革正在改变传统,促成理论与实践的亲密接触乃至融为一体。“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深入人心,“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崭露头角[2]。课程教学以过程性知识(实践知识)为主,以适度够用的陈述性知识(理论知识)为辅。打破原有教材体系,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题互相匹配,组合为教学模块,一门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由若干个模块构成,每一个模块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有机结合[3]。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来学习相关知识,学习过程和操作过程合二为一,边学习理论边实际操作,在实际操作中体会理论知识,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形成系统的综合技能。

改变理论与实践的单向关系。理论指导实践是长期以来倡导的教学思想,但实行中实践被完全弱化,近年课程改革中又出现罢黜理论的另一种倾向。这种由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主导,“打倒一个,另立一个”的极端认识与行动,是过往课程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也是今次课程改革必须倍加防范的。课程改革不仅仅要突出理论与实践互容共生的本质,而且应强化理论与实践对举交流、相辅相成的特性。课程改革既要从理论到实践,更要从实践到理论,从实践中概括、修正理论,乃至升华理论。“学中做”,有理论奠基,实际操作科学理性;“做中学”,用实践给养,理论更具生命力。“学中做,做中学”,理论与实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双向互动,良性循环,方能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造就出目前职场中最匮乏的人才——灰领,也就是介于“白领”和“蓝领”之间的复合型职业技能人才:既能动脑又能动手,既掌握一定现代科学知识又具有较高操作技能,既适应职业岗位现实需求又在未来可持续发展。

二、继承与创新合一

高等职业教育高与职的关系,笔者归纳各种解读进一步揭示: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级形态,是高等教育的特定类型。高职教育之“高”使得它具有高等教育的若干共性,而高职教育之“职”又使之与其他各种职业技术教育有着许多相似相通。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应当借鉴和继承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优秀资源,但决不是简单的叠加和机械的复制,而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创造出自己的个性,创造出具有特色的高职教育课程教学体系。

教育改革及至课程改革大大小小已进行过许多次,成功典范乏善可陈,最大的经验是每一次改革的功过是非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对创新与继承的把握。继承是发展的基础,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采用切实可行的改革战略,立足于继承,着力于创新,实现继承与创新合一,是促进课程教学持续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

实行继承与创新的兼容化战略。兼容是海纳百川,是吸收各方优势。课程教学发展过程中的继承,不仅仅是对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继承,也不仅仅是对教育教学科学的继承,还包括从哲学及其他相关学科汲取营养。用更广阔的视野审视课程改革,其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这正是本文的立意,也是课程改革的薄弱环节。课程改革的另一误区是过分热捧外来文化,无视本土文化,这是当下必须特别警惕的。借鉴世界先进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同时,也要理解和尊重传统中国与现代中国,重视自身优秀教育文化遗产和资源的利用。兼容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为了超越和创新。由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诸多背景的不同,在借鉴和继承过程中要始终贯穿独立思考精神,从实际出发,挖掘出适合当代的、本国国情的思想精髓,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为进一步创新做好充分准备,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

实行继承与创新的差别化战略。继承是一种选择性学习,而选择是以是否有利于进一步创新为标准的[4]。寻找并适应事物现象的差异性,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征。由于不同学科不同课程之间在知识属性、研究范式、学科文化和成果形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课程改革应当实行差别化战略。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内容比较稳定,又与学生长期接受的中、小学教育一脉相传,课程教学可以较多地向普通高等教育学习,采用改进性继承(创新)。社会科学基础课程的传统教育存在诸多弊端,实行批判性创新(继承)为宜。对于专业基础课程,其中知识性强的课程,可以参照基础课程改革;技能性强的课程,尤其是技术学科,课程教学应当多从职业教育吸取经验教训,改进性创新和建构性创新并举。专业课程改革最具挑战性,必须“两手硬”,以批判性创新为推手,以建构性创新为抓手,应对教育产业链资源端和市场端的不断变化。这样,课程改革既不全盘否定或肯定原有知识和经验,也不全面套用同一模式和方法,而是因课制宜,择优发展,差别经营,追求成效。

实行继承与创新的渐进化战略。与人的认知和成长过程相似,课程教学的发展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爬楼”。每个阶段的步伐可以加快,必要的阶段却难以逾越。只有“边学边做,边做边学”,了解既有知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找到现实与未来的“接口”,把握创新的脉搏。而创新产物与环境必须经过

“磨合期”,整合成具有稳态的新系统,才能成功实现创新功能。显然,这应当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既不因循守旧,又不急于求成,每前进一步都掌握好“度”。只有这样,无论是课程教学抑或改革本身,才会“更上一层楼”。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课程改革常常与运动联系在一起,而通过运动方式进行的课程改革必然显现出突变性特征,即课程改革通常采取“休克”疗法:终止旧课程范式,启用新课程方案,不顾现实基础、条件与背景,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强制实施[5]。这种撕裂继承与创新联系的改革,总是以失败告终。历史的经验值得借鉴,渐进化的创新战略不会引起急剧变动,使新老交替平稳过渡;而创新不断积累,量变引起质变,仍然可能获得巨大的改革成果。当下的课程改革正日趋热烈,越是应当头脑清醒,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前进,切忌“一窝蜂”、“一刀切”,以确保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并力求改革的低成本高效益。

三、科学与人文合一

教育既有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功能,又有满足人的个性全面发展需要的功能。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高职教育,更应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从这个角度理解高等职业教育高与职的关系,笔者以为,高职教育之“职”要求学生学有所长,适应社会职业之需,体现出高职教育的工具性与社会性结合的初级功能;高职教育之“高”则要求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包含着对教育的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的更高期盼。

教育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的二元功能,高职教育高等性和职业性的两向维度,职业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双重属性,无不要求高职教育充分体现教育与人的发展的高度统一,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求真、求善、求美,实现科学性与人文性合一。

坚持人本性原则,追求教学之“善”。“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在教育教学中,就是以学生为本,推崇教育公平与民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是尊重学生,实现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职业院校普遍开展的学生网上评教,尽管存在缺陷,但学生的“投票权”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这种关系的建构,应当坚持和完善。二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满足学生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需求为教育目标。由于职业教育学生在“职业”方面有着独特的期望,因此必须重视人的职业性发展。目前课程改革正将几乎全部热情倾注到学生的职业认知和职业技能等基本需求上,然而,满足职业适应和职业拓展等较高层次的需求更有利于造就人的全面发展。三是以开放性、科学性、公正性等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参与精神;推广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项目式等教学方法,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行动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彰显科学性精神,追求教学之“真”。教学的科学性体现为教师传授知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运用的教学方法、方式符合教学过程的规律[6]。首先,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位一体的有机统一,交往、互动与建构是教学的本质属性。课程改革正在改变以教为主的单边教学模式,师生通过交换彼此的思考、经验与知识,交流相互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形成教学的共同体。其次,教学的科学性必须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相统一,并以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为基础。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要求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应尽可能与职业的工作过程相一致,因此行动导向教学在课程改革中被普遍接受和采用,它以职业工作任务贯穿教学环节,以期获得完整的职业行动能力。由于不同职业工作过程的特点各异,应注重在教学多样性、差别性中把握教学方法的建构。再有,遵循高职学生的学习特性和思维发展规律,因材施教,扬长避短,科学地设计教学目标和实施教学任务。突出实践教学,强调学习经验性与策略性知识,重点培养职业能力和训练应用技能。积极利用并创造学习的职业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张扬艺术性特点,追求教学之“美”。教学的艺术性是运用教学技能和技巧,按照美的规律和常识,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6]。在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改革中,应当以学生需求和职业需求的双重关照为前提,艺术地重新整合教学内容,使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技术课程与人文课程有机融合,形成和谐的课程体系。同时,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改革中,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和自主意识,这对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教学构思要突出学习主题,创设教学情境要契合学生心理,运用教学技巧应符合教学逻辑,建构教学风格应反映教学规律。从而实现师与生、教与学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沟通,以获得智慧的启迪和发展、情感的愉悦和陶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改革可能遭遇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在创造性教学中,教师应具有在不同教学情境下的应变能力即教学机智,迅速、巧妙、正确地解决教学中的突发问题,加速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内化过程,从而展示出创造性教学智商与情商高度结合的美学价值。

总之,课程改革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必须实现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科学与人文的真正融合,才能跳出“屡改屡败”的历史怪圈,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在造就自身改革成功的同时,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整体发展。

[1]高职教育改革将掀起惊涛[EB/OL].http://www.cqvie.com/sfw/newshow.asp?tid=397,2007-3-28.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2006-11-20.

[3]王奔.“零适应期”及其管理思维[J].职业技术教育,2003(31).

[4]卢红.教育学发展中的继承与创新[J].教育研究,2007(7).

[5]郝德永.当代课程改革:方法的局限与症结[J].教育发展研究,2007(12).

[6]周国烛等.高职教学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140.

猜你喜欢

理论职业高职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