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复极综合征心电图诊断与分析

2010-02-17王洪秋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15期
关键词:体力导联胸痛

王洪秋

(辽宁省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电诊科,辽宁辽阳 111000)

早期复极综合征(ERS)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正常变异心电图。因就诊患者症状表现为胸痛、胸闷、心悸为主,而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T波高耸,酷似超急性期心肌梗死、变异型心绞痛和急性心包炎等器质性心脏病的图形,临床上常易误诊[1]。笔者对156例ERS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特征,以资鉴别。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共诊断ERS患者156例,均为门诊、住院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其中,男 149例(95.5%),女 17例(4.5%),年龄16~61岁、平均34岁。胸痛18例,胸闷6例,心悸5例,头昏乏力3例,高血压5例;从事轻体力劳动者43例(27.5%),体育爱好者及中度以上体力劳动者113例(72.5%)。

1.2 方法

采用日本光电9522P型心电图机,常规记录12导联心电图,诊断为ERS者均行床边下蹲试验(记录12导联心电图后,床边快速蹲起30次),有症状而心电图不能肯定ERS者,做心肌酶学及心脏超声检查。

1.3 诊断标准

①出现J波;②胸前导联或Ⅱ、Ⅲ、avF导联ST段自J点处凹面向上抬高0.1~0.6 mV;③相应导联T波高耸,双肢对称;④上述心电图改变多年不变,但运动或过度换气可使ST段暂时回到基线[2]。

2 结果

156例患者均为窦性心律,46~82次/min。心电图特点:ST段凹面向上抬高,幅度0.1~0.5 mV,以V2~V5导联最明显,同时伴有高大对称的T波,肢体导联ST段抬高程度较胸前导联低,无对应导联改变。ST段抬高肢体导联28例、胸前导联51例,两者均抬高77例。其中49例行平板运动试验,有36例心电图特征完全消失,ST段降至基线,有3例出现ST段轻度压低,持续1~2 min,10 min后恢复运动前状态,无T波倒置;99例行下蹲试验后,抬高的ST段回降至基线,心肌酶学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11例行心脏超声检查示心脏结构大小正常、室壁运动正常。

3 讨论

3.1 ERS发生机制

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心肌复极变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显形预激综合征的房室旁道、家族性ERS以及遗传因素有关[3]。有文献报道:冠状动脉心肌桥、左心室纤维肌束均是导致ERS的原因,而隐匿性预激综合征则与之无关[4-5]。

3.2 ERS患者的临床特点

①心率多缓慢;②多见于青壮年;③男性明显高于女性;④中度以上体力劳动者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体力劳动者。心率缓慢时ST段抬高伴T波高耸及尖峰状J波、心率加快时ST段可降至基线。青壮年人群患病率高可能因为青年人喜欢运动、体力活动及劳动强度大、有氧活动量大,因而在平静时迷走神经张力较高,故易发生ERS;女性由于自身的生理特征,平时体力活动相对较少,有氧活动量较小,平静时迷走神经张力较低,故其患病率低[6]。

3.3 ERS的鉴别诊断

主要依靠心电图。当患者以胸痛、胸闷等症状就诊时应注意与下列器质性心脏病相鉴别,①超急性期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为ST-T动态衍变,数小时后出现病理性Q波,ST段逐渐下降,有对应导联的改变以及心肌酶学的动态变化;而ERS的ST段抬高可持续数年,运动试验可使ST段暂时降至基线,且无对应导联改变;②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ST段抬高见于部分导联,且有对应导联的改变,数分钟缓解后ST-T恢复正常,而ERS即使心前区疼痛消失,ST段也无明显变化,无对应导联改变;③急性心包炎:ST段抬高为广泛导联(avR导联除外),大多为窦性心动过速及QRS低电压,ERS的ST段抬高是部分导联大多为窦性心动过缓,左心室高电压;④心室壁瘤:患者有心肌梗死病史,多为老年人,ERS患者无心肌梗死病史,多为青壮年,可通过心脏超声或冠状动脉造影做进一步鉴别诊断。

心电图工作者和临床医生在做ERS诊断时一定要结合临床,既不能因ERS的诊断而延误心脏病的诊断,也不能因胸痛和ST段改变误诊为器质性心脏病,造成对患者的误诊不治或误诊误治。

[1]刘英华.早期复极综合征的特点及鉴别诊断[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8,20(2):23-25

[2]卢喜烈.多导联同步心电图分析大全[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507-509.

[3]张开滋,郭继鸿,刘海洋,等.临床心电信息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88-390.

[4]林泽鹏,刘功文,金光福.35例心肌桥心电图分析[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4,13(4):254-255

[5]万建平,卢家昕,陈志坚.隐匿性预激综合征与早期复极综合征相关的研究[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6,15(6):425-427.

[6]刘斯敏.早期复极综合征106例心电图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8,25(16):702-703.

猜你喜欢

体力导联胸痛
心电图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及预后的价值
有些胸痛会猝死
aVR导联ST段改变对不同冠脉血管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
aVR导联及其特殊位置对冠心病诊断的意义
炫速双源CT在自由心率胸痛三联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抑郁症患者与不明原因胸痛的关联性探讨
中国超重儿童的体力活动干预研究——体力活动意向及身体自我满意度的影响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胸痛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心电图F导联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与普及
人类的收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