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姜黄黄色素的化学成分研究

2010-02-17白云飞李海霞王彩芳于晓亮邱银霞王玉梅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偶合双峰黄色素

白云飞,李海霞,王彩芳,于晓亮,邱银霞,王玉梅

(郑州大学药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

姜黄为姜科植物姜黄的干燥根茎[1],除用于医药外,姜黄黄色素还是一种天然染料,在我国用于萝卜干、咖喱粉的着色也已有很久的历史。而且,姜黄黄色素还可用于化妆品及烹饪菜肴等的着色。虽然姜黄有非常广泛的生物活性和使用,但其活性机制还未完全阐明。作为生物活性的物质基础——化学成分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姜黄的黄色素类中成分中,主要成分姜黄素,甲氧基姜黄素和二脱甲氧基姜黄素,研究的较多,而其他黄色素类成分研究的较少。本文就姜黄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进行研究,为姜黄的组成、定量分析、应用及药理活性研究提供实验数据。

1 仪器与试药

硅胶G(200-300目,青岛海洋化工有限公司);Sephadex LH-20 (Amersham Biosciences公司);5%磷钼酸试剂;Bruke DRX-400核磁仪;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姜黄根茎购自河南省药材公司,由郑州大学药学院潘成学副教授鉴定为姜科植物姜黄的干燥根茎。

2 方法与结果

2.1 提取与分离

姜黄干燥根茎,粉碎成粗粉,取500 g,以95%乙醇回流提取3次,1 h/次,提取液真空减压回收溶剂,得乙醇提取浸膏。浸膏取15 g以薄层层析用硅胶拌样,柱层析,以氯仿-甲醇系统梯度洗脱,得A~E部分,B部分经反复硅胶柱层析(洗脱剂:氯仿-甲醇)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氯仿-甲醇洗脱)纯化得化合物Ⅰ和Ⅱ。

2.2 结构鉴定

2.2.1 化合物Ⅰ 橙黄色粉末,易溶于甲醇、丙酮等。1HNMR(acetone-d6,400 MHz):δ3.94(6H,s;O-CH3),5.99(1H,s;-CO-CH=COH-),6.72 (2H,d,J=15.8 Hz;Ph-CH=CH-CO-,Ph-CH=CH-COH-),6.90(2H,d,J=8.2 Hz;Ph-H5′,Ph-H5′′),7.20(2H,dd,J=1.8,8.2 Hz;Ph-H6′,Ph-H6′′),7.35 (2H,d,J=1.8 Hz;Ph-H2′,Ph-H2′′),7.62(2H,d,J=15.8 Hz;Ph-CH=CH-),8.51(1H,br;Ph–COH=CH)。 虽然有文献报道[2]姜黄素是以3,5-二酮的形式存在,但本文NMR数据显示姜黄素是以酮-烯醇互变异构体的形式存在,以上数据与文献报道[3]相符。

2.2.2 化合物Ⅱ 棕黄色粉末,易溶于甲醇、丙酮。1HNMR谱仅在低场6.0 ppm以上有信号,提示该化合物无饱和结构,即氢均为不饱和碳上的氢;δ6.67有偶合常数为16.0 Hz的单氢双峰,δ7.60有同样偶合常数(16.0 Hz)的单氢双峰,说明有反式双键结构;δ6.91有偶合常数为8.8 Hz的双氢双峰,δ7.56有同样偶合常数为(8.8 Hz)的双氢双峰,说明苯环具有对位取代结构,8.8 Hz为邻位偶合的偶合常数。13CNMR谱在δ183.9的信号提示有羰基取代,160.7提示苯环上有羟基取代,除此之外,13CNMR谱还有5个C信号,其中141.1和121.9为双键上的碳信号,其余三个有两个碳信号比较高,提示为信号重叠而致,推测为:苯环上对位取代、除去酚羟基取代基后、剩余的5个碳有2个化学环境相同使结构对称,而出现2强1弱3个碳信号。再根据13CNMR谱7个峰,1HNMR上共6个氢,结合生源关系,推知此化合物为1,5-二(4-羟基苯基)-戊-(1E,4E)-1,4-二烯-3-酮, 整个分子具有对称结构。化合物的Ⅱ光谱数据与文献报道相符[1],因此鉴定化合物为 1,5-二 (4-羟基苯基)-戊-(1E,4E)-1,4-二烯-3-酮。英文名 1,5-bis(4-hydroxyphenyl)-penta-(1E,4E)-1,4-dien-3-one。其1HNMR谱和13CNMR谱数据如下:1HNMR谱(acetone-d6,400 MHz):δ6.67(2H,d,J=16.0 Hz),6.91(4H,d,J=8.8 Hz),7.56(4H,d,J=8.8 Hz),7.60(2H,d,J=16.0 Hz)。13CNMR 谱(acetone-d6,400 MHz):δ183.9 (1C),160.7 (2C),141.1 (2C),130.9 (4C),127.5(2C),121.9(2C),116.7(4C)。

3 讨论

利用各种柱层析笔者首次从药材姜黄中分离得到黄色素类化合物 1,5-二(4-羟基苯基)-戊-(1E,4E)-1,4-二烯-3-酮,丰富了姜黄黄色素的组成、并为姜黄黄色素的定量分析提供了实验依据。体外抗肿瘤实验表明,合成的化合物Ⅱ抗肿瘤活性是姜黄素的2~10倍[4-5],本文也为天然姜黄黄色素的应用研究提供了思路。另外,姜黄黄色素的主要活性成分姜黄素,具有抗氧化、抗感染和肿瘤预防作用。它以二酮或酮-烯醇互变异构存在时,形成氢键的可能性明显不同,这个特性可能对于决定姜黄素与蛋白质的选择性结合非常重要。本文提示姜黄素以酮-烯醇互变异构体的形式存在,因此在进行药理药效或机制研究时要考虑到姜黄素存在形式的影响。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86.

[2]Wang LY,Zhang M,Zhang CF,et al.Diaryl derivatives from the root tuber of Curcuma longa[J].Biochem Syst Ecol,2008,36:476-480.

[3]Vajragupta O,Boonchoong P,Berliner LJ.Manganese Complexes of Curcumin Analogues:Evaluation of Hydroxyl Radical Scavenging Ability,Superoxide Dismutase Activity and Stability towards Hydrolysis[J].Free Radical Res,2004,38(3):303-314.

[4]Adams BK,Ferstl EM,Davis MC,et al.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novel curcumin analogs as anti-cancer and anti-angiogenesis agents[J].Bioorg Med Chem,2004,12:3871-3883.

[5]Fuchs JR,Pandit B,Bhasin D,et al.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studies of curcumin analogues[J].Bioorg Med Chem Lett,2009,19:2065-2069.

猜你喜欢

偶合双峰黄色素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基于乙醇偶合制备C4烯烃的研究
双峰映辉
Artist Prints Charms of West Lake
荷兰金融监管“双峰”模式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自信满满的炼钢工
菏泽市1例接种Ⅰ+Ⅲ犁脊灰减毒疫苗偶合猝死病例调查、诊断分析
红花黄色素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的心肌损伤
多金属偶合腐蚀模型
预防接种过程中的偶合症发生概率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