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研究概况

2010-02-17范竹青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医护人员医师

范竹青,张 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 100010)

职业倦怠(job burnout)(又译为“职业枯竭”或“工作倦怠”)是指由情感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去人性化(depersonalization)和个人成就感降低(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构成的一种生理上、心理上多维度的综合性症状[1]。具体表现一般包括以下3个方面[2]:①情感衰竭,即个体的情绪和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情感资源枯竭,工作热情完全丧失,它被认为是职业倦怠的核心表现。②去人性化,即个体以消极、否定、麻木不仁的态度和情感去对待自己身边的人,对他人缺乏同情心,甚至把他人当作无生命的物体看待。③个人成就感降低,即个体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下降,自我效能感丧失,时常感觉到无法胜任所从事的工作,在工作中无法体会到成就感,并不再付出努力,特征为:对职业前景茫然,缺乏工作热情和动力;易产生疲劳、厌倦、焦急、烦躁现象;伴有情绪低落,精神不振,心理疲乏。

在我国,关于不同职业群体职业倦怠现象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2004年,中国医师协会就执业环境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医护人员认为执业环境良好的为7.1%,一般43.5%,较差37.3%,极差11.1%。已有研究表明,国内医护人员存在较高的职业倦怠[3-6]。本文使用CNKI数据库对近10年国内医护人员职业倦怠调查研究进行检索:关键词为医师、职业倦怠或工作倦怠,检索文献19篇;关键词为护士、职业倦怠或工作倦怠,检索文献126篇;关键词为医护人员或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或工作倦怠,检索文献27篇。合计172篇,其中,护士相关研究占73.3%,医师相关研究占11.0%,医护人员总体研究占15.7%。检索文献中,2006年1月~2009年8月的文献134篇,占77.9%,可见近4年来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现象越来越受到重视。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范围

国内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研究中,以各省、市、地区二级及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的调查为主,如任霞等[3]对北京市三甲综合医院医师进行调查,杨惠芳等[4]对银川市10家大中型医院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徐甫等[5]选取武汉市某三甲医院、武汉市某部队医院和深圳市某二甲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魏清风等[6]选取江西省南昌市4家三甲医院的临床各科室护士进行调查;专门针对一级医院及社区医院的调查较少,通常会在大规模的分层抽样调查中涉及一级及社区医院,如骆宏等[7]对杭州地区省、市和区级医院的1320名护士进行的调查;针对专科医院医护人员的调查更少,目前在专科医院的研究中仅涉及肿瘤医院[8]。

1.2 调查对象

纵观国内的研究,护士职业倦怠相关研究较多,占73.3%,医师及医护人员总体调查研究较少,分别占11.0%和15.7%,且研究中多数以各临床科室及医技科室的医护人员为调查对象,其中专门针对某一科室医护人员的调查中,涉及精神科、急诊科、手术室的医护人员。目前研究中专门针对中医师的调查较少。

1.3 抽样方法

国内研究中对于研究对象的抽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3种,徐甫等[5]、王惠等[9]、李永鑫等[10]、谢文等[11]的研究中所采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骆宏等[7]、耿东丽[12]的研究中采用的分层抽样方法;郑飞中等[13]、朱伟等[14]、李兆良等[15]、杨惠芳等[4]、黄华兰等[8]的研究中采用的整群抽样方法等。

2 影响因素

2.1 个体特征因素

个体特征因素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性格特征、工作期望值、生活习惯、对工作的喜欢程度等方面。一般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科室、职称等方面,对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状况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女性、低学历者易发生职业倦怠[16],30~40岁的医师情感衰竭得分最高,个人成就感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随学历的增高而增加[14],高中学历被调查者的情绪衰竭显著高于大专、本科和本科以上学历的被调查者[17],未婚的医护工作者其工作成就感低于已婚者[5],中级职称和精神科医师职业倦怠较严重[18],急诊、手术室、ICU科的护士倦怠感比较明显[19]。性格特征是职业倦怠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具有某些人格特征的医护人员容易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已有研究表明,不同人格特征的护士的工作倦怠感不同[20];具有孤独、缺乏情感和情感投入、不关心他人、残忍、不近人情、感觉迟钝等人格特征的护士具有较高的工作倦怠水平[10];A型人格、外控者与职业倦怠密切相关,情感衰竭、去人性化与A型人格、外控者呈显著正相关[21]。工作期望值过高,非自己能力所及,长此以往,经过努力之后没有产生理想结果时,工作非但不能带来愉快,反而经常体验挫折[22],产生失望、压抑、沮丧、犹豫、苦闷等紧张心理和情绪反应。此外,睡眠状况、饮食状况、放松技巧等生活习惯均会影响职业倦怠程度[4]。对工作的喜欢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体对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随着护士对工作喜欢程度及工作意愿的下降,护士的工作倦怠感各维度的程度上升[11]。

2.2 工作和职业特征因素

医护人员是一个特殊职业群体,需要经常与不同的患者及家属打交道,经常面对重症抢救、生离死别、技术更新,职业的性质决定了日常工作量大且繁琐,工作及生活时间相对缺乏规律,经常处于一种不良的工作环境中。这种特殊的工作性质和高强度的职业压力,通常使医护人员产生职业倦怠。研究表明,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存在着相关关系[15];医疗事故、医患关系、工作负荷、聘任压力、职业发展等压力使医护人员面临相对高的资源消耗,容易导致其出现情绪衰竭状况[18];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的压力已成为国内护士的首要压力[23]。此外,医院(尤其是教学医院)的医师同时承担临床、教学、科研等多项任务,护士在工作中承担着照顾者、教育者、咨询者、研究者等角色,当角色转换出现矛盾或角色过多超过个人承受能力时易导致角色冲突。当护士不太愿意扮演护士角色时,工作疲溃感和离职意愿增加[24]。亦有研究表明,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也称为角色压力)都是影响护士职业倦怠的因素,即角色压力水平越高,护士职业倦怠水平越高[25]。

2.3 组织因素

组织因素包括组织奖惩机制、组织支持、组织公平等,其中组织公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它体现医护人员的劳动价值能否在服务收入中得到合理的体现,特别是在职业病医疗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给医护人员带来了分配不公。有研究表明,组织管理缺乏公正、公平等与职业倦怠密切相关[17]。此外,在工作中缺乏支持和激励也会导致工作压力增大。正性的情绪性社会支持有助于消除职业倦怠,负性的情绪性社会支持却容易导致职业枯竭。研究表明,团队瓦解会导致个体人格解体、成就感降低[26],组织给予员工的参与程度等对护士疲溃感有深远的影响[27]。

3 讨论

3.1 研究范围

目前国内医护人员职业倦怠情况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二级及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医护人员的调查,而专门对社区医院及专科医院的研究较少。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对社区医院及专科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以便于更全面地了解我国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状况,从而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改善倦怠状况,最重要的是为医院的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以利于提高医院效率,确保医疗安全,推进社会和谐。

3.2 干预措施

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医疗质量和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并成为危害医患关系的重要因素[28]。因此,无论从关心医护人员和患者健康的角度,还是从重视中国医学事业发展的角度,我们都应积极关注并加强研究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状况,并进行有效的干预。国内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应对策略[29-30]:第一,提高医护人员对职业倦怠的认识水平,采取积极应对方式;第二,加强业务学习,适应工作需要;第三,提高心理素质,有效进行压力管理及情绪管理,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第四,保持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的自我支持系统;第五,努力营造良好的组织和工作氛围;第六,建构起有利而健全的社会支持系统;第七,优化医院管理系统。然而这些研究仅限于提出干预建议阶段,尚没有具体的干预措施实施方面的研究。为了有效地改善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现状,未来的研究可以根据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不同影响因素,探索有效的干预方法。比如针对个体特征因素,可以请专业人员为医护人员进行心理辅导、压力管理辅导等;针对工作和职业特征因素,可以开展医患沟通技巧培训等。针对组织因素,需要相关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此外,还需要制订统一的干预后评价标准,以便于检测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1]唐昕辉,李君春,耿文秀.国外工作倦怠观的理论探索[J].心理科学,2005,28(5):1185.

[2]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M].北京:北京邮电出版社,2003:380-382.

[3]任霞,孙红,杨凤池.北京市三甲医院医师职业倦怠调查与分析[J].调查研究,2007,27(6):15-17.

[4]杨惠芳,朱玲勤,杨彦诏,等.银川市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115-116.

[5]徐甫,吴均林,庄俊汉,等.深圳武汉两地医护人员工作倦怠现状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7,20(11):12-13.

[6]魏清风,胡琦.省级三级甲等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状况的调查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7,27(3):476-477.

[7]骆宏,叶志弘,秦建芬.杭州地区护士职业倦怠状况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6):601-602.

[8]黄华兰,冼慕慈,覃惠英,等.肿瘤医院护士疲劳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525-527.

[9]王惠,张宁.医师职业倦怠的现状与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4):397-398.

[10]李永鑫,李艺敏,时金献.护士工作倦怠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7,22(1):3-5.

[11]谢文,徐朝艳,刘晓华.护士工作疲溃感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7B):29-31.

[12]耿东丽.护士工作压力、社会支持与工作倦怠关系的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8,23(96):61-63.

[13]郑飞中,陈莉.医师的职业倦怠与其背景性因素的关系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7,20(6):4-6.

[14]朱伟,王治明,王绵珍,等.医师工作倦怠与职业紧张和应对资源的关系评价[J].四川大学学报,2006,37(2):281-283.

[15]李兆良,高燕,冯晓黎.医护人员工作压力状况与职业倦怠关系调查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2006,32(1):160-162.

[16]廖成发,唐宏,张娴.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及干预对策[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8,28(5):661-662.

[17]李超平,时勘,罗正学,等.医护人员工作倦怠的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3):170-172.

[18]赵玉芳,张庆林.医师职业卷怠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5):1137-1138.

[19]杨安芳.护士职业倦怠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4):399-400.

[20]朱伟,王治明,王绵珍,等.护士工作倦怠及其影响因素评价[J].四川大学学报,2006,37(4):632-635.

[21]蒋奖,许燕,林丹瑚.医护人员工作倦怠与A型人格、控制点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2):364-366.

[22]袁峥.职业病防治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及干预[J].职业与健康,2008,24(18):1939-1941.

[23]谢文,张振路,郑志惠,等.护士工作疲溃感与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5):462-463.

[24]陈芙蓉,阎成美.护士离职意愿相关因素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7,22(11):78-80.

[25]骆宏,叶志弘,冯莺.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领域心理社会因素的相关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12-14.

[26]李永鑫,时金献.护士工作应激与倦怠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6,29(4):953-955.

[27]王翠丽.护士职业倦怠相关因素及心理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4):47-49.

[28]洪求兵,纵兆辉.医护人员工作倦怠感的多维思考[J].医学临床研究,2006,23(3):391-393.

[29]樊召锋,俞国良.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及其应对策略[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5(3):71-74.

[30]秦敬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对医患关系的影响与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4):92-93.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医护人员医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80位医师获第九届中国医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