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010-02-17路肥城
路肥城
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那么,在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渗透和培养呢?
1 多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设问。一是从一个疑点的解决到另一个疑点的出现,步步深入,环环相扣,从而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二是运用直观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生物学是直观性很强的一门科学。直观教具有实物、标本、模型、挂图等,直观手段包括多媒体投影、录像等。除了经常使用传统的直观教学媒体外,网络教学可引导和组织学生上网查阅有关资料,或采用网络信息技术,将大量的信息和资源放在相关的网页中,让学生自主去浏览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直接兴趣。三是点拨前沿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产生于认识和需要。科技前沿知识由于具有新和奇的特点,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基因芯片、人工智能等,对学生有一种神秘的吸引力。如果教师把社会责任适时地加进去,就能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课内外结合,使学生积累丰富的科学知识
在课堂内可结合教学内容,对课文现有知识作适当的拓宽,介绍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如转基因食品、动物克隆、试管婴儿、基因芯片、人工智能等,充实学生的生物学知识。在课堂外,适当的时候举办一些生物学知识专题讲座,开展生物学竞赛等,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知识水平,也可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养殖场、蔬菜大棚、水族馆等,利用假期举办生态夏令营活动,让他们走进大自然,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并不断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3 积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生物学科的探究能力主要体现在观察、实验、思维等能力。生物科学方法是指揭开生物世界奥秘的各种途径、手段。在生物科学方法中,最重要的有观察法、实验法、科学思维法等。结合生物教学,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生物科学方法,并灵活运用科学方法。
3.1 要培养学生观察的方法
观察可分为质的观察和量的观察两种类型,是科学认识过程中的实践环节,是科学研究中获得感性材料所必需的,是研究人员收集事实最常用的方法,生物学更注重观察。在教学观察中,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明确观察目的;2)选择适当的观察对象;3)采用适当的观察手段;4)观察完毕后要进行比较、分析和归纳。在生物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看到观察的对象,还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如由局部到整体、由表及里、从上至下等都是生物学常用的科学观察法,应尽量以探究性的启发代替结论性的解释,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2 要培养学生实验的方法
实验是生物科学中的另一种基本研究方法,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研究的内容越来越广泛,实验方法的种类也日益增多。涉及中学生物的实验方法有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定性实验、对照实验、模拟实验等。生物实验的一般程序为: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验目的不同,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安排实验,设计实验步骤,通过现象观察并收集资料、数据再进行分析思考,概括或归纳出结论。
3.3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
比较、分类、类比、归纳、演示、分析、综合等,都是生物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这些思维方法在生物观察实验、理论研究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4 通过开展生物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塑造学生的科学品质
科学品质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时所表现出的科学态度、科学意志、科学情感、科学作风等。科学界广为流传的“一粒灰尘造就了伟大的发现”,就是指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葡萄球菌的培养实验中,有一个培养皿不慎受到一粒灰尘污染而感染了青霉菌,结果使葡萄球菌的生长受到抑制,弗莱明凭着其科学思维的敏感性,并没有轻率地丢弃这个“失败”的培养皿,而是从这种“失误”中获得启示,最终发现了青霉素的抗菌作用,这充分显示了弗莱明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另外,实事求是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应当把对学生实事求是品质的培养渗透到日常的生物教学中。1)要求学生真实地报告和记录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在实验设计时提醒学生选择的实验材料要容易获得,思路要明确,要有对照实验。实验完成之后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写出实验报告。2)通过介绍科学家的故事感染和教育学生,如把光合作用发现史、生长素发现史等有关科学家原始经典实验过程及探究精神的内容贯穿教学中,让学生感受科学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表现出的人格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