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的思考

2010-02-17陈齐苗张海涛

职业教育研究 2010年9期
关键词:队伍辅导员院校

陈齐苗 张海涛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绍兴321000)

关于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的思考

陈齐苗 张海涛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绍兴321000)

深入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并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提出了以职业化发展、专业化建设、专家化培养为目标,打造出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以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实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多,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主力军的辅导员,为适应新形势下更高的要求,正经历艰难而复杂的角色转变。可以说,培养一支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专家型辅导员队伍已经势在必行。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

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同时,学术界对此也进行了大量较为深入的研究,但目前仍然没有一套完善的、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理论和体制。加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时间较短,许多高职院校办学经验不足,机制不完善,使得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辅导员职业角色定位不清,社会对辅导员职业认同度不高,辅导员队伍建设处于边缘化状态

近几年来,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但目前辅导员职业定位仍不明确。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将辅导员定义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这种双重定位在一定程度上恰恰使得辅导员职业内涵不清楚。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既不是教师身份,也不是干部身份,政策的规定与实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也使得辅导员处境尴尬。大量的调研显示:高职院校辅导员的主体队伍是刚跨出校门不久的大学毕业生,这些年轻人的实际身份既不是教师也不是职工,处于教师与职工之间,并且多数人没有进入正式编制。一些高校的领导、教师和学生认为辅导员就是管管学生、跑跑腿的角色。这些既不上课,也没有党政职务的辅导员,在一般人眼中就是没有学历要求和学术含量的人。正是辅导员目前的身份、地位、工作性质与内容等实际状况,使社会对辅导员职业认同度、职业评价都不高,也导致辅导员自身缺少工作动力和激情。选择辅导员作为一种职业成了大量辅导员的一种无奈或一块跳板。加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晚,辅导员队伍建设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辅导员队伍建设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针对这种情况,不少学者提出了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并在此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

(二)国家的相关政策没有切实落实,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缺乏科学长效的保障机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职业进入专业领域,专业化已成为社会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专业性也成为衡量职业成熟度的重要指标。而我国目前高校的辅导员职业还没有形成自身的核心专业业务、专业标准和专业规范。辅导员职业的从业资格、管理、考核、培养、发展相关机制不健全,使得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缺乏科学长效的保障机制。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在辅导员聘用上没有严格的专业限制,强调的任职条件一般是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和有过学生干部经历等。在职称评定上没有适合辅导员工作实际的评价体系,参照的是相关教师的职称评价体系。在这种评价体系下,辅导员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在辅导员发展培养方面也没有明确的制度给予保障。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许多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不少问题,如数量配备不足,结构不合理,缺乏梯队层次;没有正式编制、待遇低、社会地位低、队伍不稳定、流动性较大;整体素质不高,职业能力不过硬,工作方法简单陈旧、缺少创新性、缺乏时代感和针对性等。

(三)辅导员工作职责不清,任务繁重,不能充分履行教育与管理职能

虽然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许多高职院校也制定了相应的《辅导员工作条例》、《辅导员工作实施办法》等文件,但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的职责是不清晰的。在相当一部分高校中,只要有与学生有关的事情,许多领导与教师首先想到的是辅导员,而不管事情是否属于辅导员的职责范围。在他们心中,辅导员就是学生的“保姆”和“杂役”。其实,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主力军的辅导员,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但由于管理机制不合理,岗位职责不明确,角色定位模糊,辅导员们长期处于超负荷运作与多重管理的状态下。这种多重工作压力、多重管理、多重考核的管理体制使辅导员整日忙于事务性工作,仅“扮演”学生的联络员、保洁员等角色。辅导员只能成为大学生的朋友,而不能成为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路人和引导人”,辅导员应有的职能和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笔者深入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现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调研提出以职业化发展、专业化建设、专家化培养为目标的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措施。

(一)营造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加强对辅导员职业的宣传力度,让全社会了解和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观念是关于事物的基本观点和理念的统称,对行为具有先导性的作用。因此,更新观念不仅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更是搞好教育改革的前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迅速壮大,但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正从规模和数量的发展向质量提高、内涵发展方向转变,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还不够重视。一些地方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不足,辅导员建设的政策环境还不配套,一些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整体的认可度还不高,这些都大大影响了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因此,应大力宣传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的程度和职业教育发展的美好前景,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技术竞赛活动,营造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同时,加强对辅导员职业的宣传力度,树立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先进典型,大力表彰职业教育的先进单位和先进辅导员个人,加大宣传高职院校辅导员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服务方面的重要意义,明确辅导员职业身份,形成全社会都了解和重视辅导员队伍的良好氛围。

(二)明确辅导员的职业身份,加强辅导员专业学科的设立,真正建立一支专家化、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

作为高校教师,辅导员和其他教师一样,是一种学术职业,因而有学术职业发展内在规律。因此,应该首先规范辅导员的职业身份,使得全社会了解辅导员这个职业,明确辅导员的职业身份既不等同于完全意义上的教师,也不是单纯的管理干部,更不兼具教师和管理干部双重身份,而应该是专门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等学术性要求较高、需要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一个专门职业。这样就需要从源头上培养辅导员人才,在条件允许的师范大学设立辅导员专业学科,招收面向高校辅导员岗位的定向人才,开设大学生的政治生活、学习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成才生活、虚拟生活、日常生活、职业生活需要的相关课程,经过教育培养和实习使他们成为熟悉和了解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服务的专门人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建立一支专家化、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只有专业化才会专家化,才会职业化。这样,辅导员职业才会从社会分工中分离出来,被社会认同。

(三)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辅导员的从业资格、管理、考核、培养、发展等相关政策,真正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有利于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任何政策和机制的建立与健全,都应该对评价、培养、考核、发展的对象起着激励导向以及监控作用,它既是推动事物不断向前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事物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辅导员队伍建设也同样如此。建立健全辅导员队伍长效机制应该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的从业资格、管理、考核、培养、发展等相关政策,只有健全、完善和落实辅导员队伍建设需要的相关制度,辅导员队伍才能健康、稳定、持续、健康地发展。需要做到:第一,规范从业资格制度,把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乐于奉献、热爱辅导员工作的人员选聘到辅导员队伍中来。第二,明确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职责,让辅导员明确自己的主要工作和工作重点是什么,真正起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力军的作用,而不是杂而不精的多面手。第三,完善培养、发展的长效机制,注重辅导员从业后的培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调研、考察、学术交流、研讨活动。第四,在职称评定方面从政策上给予倾斜,建立起符合高职院校辅导员实际的职称评定政策,并应鼓励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历和职称,最终建立起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科学合理的辅导员梯队。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辅导员职业角色定位不明确,社会地位低;从业资格、管理、考核、培养、发展相关机制不健全;工作职责不明确等很多问题。但是,相信在党和国家对辅导员职业的重视下,在广大学者的潜心研究和探讨下,最终会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适应高职院校发展的辅导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

[1]林樟杰.辅导员角色定位新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1).

[2]边疆.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J].教书育人,2008,(33).

[3]朱志明,赵娜.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9).

[4]孙其昂,魏永军.高校“职业辅导员”的理念与队伍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1).

[5]殷红敏.以科学发展观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J].理论与当代,2008,(11).

[6]范诚梅.职业化发展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11).

G715

A

1672-5727(2010)09-0054-02

陈齐苗(1964—),男,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张海涛(1982—),男,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职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队伍辅导员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还剩多少人?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