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新”举措破解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难题
2010-02-17万中范
万中范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鹤壁458030)
以“五新”举措破解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难题
万中范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鹤壁458030)
近年来,高职教育虽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其吸引力不强,培养的人才情绪能力消极、敬业精神缺乏、创新能力低下、就业能力不高等问题依然突出。而形成政府、企业、社会悉心关注职教的新环境,塑造学生求知、做人、做事的新态度,打造民主和谐、独具高职特色的新文化,达成实践与创新能力协调提升的新目标,实现工学结合、效能确保的新突破的“五新”举措是破解上述问题的基本策略。
五新;高技能人才;质量
自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首先把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技能人才开始,教育界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卓有成效的探索实践,高技能人才培养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高职教育为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高职教育实际面临的人才培养质量难题仍是无法回避的现实,特别是高职教育的吸引力不强,培养的人才情绪能力消极、敬业精神缺乏、创新能力低下、就业能力不高等问题依然突出。以政府、企业、社会悉心关注职教新环境的形成,学生求知、做人、做事的新态度塑造,民主和谐、独具高职特色的新文化打造,实践与创新能力协调提升的新目标达成和工学结合、效能确保的新突破实现的“五新”视角,重新审视和反思高技能人才培养,可以较好地解决质量难题,确保并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效能。
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关注职教新环境,破解高职教育吸引力不强的问题
(一)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是当前高职教育迫切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是指职业教育得到社会认可、受到企业欢迎,学生和家长出于某种需求有意向或事实上主动选择的内在力量。具体表现为:职业院校为毕业生增加就业机会,扩大生涯发展和晋升的机会;为各种不同的学习者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学习环境,满足不同的学习需要;公民愿意把职教与培训作为自我发展的选择;企业和个人愿意对职业教育投资;在社会上有较高的美誉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将“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作为深入调研专题并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二)进一步优化环境,提高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是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基本策略
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环境与制度建设不完善、教育体系和资源配置不均衡、职业教育自身发展不足和质量不高、职业教育高收费及其他歧视性待遇。因此,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政府重视、企业关注、社会认可是不可或缺的。政府要做好统筹并采取有力措施,凸显职业教育的公益定位,保障职业教育毕业生享有较高的待遇,特别是要优化有利于职教发展的软环境。企业要有发展眼光,为高职教育提供资金、实训、设备、师资等方面的良好支持,为学生就业打开绿色通道。学生和家长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充分认识职教的个体价值和社会意义。高职院校要加强基础能力和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降低学习成本。
塑造学生求知、做人、做事的新态度,破解情绪能力消极的问题
(一)悦纳自我、远离失败者心理是摆脱消极心理的前提
情绪能力是一种比知识、技能更有价值的素质,它主要与人的自我概念、自我调控、自我激励及与外界互动有关。高职学生是特殊的群体,情绪能力消极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们是高考的失利者,失败感、自卑是普遍的心理特征。社会环境强化了他们思想上的自我否定和对自我的极度不满意,他们要么只看到自己的缺点,主观期望和客观现实相距甚远,因而总是自责、自怨、自卑。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学习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使学生能满意地体悟过去、快乐地感受现在和满怀希望地面对未来。
(二)自律自信、勇于实践是塑造积极心态的基本途径
在社会的一般认识中,我们还没有赋予高职院校和高技能人才普遍的充分的重视和尊重。在实训过程中,忽视学生的情感因素,为了练习而练习、为了实训而实训,忽视学生意志品质锤炼和敬业精神培养,特别对学生需要、动机等缺少了解,直接导致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缺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心理基础。因此,强化自律性、自信心和事业心教育,使学生主动学习,不断挑战自己的已有技能水平,追求精益求精的境界,以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进取精神支撑技能水平的持续提高。
(三)注重积累积极体验,塑造积极人格
积极情绪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积极心态不但可以实现心理健康,而且也会对个体的活动效能产生重要影响。就高技能人才而言,无论是悦纳自我、自律自信,还是勇于实践、坚韧敬业等都与个体的积极心态直接相关。它们不仅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心理手段,是衡量人才质量的重要指标,而且也是就业后技能继续增进和工作效能持续提升的心理源泉,更是缔造幸福人生的基本心理支撑。
打造民主和谐、独具高职特色的新文化,破解敬业精神缺乏的问题
(一)学校文化是高技能人才成长的催化剂
积极完整、内涵丰富的学校文化体系,是一种无形的资源,可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及性格的塑造。良好的、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尤其是精神文化环境对形成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高职院校的教育过程其实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单纯增进,它更是一种文化。在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中和每一次校园活动中,在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服务社会等具体的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中,学生不但习得了知识、增进了技能、拥有了高技能人才所应该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特征,更重要的是,学生认识了自己,了解了他人,懂得了与人相处、回报社会。在学校文化熏陶下形成的积极人格品质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又成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不懈追求的动力源泉,在客观上提高了学习水平,加速了个体的成熟与技能的形成和熟练。
(二)特色鲜明的学校文化是学生敬业、乐业精神的成长土壤。
高职院校的学校文化应该是崇尚劳动、崇尚技能、崇尚创造的文化。在高职院校的校园里,没有对职业教育的轻蔑,没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传统观念。在这里,涌动着崇尚劳动、精益求精、团结协作、自信自豪的精神。在这里,要为每个学生带来希望、信心、勇气和自豪。同时,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凸显职业元素,要适当引进优秀的企业文化,尤其是与设置专业相关的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融合,可以促进彼此间的沟通和理解,形成共同发展愿景,学校也可在合作中吸收企业在管理、技术、企业文化等方面的优点和长处,使校园文化拥有鲜明独特的个性,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加速学生敬业与乐业精神的养成。
达成实践与创新能力协调提升的新目标,破解创新能力低下的问题
(一)“实践+反思”是高技能人才成长的基石
在技能形成过程中,在同样练习条件和意志努力下,重视和采取不同的练习方式和练习策略直接影响技能形成过程的速度和潜力开发的程度。根据现象学的观点,技能型人才技能形成的独特经验对研究技能形成是最重要的。在技能形成中与元认知密切相关的很多缄默知识、内隐知识,很难上升到意识层面却又对技能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敬业、悟性、琢磨和反思的影响力最为强大。
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要重视内因与外因、练习与反思、传授与默会的协同价值,要充分发挥元认知的重要调节作用。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该既重视具体技能技巧的掌握,又顾及智慧知识的学习;既重视外在的试验实训,又顾及内心的总结反思;既重视显性技能的习得,又顾及实践智慧的发展价值。只有在自我监控、自我修炼、自我反思、自我认知、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实践中,个人的职业素养才可得以形成和提升,个人的实践知识才可得以积累和系统化,个人的技能水平才可得以提高。
(二)重视创新体验的积累是提升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
高技能人才不仅仅是以自己的精湛技术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其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协调和带动其他技术人员一起进行技术攻关,破解关键技术及工艺方面的操作性难题上。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者要利用每一次可能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体验到创新的快乐,在每位学生的脑海里深深烙下创新的印记,让他们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发展目标,尽可能地意识到创新的价值。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潘云鹤说:“如果我们老是教给学生一个模式——‘YES OR NO’,他就永远不会创新。”他说:“我们一直以为创新是金字塔,创新是少数人进行的活动,实际上创新应该是大部分人进行的活动,包括我们高职培养的学生也应该有这个理念。创新应该成为我们新型教育的一种培养的思维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创新实际上就是不拘泥于现成套路,在为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寻找尽可能多的方法的基础上,论证确定一套最优方案的过程。因此,创新不是少数“高人”的专利,而是每个个体都有转变为现实的可能。创新不在目光尽处,创新就在我们身边,创新无处不在,创新无时不存。只要我们有善于思维的大脑和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就会抓住创新的机会,就会时时拥有创新的体验,创新能力就会在每一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每一次成功或失利的经验总结或教训反思中不知不觉地得到锻炼、潜移默化地获得提升。
实现工学结合、效能确保的新突破,破解就业能力不高的问题
(一)明确服务定位,找准校企利益“多赢”的契合点
在目前的校企合作中,学校一方期望借助企业的人才、设备和管理优势,加速高技能人才成长,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而企业往往片面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只对能立即带来利益的成熟技术和熟练技工感兴趣,工学结合积极性不高。政府虽然大力提倡,但由于缺乏法律依据、宏观调控不力,直接导致工学结合无章可循、合作培养人才动力不足且难以形成长效机制。另一方面,很多学校又把为经济社会服务简单理解为办企业、输技术、出专利,其实让学生学会创造价值,培养高质量人才并把他们送出去才是最大的服务。因此,学校要明确服务定位,提高服务效能,拓展工学结合思路,找准校企利益“多赢”的契合点,为工学结合创造更多的条件,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真实的工作情境,为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提供更优化的环境。
(二)工学结合是提升高技能人才就业能力的重要切入点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切入点。因此,“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甚至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能。在实践上,要通过校企之间的密切合作,建立基于互惠多赢的利益驱动机制、优势互补的共享机制和文化整合的沟通机制。
学校要提高办学实力和办学层次,对准岗位技能要创新课程体系,强化职业能力培养,加强“双师”队伍建设,建立为用户服务的理念和强烈的使命感,确保教育行为与企业需求不错位,在多途径拓展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及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有效增加对口顶岗实习岗位的基础上,主动融入企业发展的产业价值链。企业要树立正确的校企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要强化自己是职业教育直接受益者的意识,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机制,主动选派工程技术人员到职业院校兼课和进行课程建设,直接参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与职业院校共建专业、实训基地、研发中心和经济实体,或组建职教集团。校企双方要共同加强顶岗实习教育和管理,在“工学结合”中共享人才资源和设备资源,并在资源、技术、管理与文化上互动、渗透,使企业实现其经济效益,使学校分享企业资源,逐步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最大限度地全面拉近学校学生与企业员工之间的距离。
[1]王继平.建设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职业学校校园文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
[2]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3]叶小明.在工学结合中实现校企深度融合[J].中国高等教育,2007,(10).
[4]吴建设,丁继安.高等职业教育核心技能培养:意义现状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
[5]郭扬.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认识[J].中国高教研究,2009,(5).
□有话职说
我们可以由读书搜集知识,但必须利用思考把糠和麦子分开。
——富斯德
G710
A
1672-5727(2010)09-0012-02
万中范(1974—),男,河南邓州人,鹤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