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超越
2010-02-17牛桂振
牛桂振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工程学院天津300222)
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超越
牛桂振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工程学院天津300222)
由于网络社会的自由、开放、隐匿性等特征,给我们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诸多困境和挑战,如何超越困境和应对挑战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重要课题。针对网络社会自身的特质,要超越困境,就必须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和手段创新。
网络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困境;超越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构成了一个全新的人类生存空间——网络社会。一方面,网络社会借助电脑高智能化、信息交换与传播的快速、便捷和时空压缩等优势,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它又把人类带进一个全新的生存发展空间和人文环境,引发了社会道德及个体道德行为、价值观念、伦理精神以及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深刻变化。在此种背景下,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显得至关重要。
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迅速普及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方式和交往方式的同时,也给我们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系列的困境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道德相对主义、无政府主义的盛行在网络社会中,由于因特网的迅速传播和广泛应用,消除了时空距离,形成了一个超时空的网络社会。网络社会打破了国家、地域的界限,将全人类联结在一起,为网络人的智慧和潜能发挥提供了会贯通,因此,不能和谐地融入行业的文化氛围中去,既影响行业的发展,也影响自身的成长。如何使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够顺利地融入行业的文化氛围,不仅是行业管理者要着力考虑的问题,也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高职渗透行业文化教育的可行性
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所接受的校园文化,在文化本质与结构方面与行业文化有内在的一致性,这为行业文化的渗透提供了可行性。
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本质内涵的一致性为两者有效融合奠定了基础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同属于整个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两种亚文化,尽管两者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个性差异,但对于文化本质的内涵,即对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意识形态的理解是一致的,本质的一致性决定了它们之间具备互相融通的共性,可以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
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结构的相互匹配为两者融合疏通了渠道就结构层面而言,校园文化和行业文化结构均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三个层面,因此,两种文化结构互相匹配,有利于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就校园物质文化来讲,学校的实验实训基地可以设计成工厂的模式,学生可以完全感受在行业物质文化的氛围之中。就制度文化而言,学校可以引进先进行业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学生的各种行为,使学生在校内就能体会到行业相关的管理文化。
高职院校文化的开放包容性为行业文化的渗透拓宽了空间高等院校的文化是一个开放的文化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建设目标决定着它的文化必须具有包容性。高职院校的文化具有同本科院校一样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同时也有其独具特色的专业技能性。这两个特点为在高职院校的文化教育中渗透行业文化教育提供了有利的空间。任何一种文化,只要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都可以融会其中。
高职渗透行业文化教育的意义
有利于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体而言,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行业生产管理一线所需要的高级应用型技术和管理人才,所以,高职院校必须立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行业需要作为办学目标,面向就业市场,面向生产一线,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有的放矢地培养专业对口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学生应该在什么样的氛围中学习和锻炼。如何让学生毕业后迅速地适应现代行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自然融入现代行业文化的环境氛围中去,成为现代优秀行业文化的建设者,完成从“自然文化”到“自觉文化”的顺利转变,实现“学生”到“员工”角色的平稳过渡,促进高职教育“实然状态”向“应然状态”迅速转变。这些都要求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入先进的行业文化教育。
有利于行业企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剖析行业文化的内涵,对于高职院校培养相关专业的学生规格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学校教育教学可以根据行业文化发展的要求,改进教育教学模式,完善培养目标,学生在校受教育期间就能逐步感受行业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学生就业后顺利融入行业文化氛围,培养与行业发展相适应的优秀员工,促进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有助于实现高职学生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求针对高职学生而言,生存的第一要务是就业,能否敲开成功就业之门,关键在于自身的条件是否符合行业企业的现实需求。由于行业企业的竞争已经上升至文化的层面,所以,高职学生有必要接受相关行业文化的教育,与时俱进地适应行业发展需求。高职教育应努力培养适应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才能取得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同时,学生的“试销对路”提高了他们的就业和发展潜力,为行业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真正实现行业、学校与学生三者共赢的良性循环。
[1]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OL].(2006-12-20).http:// www.tech.net.cn/research/segment/arm/1270.shtml.
[3]黄明涛.学会生存——非凡人生的九大简单法则[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2007.
责任意识的缺失网络社会的出现对现实社会造成了极大影响,网上社会秩序的混乱也不可避免地波及到现实社会,原本就脆弱的思想道德约束力量在网络社会中更是无能为力,而且网络社会根据自身特征滋生的价值理念与现实社会的价值取向产生激烈冲突,使现实社会中的道德信仰和信念无从立足。另外,原先隐蔽于现实社会中的许多社会问题在网络环境中凸显出来,这些问题的严重性甚至进一步深化和扩大。现实社会中的人们主要基于道德舆论、传统习惯的外在约束履行责任,而网络社会则从根本上扭转了这一状况。网络人对责任的履行主要基于无外在约束力量的道德自律精神的支撑。这样,形成于现实社会中依靠外在约束力量的责任不但不能在网络社会中发挥其应有的约束力量,而且它在现实社会中的约束力也受到严重冲击。不负责任的行为不仅威胁着网络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这种威胁力量还剧烈地波及到现实社会中,对现实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巨大挑战。
网络犯罪日益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网络社会中责任意识缺失的突出表现是网络行为的为所欲为、不负责任。最严重表现就是网络犯罪,如网络入侵,散布破坏性病毒、逻辑炸弹等程序犯罪,网络偷窥、复制、更改或删除计算机信息犯罪,网络诈骗、教唆、网络侮辱、诽谤与恐吓犯罪,网络色情传播犯罪等五花八门的网络犯罪,而且网络犯罪的手段也越来越高明和隐蔽,让人防不胜防。如在一些公司里,白领犯罪分子作案技巧高明,能轻易地修改电子信息、合同条款等。以上所列举的种种网络犯罪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行为,更是一种人的社会行为。可以说,网络犯罪已不单纯是一个网络技术问题,它日益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问题,危害着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有序运转。
困境的超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既给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带来一系列困境,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因此,要超越困境、迎接挑战,就要抓住网络技术带来的新机遇,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我国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理念、内容和手段上都能随着时代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而不断完善。
理念创新现实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或方式往往是灌输式或填鸭式教育,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调动起来,思想政治教育所取得的成果极其脆弱,以至于当前网络的迅速发展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因此,面对网络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此种危机,我们首先必须在教育理念上有所创新,即把网络社会所注重和放大的科学、自由、开放、平等、民主等理念融入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自由和开放是网络社会的灵魂,网络社会的到来给人类最大的触动就是自由,这种自由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全身心的释放。同时,网络社会空间是一种离散结构,这里没有中心和界限,不受任何组织机构的控制,是一个多维度的开放空间,为人类的生存、交往与交流提供了一个完全开放的环境。因此,我们必须根据网络社会的特征创新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内容创新网络社会的迅速发展以其自身的优势促进了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从而带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蓬勃发展。然而,这种发展又暴露出了它的另一面。人们在享受着网络社会带来的生活便捷的同时,也在遭受着网络社会给人类带来的威胁和烦恼,它所引发的一系列不容乐观的社会问题不断地撞击着人类苦苦经营的生活秩序。特别是道德相对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在网络社会中的盛行、网络犯罪的日益增多,对我国的人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因此,迫切需要利用网络技术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真正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和精神融入到网络社会中,从而使受教育者在网络社会中仍然能够接受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手段创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较为单一,而且时效性也比较差。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手段主要是课堂灌输式教育以及报纸、广播、书刊、公文等等。信息发布到受教育者接受的过程与当今网络时代信息的传播相比,前者极为缓慢,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时性受到很大限制。同样地,受教育者反馈信息的过程也遭遇到同样的“艰难过程”,甚至受信息传递手段的限制,受教育者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无法与教育者实现互动,从而受教育者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打击。而网络完全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弊端和局限性,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诸多手段。首先,通过网络人们可以方便、快捷地接受和传递信息。其次,网络技术提供的教育手段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更为丰富生动,可以调动受教育的积极性。网络传播集文字、图画、色彩、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于一身,充分调动了主体的各种感觉器官和思维的积极性,对主体能产生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使主体在娱乐享受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和教育。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利用网络的这一巨大优势创新教育手段。
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创新的实践途径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应运而生,它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实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认知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行为选择能力和改善社会风气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并随着人类道德实践的长期发展积累了大量经验,这对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可资利用的资源。要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现实可行,我们就应做到以下几点:
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创新教育方式,把现实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众所周知,网络社会中的网络人同时也是现实的社会人,每个网络人在网络社会中的行为表现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现实社会对他的影响;另一方面,网络社会中的任何行为也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现实社会。因此,应当积极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创新教育方式,把网络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和现实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以达到网络社会道德教育的目的。一般来说,一个现实社会中受到良好道德教育并有着较高道德素质的人,在网上一般也不会做出过激行为。因此,加强现实社会的道德教育是培养网络人的伦理责任意识和道德能力的现实基础。这就需要加大现实社会价值导向的力度,加强对人们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们坚定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把我国的传统美德、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同网络道德教育结合起来。这样,我们就能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培养起人们爱祖国和爱社会主义的责任感,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和保障。
在思想上培养受教育者在网络社会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如何培养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试想,如果一个人没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他又有何根基在各种诱惑面前能够自我克制,在各种冲突和选择面前做出正确的抉择?网络社会的虚拟性特征使网络人在某种程度上和现实社会隔离,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人可以脱离社会关系而独立存在,他在网络社会中的一切行为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现实社会对他的影响。因此,要净化网络社会的道德环境,维持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的共同利益,加强网络人的自律意识,最根本的就是有坚定的道德信念,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是一个人生存于世的精神支柱,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动力。
在行为选择上提高受教育者在网络社会中的道德认知能力道德认知是主体意识的对象性认识和自我认识的统一,是具有丰富内涵的主体精神活动。道德认知通过对善、恶、正当、失当等范畴的把握,对道德对象进行鉴别、评价、选择,将对象纳入到自己的价值体系中,来区分对象的价值属性和价值等级。因此,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能力,有助于受教育者真正把思想和行为统一起来。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由许多环节组成的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首先,应提高网络主体的道德感知能力。网络主体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在网络主体需要和价值模式的制约下,通过对网络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的观察,从而获得对各种道德现象的善与恶、正当与失当的感受、印象或知觉,这就是道德感知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道德思维对对象进行理性思考和推理,这样把道德主体带入第二个环节——道德思维。道德思维是对道德本质及其规律性的认识,是从道德感知到道德观念、从外在道德要求到内心信念的桥梁。第三个环节是道德直观,即对事物属性与其本质认识之间“断路”的突然接通。网络社会的虚拟性特征使这种道德直观作用表现得尤为明显。因为在网络社会中,人们只是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间接交往,对网上道德现象很难进行直接的观察和感受,这就需要一定的道德直观来对网络社会道德现象做出道德判断和推理,从而进行理智的抉择。第四个环节是道德智慧。一个具有道德智慧的人能够最大限度地完善自我和他人,能够把握隐藏在纷繁复杂现象之下的道德必然性,并能在各种利益诱惑和道德冲突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一个具有道德智慧的人一旦进入网络社会,在遭遇到各种各样的道德磨难时,不但不会随波逐流,相反还能在这种道德磨难中表现出坚强的道德意志,把道德逆境变成完善道德品格、提升道德境界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戴安·科伊尔.无重的世界——管理数字化经济的策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王书道.网络传播与民族文化[J].理论与现代化,2000,(6):33-34.
[3]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作者简介:
牛桂振(1975—),男,河北馆陶人,法学硕士,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G711
A
1672-5727(2010)09-0015-03
李传刚(1973—),男,江苏徐州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广阔的平台。然而,每个人都以无自然特征也无社会特征的“符号”存在,也为道德相对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盛行提供了温床。在网络世界中,没有一个绝对权威令绝大多数人信服,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没有绝对的发言权,但每个人又都有发言权。任何人都可以按照自己所奉行的原则说话做事,甚至可以不要任何原则。个人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似乎跃生到一个空前宽松的环境中。社会转型促生的价值观念多元化倾向,在网络社会中汇成了一股汹涌的潮流,极有可能导致道德上的怀疑主义、虚无主义和个人主义。于是,各种道德失范现象在网络社会中畅通无阻,严重危害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