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变化对飞行员心电图的影响
2010-02-17541003广州军区桂林疗养院胡惠李艳娟
541003 广州军区桂林疗养院 胡惠 李艳娟
体位改变对心电图的影响少见报道。本文较全面地分析了62例飞行员体位变化对心电图的各种影响。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组飞行员共62例,均为男性;年龄22~47岁,平均(31.2±6.1)岁。机种包括运输机15例,轰炸机15例,教练机12例,直升机10例,歼击机6例,强击机4例。
1.2 方法 首先平卧位描记心电图常规12个导联,再于翌晨起床前描记平卧位、站立位即刻及立位3 min心电图各1次(只记录Ⅱ导)。测量各次心电图,观察体位变化对心电图的影响。
2 结果
2.1 心率 常规、早晨平卧位、立位即刻及立位3 min,4次心电图平均心率分别为71次/min、53次/min、83次/min及72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心电图28例呈窦性心动过缓,而早晨平卧位时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增至45例。立位即刻59例心率较平卧时加快,原45例窦性心动过缓消失,且2例呈窦性心动过速。立位3 min后,51例心率较立位即刻时减慢,11例仍继续增快。
2.2 P-R间期 常规、早晨平卧位、立位即刻、立位3 min心电图P-R间期平均分别为0.16″、0.179″、0.158″、0.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常规心电图有4例P-R间期>0.20″,而早晨平卧时有8例>0.20″。立位即刻及立位3 min P-R间期除1例延长外,其余均在正常范围。
2.3 P波、QRS波和T波 4次心电图P波形态正常,振幅均在正常范围内。立位即刻P波振幅平均为0.076 mV,较平卧0.046 mV明显增高。QRS波群的形态和振幅在体位改变时无明显变化。T波的改变十分显著,心率快时,振幅降低,心率慢时振幅增高,常规及早晨平卧位心电图T波全部直立,振幅平均为0.284 mV;立位即刻T波振幅普遍降低,平均为0.188 m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3例倒置,2例双向,无一例增高。立位3 min后,T波振幅与常规心电图近似。
3 讨论
本组飞行员62例常规心电图心率平均为60次/min,28例为窦性心动过缓,4例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这可能是因为飞行员坚持大运动量的体育锻炼,迷走神经张力较高,具有运动员的心电图特征。
早晨平卧位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比较,心率减慢,45例为窦性心动过缓,8例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其机制是早晨起床前迷走神经张力较平时增高所致。
立位后3 min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近似,这是因为立位3 min后,机体通过各种调节机制,血压恢复正常,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机体达到了新的平衡。但个体间不一致,如心率,立位3 min有51例较立位即刻时减慢,而有11例反而加快,这可能是自主神经敏感性存在个体差异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