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位变化对飞行员心电图的影响

2010-02-17541003广州军区桂林疗养院胡惠李艳娟

中国疗养医学 2010年11期
关键词:立位平卧窦性心

541003 广州军区桂林疗养院 胡惠 李艳娟

体位改变对心电图的影响少见报道。本文较全面地分析了62例飞行员体位变化对心电图的各种影响。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组飞行员共62例,均为男性;年龄22~47岁,平均(31.2±6.1)岁。机种包括运输机15例,轰炸机15例,教练机12例,直升机10例,歼击机6例,强击机4例。

1.2 方法 首先平卧位描记心电图常规12个导联,再于翌晨起床前描记平卧位、站立位即刻及立位3 min心电图各1次(只记录Ⅱ导)。测量各次心电图,观察体位变化对心电图的影响。

2 结果

2.1 心率 常规、早晨平卧位、立位即刻及立位3 min,4次心电图平均心率分别为71次/min、53次/min、83次/min及72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心电图28例呈窦性心动过缓,而早晨平卧位时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增至45例。立位即刻59例心率较平卧时加快,原45例窦性心动过缓消失,且2例呈窦性心动过速。立位3 min后,51例心率较立位即刻时减慢,11例仍继续增快。

2.2 P-R间期 常规、早晨平卧位、立位即刻、立位3 min心电图P-R间期平均分别为0.16″、0.179″、0.158″、0.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常规心电图有4例P-R间期>0.20″,而早晨平卧时有8例>0.20″。立位即刻及立位3 min P-R间期除1例延长外,其余均在正常范围。

2.3 P波、QRS波和T波 4次心电图P波形态正常,振幅均在正常范围内。立位即刻P波振幅平均为0.076 mV,较平卧0.046 mV明显增高。QRS波群的形态和振幅在体位改变时无明显变化。T波的改变十分显著,心率快时,振幅降低,心率慢时振幅增高,常规及早晨平卧位心电图T波全部直立,振幅平均为0.284 mV;立位即刻T波振幅普遍降低,平均为0.188 m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3例倒置,2例双向,无一例增高。立位3 min后,T波振幅与常规心电图近似。

3 讨论

本组飞行员62例常规心电图心率平均为60次/min,28例为窦性心动过缓,4例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这可能是因为飞行员坚持大运动量的体育锻炼,迷走神经张力较高,具有运动员的心电图特征。

早晨平卧位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比较,心率减慢,45例为窦性心动过缓,8例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其机制是早晨起床前迷走神经张力较平时增高所致。

立位后3 min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近似,这是因为立位3 min后,机体通过各种调节机制,血压恢复正常,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机体达到了新的平衡。但个体间不一致,如心率,立位3 min有51例较立位即刻时减慢,而有11例反而加快,这可能是自主神经敏感性存在个体差异所致。

猜你喜欢

立位平卧窦性心
移位机立位康复对肺部感染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的影响
平卧位输尿管插管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中应用的护理分析
平卧位下直接前入路及侧卧位下后外入路术在全髋关节置换中的术中术后疗效对比
窦性心动过缓是怎么回事?
血浆醛固酮/肾素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的应用
平卧菊三七的形态特征和影响因素
术后别再“去枕平卧”“自由体位”最健康
两种立位体前屈所测腰部柔韧性相关指标的分析
窦性心率震荡在不同罪犯血管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黄永生教授治疗窦性心动过缓验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