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画家高殿才的水彩画创作特点
2010-02-17曙光
曙光/文
曙光,蒙古族,1972年生于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1997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水彩专业,任教于内蒙古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现为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会员,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水彩专业07届在读研究生。水彩作品多次在自治区美展获奖并入选全国美展。
一、在自然与生活中生发的灵感
艺术的本质就是传达情感,表达每个个体最个人化的独特感受。要成为一个水彩画家就离不开大自然,离不开生活。只有在自然与现实生活的环境中,艺术家才能表述自己的思想、情怀,离开了自然与生活,艺术就会失去语言、变得空乏,从而也会失去意义。然而所谓的走进自然就是走进生活,生活体验的意义就是艺术家在观察或接触生活后,被生活感动,从而产生饱含感情的深刻的感受和难忘的记忆与思考,画家的创作实质上是生活体验基础上的艺术构思和意象物化的过程。只有人的心灵活在生活的真实中,才能感悟自然1。
高殿才的画虽然以写实为主要表现手段,但他没有停留于低层次的照相式的缺乏情感的描摹上,被他描写的生活经过他的消化和组合、创造性地呈现于画面时已属于精神性的产物了,像卢梭所说的:“艺术并不是对经验世界的描绘和复写,而是情感和感觉的流溢。”画家要不断深入生活,才能加强艺术的实践能力,才能加强对事物的感受能力。画家对生活的感受越深,创作激情才越强烈,创作灵感才越丰富,只有走出画室到自然与生活中去体验、感悟,从而进行艺术构思,塑造的形象才有真情实感。
二、作品中的关东特色
(一)关东雪
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和趣味反映出艺术家的思想深度和审美趣味。素材是题材的基础,从素材的积累到素材的提炼、加工、取舍都体现了艺术家的审美情趣与艺术的功力,题材的选取则决定作品的定向。
高殿才的水彩画作品题材多是来自平凡的景物。关东雪、乡村田野、农家院、花卉、坛坛罐罐、瓜果蔬菜、海产品、人物、异国风情等平凡景物中寄托着深情,表现出了美的意境,而且不同的题材都用了不同的表现手法。关东雪是他主要的题材,他尤爱乡村小景、雪的世界。他的作品《山村腊月》“把人们引进那宁静、童话般的天地里。画面的黑白对比,疏密结合,虚实处理给作品增加了虚淡浩渺的无际空间,使画面空灵、透气,同时栅栏前的一些木杆参差交错形成的线,构成画面特有的节律与韵致,它与画面的一些点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悠扬疏远的旋律”2,表现出了长白山脚下的雪后农村的温馨情调与浓厚的韵味。又如《雪韵》,“几户农舍的后面,房盖上的积雪由于处在逆光中,受蓝色天光的影响,略显得蓝紫味儿,一排晾晒的衣服在重背景的衬托下鲜艳夺目,富有生机,这些衣服形态各异,上下错落,形成了自然的节奏和韵律。有趣的是这些晾晒的衣服上积落了一些形态不同的雪,非常好看,极为别致”3。这些看起来很平常的景象在画家的观察与细品之下变得意趣无穷,就是这些平凡的生活细节造就了他的画面的形式与魅力,美感与诗情。《静静的雪后》和《北方冬日》都是这一类的作品。东北农村生活成为了高殿才表现的无限广阔的天地。淳朴、祥和、温馨、深沉、凝重、抒情而富有内涵的特点与鲜活的艺术形式,确立了他的地位。
艺术作品的题材反映出艺术家对生活的关注和了解。高殿才多次到长白山脚下观察、写生、感受,因而对那里的一切有了深刻的理解并从中得到了启示,对自然、对生活本身有了更高层次的领悟,所以他所描绘的关东题材体现的是整体的自然、生活,是一种精神,也是对一种古老农耕文化的挖掘。
(二)农家院
高殿才是以表现白山黑水步入画坛的,他多以印象派的色彩和水彩叠加的结实造型手法相结合,知觉地表现对景色的感悟,特别注重“诗情”与“意蕴”,所以他的画面上体现着东北特有的鲜明特征与地区环境和民俗风情的鲜明特点,例如:作品《农闲》中画家通过一个典型的普通庄户人家的院内仓库与牛棚的刻画,充分表现了夏春之交的季节里,东北农村宁静、平和、朴实、自然的丰富感人的生活情景,他在画面上力求构图的简括、平稳,色彩的单纯、凝重,以体现作品的深厚内涵。再如:作品《黄玉米》也是以农户院内的一架黄玉米为主要素材而创作的。东北农民的主要农作物是黄玉米,有着高产、耐旱、省工等特点因而适合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是当地农民们所喜爱的农作物,画家选中了一个形状较特殊的玉米架与它的周围环境结合起来,黄色玉米为主体,农舍、地面上的一堆玉米、黄烟、辣椒等物品为附属物,把关东农村的金色十月,一个收获季节的感人的生活场景,强烈的美感,活生生的展现到画面上。作品《爽秋》是表现中秋时节的关东农村的一幅画,画家又选择了一个农家小院的侧面,院中的柳树为背景,玉米架、高粱、向日葵为主体,栅栏、豆角秧、爬山虎为附属物,白色玉米与周围的重色形成对比来加强画面的对比关系,色彩方面力求协调统一的单纯蓝绿色调,凉爽、清新的乡土气息体现到了画面上。《场院》等作品也是同一类的农家院题材作品。这种浓浓的乡土气息构成了画面的东北特色,也造就了它的艺术魅力。
三、画面潜在的形式感
每当我们欣赏艺术作品时,首先感受到的是形式,透过形式才能感受到内容。内容是形式的含义,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生动的生活和情感内涵。作品体现的创作方法、艺术形式、技巧等也能反映出艺术水平的高低及对艺术本身的理解程度。高殿才的每幅作品中都潜在着许多形式因素,而且把这些因素处理得富有变化而有秩序,这一点在他的静物画上体现的更鲜明些。
(一)构图
构图是现今的说法,南朝谢赫称之为“经营位置”,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画面各部分位置的安排和谋划。现代人是从纯形式的角度来看构图的,如未来派画家赛万理尼就断言:“构图就是内容,表现的是生命。”4
构图是画面的大形式,构图形式越强烈,形式语言越明确,画面的感染力越强烈。高殿才的静物作品《白鲢鱼》的构图就是考虑形式因素而组织的一组静物。冷褐色的海带,由画面的中央自上而下,斜向地将鱼和酒杯串联起来,构成了画面构图的基本框架,形成了鲜明的构成效果。在大面积的冷灰色画面上,鱼头、酒杯及螃蟹的三处暖色,呈三角形分布,有效地拓展了画面的空间5。他特别注意画面构图中各物体或各块面的聚散规律、疏密关系、呼应关系,使构图的各个部分相互关照,形成一个整体,贯通一气。所有变化对比最后达成均衡,这样一张画才能稳定、完整、和谐,也让物体占有的空间相互冲撞,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着,使画面视觉感丰富、充实。
(二)光感
光的表现是画好水彩画的关键,光是一种使物体显现色彩、质感、纹理的物型,它影响着一幅画的全貌,作为画家强化主体和主宰画面的有力手段,其中艺术层面和技术层面的两层意义都被包含着。表现光感也是高殿才喜欢的一种形式,例如:《勿忘我》是他典型的利用光感的因素表现出来的一幅静物写生作品,他选择了放置在窗前的一瓶花卉,背景左半部分是窗子,右半部分是两块重色的衬布,桌面上摆的是一块有图案的重色花衬布,强烈的光线透过窗子撒落在花卉和桌面散落的衬布上,后面的重色背景与花卉受到的强烈白光形成强烈对比,使画面的亮部更加亮丽,暗部的花瓣与桌布的颜色更加丰富、鲜艳而生动感人,他把瞬间的光影效果表现得十分真实。作品《阳光下》这幅画的气氛也是由光源来决定的,为了画面的整体需要,把上午九十点钟的阳光改成正午的阳光,处在暗部中的门面木板与院内的物体形成对比而突出院内的物体,又加强了画面的空间层次。
(三)技法形式
艺术创作中,技法也是个很重要的环节,画家光是具备扎实的基础能力还不够,必须掌握各种表现技法的技巧,才能得心应手。传统的水彩画技法表现形式主要是干画法和湿画法。干画法采用调色板上混合颜料的调和方式,容易把握调色效果,通过色彩多层叠加来塑造形体,有利于对造型复杂的物体进行细致的深入刻画。湿画法是采用画面趁湿调色的色彩混合方式,能达到水色交融的爽快效果,是一种抒情的、写意性的表现手法,是个性鲜明的水彩画的语言特色。干湿画法都有各自的长处和弊端。高殿才的每幅作品基本都用了干湿结合的方法,能够很好地控制水分的干湿程度,把握住物体的造型与色彩的同时还利用水分的干湿点染做出肌理,增加物体的视觉分量并丰富水彩画的可视性和趣味,由于水分和颜色的相互渗化而形成的偶然肌理效果,在一幅画面上是个感人之处,也是很难得的。高殿才说:“画好一幅水彩画,能够合理地控制和使用水分,画面会水分淋漓,饶有韵味,达到滋润、流畅、清新、透明的艺术效果。”他经常尝试干画法、湿画法、大泼墨、趁湿一气呵成的办法,干湿交替和多层画法之外还经常运用一些刀刮、笔提、笔杆刮、喷水,做一些肌理,丰富画面技法效果。
(四)色彩
水彩画是通过颜料和水调配来塑造画面的,通过画家充分发挥水彩颜料、画纸与水分结合等技法的运用,显出它的色彩功能,从而获得水彩的色彩美。高殿才的作品是以熟练掌握颜料性能以及水分调和的技术、色彩关系的调节来完成他的构思的。作为一个成熟的水彩画家,他深刻地观察对象的本质,研究光色规律的变化,抓住基本特征,充分发挥水彩画的技能,画面中的对比与调和,能把色彩纷繁的对象准确地调配出最有表现力的颜色。例如:作品《阳光下》用色准确、单纯,仓房下面的手扶拖拉机的黄色为整个画面色彩中心,用色彩的纯度对比与互补对比来提高画面的强度,让暗部的颜色稳重而有色彩变化,也保持了色彩的透明度。他的这幅画在色调上追求明快、和谐,色彩上追求凝重、深沉,力求油画般浑厚的效果。有时为了画面的需要,他会有意把画面物体的颜色改变成自己所要的颜色,例如:作品《秋爽》里晾晒的黄色玉米画成了白色玉米来协调画面的色调,与周围的重色形成对比,强化画面的色调层次关系,在画面色彩处理上与主题的“爽”字结合,画面颜色尽可能统一,把玉米与高粱的颜色减弱的同时,将木栅栏和画面暗部的颜色加强,协调统一了整个画面的色彩关系,黑白灰对比和色调则达到了画面凉爽的秋意质感。
高殿才的作品更多地描写风情与民俗,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好的作品应该透过表象传达一定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力量,并且有一种原初意味的感染力和冲击力。在“全球化”话语走势强劲的今天,许多人可能认为农村题材的作品保守、陈旧、缺乏当代性,可笔者认为这种作品更能贴近生活,更能关注人类命运和生存状况及环境的变迁。地方特色的绘画表征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性,正因为有了文化的差异性,才造就了多元文化,把文化的资源丰富了起来。
注释:
[1] 张弘.自然中的民族情怀[C],自然意境与风景写生[M],辽宁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55页。
[2] 袁振藻.中国水彩画史[M],上海画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141页。
[3] 同上,第142页。
[4] 郎承文.中国画构图大全[M],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5] 高殿才.白鲢鱼[C]》,水彩静物画技法与鉴赏[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