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提问策略研究

2010-02-16祝畅红江苏省常州市北环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0年8期
关键词:老梁指甲同学

■ 祝畅红(江苏省常州市北环中学)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提问策略研究

■ 祝畅红(江苏省常州市北环中学)

提问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教学技能。提问技能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教学行为。因此有人称提问是教师的常规武器。但在使用提问技能时,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使用提问技能容易出现的问题

问题一——控制过度,以师代生。

一位教师在《论美》导入部分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今天我要和大家共同学习一篇课文,在上新课之前,老师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认为怎样才算读好一篇文章?

(同学思考、交流。)

老师认为:读好一篇文章,要做到三个方面——你读懂了吗?你同意吗?你欣赏吗?所谓“你读懂了吗”,即你是否理解作者所表达的观点、记叙的事情、说明的对象。“你同意吗”即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说明的内容。而“你欣赏吗”则是你是否对文章的某些方面有所感悟、借鉴。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用这种方式来学习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的《论美》。

这一案例中,教师给出问题:你认为怎样才算读好一篇文章?这是一个开放性很强的问题,教师的预期是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氛围应该非常活跃。但结果正好相反。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与问题对话之前,教师已有预定的答案,在学生讲完之后,教师仍然从自己的预设出发,抛出自己对读好一篇文章的三个理解,从这个方面来看,之前学生的思考与回答其实对教师此时的小结并没有太大效果,教师仍然遵从自己的预设,使这个问题流于无效。

问题二——难易无度,层次不明。

这是摘自王荣生教授的 《合宜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中《竹影》的提问实录。

[学生读文章一、二两段]

师:刚才我们赞美的是光?假设这个晚上没有光呢?

学生回答。

师:那么,在月光下孩子们做了哪些有趣的事?讨论下一段。

学生概括。

师:作品中的孩子在猜人影头上的烟气,我们也来猜猜那是怎么回事?

学生猜测。

师:接下来说了什么有趣的事?我发现描竹影的对话很有意思,请比较一下爸爸的语气和孩子的语气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

这一系列的提问显示出教师对教材没有进行深入研读,所以很多问题的设计不知目的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学生在教师目的不明的简单问题引导下只是就课文而课文,原地打转,徒劳无功。

问题三——重问轻评,越俎代庖。

一次外出听课,课题是《爸爸的花儿落了》。在课堂中有一个学生质疑的环节。一学生提问:“他把脸转向墙那边,举起他的手,看那上面的指甲”,爸爸为什么要看指甲?

老师要求这位同学请一位同学回答,同学请旁边的一位同学解答,这位同学回答:“我想也许是他的指甲长了,想剪一剪。”

这是一处明显的误读。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教师无法让这一理解深入下去,于是讲自己的理解 “这是我觉得最感人的一句,有着淡淡的忧伤,浓浓的情意”,由此串讲到了主题上。很明显学生还是没懂。

这一提问过程中,教师不了解学生学情,所以对于学生“也许是他的指甲长了,想剪一剪”的回答感觉无从下手,因而未能从自己理解文本与学生理解文本差异产生的原点出发,为学生铺设理解的阶梯,让学生借教师的引导自己思考得出答案。很明显这是学生提出的一个成功的问题,但是教师的引导却是非常失败的。

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

知道了问题所在,我们必须寻求解决问题的良策。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精辟地表述了启发式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策略一:抓住关键,设疑激趣

一篇课文、一堂课中能发问的地方十分多,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值得问学生。我们向学生提出问题总是有一定的目的,即希望通过问这个问题,让学生学到什么,或教师要获得什么信息等。在设计问题之前,教师不仅要考虑提什么样的问题,还要考虑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目的是什么,使每个问题都成为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组成部分,使提问为教学目的服务。因此教师应对问题进行精心选择,抓住最主要、最关键的问题设计提问。

例如,《人类的丑陋朋友——蟾蜍》的提问:

[教师出示文题后投影一段短文]

我是一只蟾蜍。人人都认为我长得丑,其实我只是皮肤干燥粗糙,颜色灰暗罢了。但有时会泛潮,甚至会分泌让人有烧灼感的白色液汁,这是为什么?

在以捕食昆虫为生的动物中,我名列前茅。你知道我是怎么做到的吗?

我们蟾蜍的适应能力很强,寿命也长,因此家族很庞大。有时我们会一起不厌其烦地大声唱起歌来,你猜到原因了吗?唱完了歌,我们还有好多事要做呢,你知道是什么事吗?

有人因为我们的怪模样说我们是邪恶的,但也有人对我们赞美褒扬。除了吃虫子,我们还有哪些贡献呢?

我很丑,可是我真的很温柔。

对于说明文来讲,理解性阅读就是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教师选准切入口将问题巧妙地融入蟾蜍的自述当中,由于采用的形式新颖活泼,学习的内容既有信息加工又有语言训练,有较大的思维负荷量,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学生在教师有效问题的指引下主动学习,这一提问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得到同步和谐的发展。

策略二:研究学情,愤启悱发

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当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给予适当指导和评价。

教师提问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设疑并尽量为学生创造解决疑难的条件,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解决疑难问题,使学生在原有的认识水平上不断地得到提高。学生回答不出,教师不必急于把答案和盘托出,可以适当提示思考范围、对象或提供已有知识,启发联想,让他们能够以旧推新,充分利用已掌握的知识来解答新知识中的有关问题。

例如,《爸爸的花儿落了》的提问可以修改如下:

生:“他把脸转向墙那边,举起他的手,看那上面的指甲”,爸爸为什么要看指甲?

[同学请旁边的一位同学解答,这位同学回答:“我想也许是他的指甲长了,想剪一剪。”]

师:英子那年十二岁,与大家的年龄相仿,她和大家一样,当时认为爸爸只是看指甲长了,想剪一剪。而这正是爸爸想给英子造成的错觉。可是几十年过去了,林海音回顾这一件事,却清晰地记得这一细节,清晰地记得爸爸先将脸转向墙那边去,再举起手,再看上面的指甲,为什么?

[请同学再读这一小节]

师:年幼的英子不明白,几十年后的林海音明白,请大家再细读这一件事,谈谈你的看法,也许你的感受会有很大的改变。

这是一处感人的细节描写,但就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积累而言,这对于学生是一个难点。当学生的思路误入歧途或不得要领时,教师应给予适当的语言提示,指点迷津,以帮助学生排除障碍。在这一案例中,学生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相应的生活积累,无法理解这一细节,当教师点出“年幼的英子不明白,几十年后的林海音明白”这一关键再让学生读文章时,学生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策略三:有的放矢,评而有结

教育心理学认为:正确评价、适当表扬与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如果提问后教师不作评价,就会使提问流于形式而且会打击学生参与提问的积极性。因此,学生答完问题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可以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要指出不足,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但对评价用语要加以选择,一定要适当,切不可随意奉送廉价的赞扬。

于漪老师教学《宇宙里有些什么》对学生提出的“万万是多少”这一简单问题,适时引导该生思考为什么用万万而不用一亿,当学生正确回答后表扬学生善于思考发现了汉语言的规律。于漪老师站在学生角度,用真诚、热情的态度去评价学生,及时调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既解决了学生的疑难,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所以说在提问过程中,教师的及时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只会简单地肯定与否定,不能从多方面作确认的评价缺乏思维的导向;语言分寸感差,肯定少否定多,不能多角度地运用语言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在教学中教师应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把握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反应,爱护和鼓励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提问后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回答和问题本身情况进行总结。对提问进行总结,对学生所学知识的系统与综合、认识的明晰与深化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总结使学生对问题有一个明确、系统的认识,或者给学生明确、完整的答案,或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思考。

例如《荔枝蜜》中的提问实录:

师:刚才同学们说老梁的话说得好,那么作者在描述老梁的话时,前面有一个词用得特别好,是哪个词?

生:赞叹。

师:对!它好在哪里?

生1:这个词好在说明蜜蜂工作时不辞辛苦,老梁对蜜蜂特别喜欢。

生2:它表现了老梁对蜜蜂的赞美。

生3:我认为它还表现了老梁的自豪心情。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对,这个词语不仅写出了蜜蜂不辞辛苦地工作,也写出了养蜂员老梁对蜜蜂的喜爱及老梁对自己从事这项工作的自豪感……

这一提问案例中,同学们的回答都只注重了问题的某一方面,在提问后,教师非常注重对提问的总结,及时评价学生的回答并综合同学所述进行总结,这样具体实在的评价鼓励了学生的积极性,明确的总结又使学生对这一问题有一个明晰、全面的认识,一举多得。

俗话说:“善问者如攻坚木。”爱因斯坦也曾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由此可见,要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认真面对学生,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 “善问”的教师。

猜你喜欢

老梁指甲同学
完美无缺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完美无缺
老梁中套
指甲钳的收藏
给指甲贴一个机会
长梦如箴
剪指甲
布朗紧张时 会咬指甲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