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习微生物培养基本技术实验的几点思考

2010-02-16拦生发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0年4期
关键词:临夏科学性致病菌

拦生发

甘肃省临夏中学生物教研组 甘肃临夏 731100

浅谈学习微生物培养基本技术实验的几点思考

拦生发

甘肃省临夏中学生物教研组 甘肃临夏 731100

本文以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责任感为基础,提高学生实验素养,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提供参考。

实验教学 无菌操作 科学性 安全性

开展高中生物选修教材“实验二:学习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技术”实验,旨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索科学知识的方法与技巧。作为一名实验教师,做到“课内得法,课外得意,得法于内、受益于外,立足课内、辐射课外”,既是责任和义务,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开展此实验的过程中,笔者认为除了明确目的、理解原理、掌握实验程序外,还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微生物无所不在”的概念

微生物是指用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如细菌、病毒等。由于肉眼看不见,所以学生常常不太清楚外界环境和所有与环境接触的身体各部位均有微生物的存在。实际上,它们广泛分布于室内外的空气,水、土壤、桌、凳及身体表面的皮肤、黏膜、温泉、海底等处。可以说微生物无所不在,无孔不入。因此,在学生第一次进入微生物学实验室时,建立起“微生物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的概念,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消毒、灭菌,无菌操作技术的必要性和防止外界微生物对培养物污染的重要性。

二、正确理解无菌操作内容

教材中只提到操作者用肥皂将双手洗净,擦干,再用酒精(体积分数75%)棉球擦手这一点内容,主要强调接种的程序。笔者认为这些内容不够全面,也引不起学生足够的重视,甚至会误导学生认为这些就是无菌操作的全部内容,只要按部就班,就会防止外界微生物对培养物污染了。对此,实验前对学生要进行必要的补充和说明:(1)一切用具和培养基要严格灭菌;(2)操作环境要无菌,最好在无菌室或接种箱中进行;(3)时刻要注意用火焰封口;(4)接种操作的同学要穿实验服、带口罩。因为一方面,周围环境和体表都不同程度存在大量的微生物,虽然大多数属于正常菌群(非致病菌群),但少数致病性菌进入破损的皮肤或传入口内或眼睛等处,会引起感染;另一方面,有些微生物在一定的部位是非致病菌,当条件改变时也可能是条件性致病菌。还有非致病菌性向致病性突变的可能。因此,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也是提高环境意识的有效措施。

三、注重实验的科学性

微生物培养的过程,对于学生而言,也是观察的过程,教材仅提到将接种后的试管放入恒温箱内,在25℃下培养5~7天,或在37℃下培养24小时。对于如何观察,观察中应注意哪些事项,没有具体强调和说明。我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微生物培养的科学性进行必要的讨论,在实验课上发现,实验小组在称量中有随意性,天平、量筒使用不规范,增大了误差。制备培养基的过程中,忽视灭菌环节的重要性,灭菌后的培养基出于好奇,随意接盖、取棉塞,忽略了灭菌是否彻底的进一步检验。接种过程中,不严格遵循接种程序,手忙脚乱、增加了一定的危险性,污染率较高。培养和观察的过程中,由于出于好奇,随意接盖,为了提高培养温度,甚至放到太阳底下晒,等到观察、记录菌落数时才发现部分培养基忘贴标签等等。这样会影响实验现象及结论的形成。笔者认为,以“学习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技术”实验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讨论微生物培养的科学性,如除了温度外,在具体的培养环境中还应注意哪些因素影响?观察过程中能否随便接盖后习惯性用手去摸或者用口去吹,或者用鼻子去闻?实验结束后,为什么要洗手?培养物、培养基、棉塞、试管及培养皿如何处理、洗涤等,进一步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实验习惯。

四、注重实验的安全性

实验操作过程中如高压蒸汽灭菌过程、接种过程、酒精消毒、试管和培养皿的洗涤、实验结束后培养基的分类处理等等,对于第一次进微生物实验室的同学们来说都有一定的危险性,为此,实验前让同学们了解实验室规章制度、微生物安全手册等进行实验的安全性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2009-11-16

拦生发,本科,中教一级。

猜你喜欢

临夏科学性致病菌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我爱临夏
临夏·福地
相约临夏花海中
寻觅临夏至味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说话写句要注意科学性
SSEL结合多重PCR同时快速检测生菜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