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视野下微观的村庄与村庄的微观
——评《转型之痛——赣中南路东村调查》一书
2010-02-16贾滕
贾 滕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河南周口466000)
宏观视野下微观的村庄与村庄的微观
——评《转型之痛——赣中南路东村调查》一书
贾 滕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河南周口466000)
随着社会的急剧转型,传统农业社区正在经历着转型之痛。而《转型之痛》一书以赣中南地区的路东村为个案,展示了村庄中家庭与宗族,文化、经济、社会秩序,弱势群体及政治秩序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转型之痛》及其所研究的“三农问题”启示我们,运用分类研究、共时性考察与历时性考察相结合、结构分析与能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转型时期的乡村问题,对于探寻一种合目的、合道德与合规律的乡村发展之路是十分必要的。
个案研究;微观村庄;研究思路与方法;学术关怀
2009年1月,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名为“中国村治模式实证研究”的丛书(共16种),这些论著“以相同的方案,按共同的调查提纲,同时在全国不同地区展开深入到村庄的调研,有助于理解当前中国正在发生的巨变”[1]。笔者基于对农村问题研究的关注以及主持《周口师范学院学报》“乡村社会问题研究”栏目的体会,试对该丛书中王小军著的《转型之痛——赣中南路东村调查》[2](以下简称《转型》)一书作一简评。
一、《转型》的描述对象
《转型》以赣中南地区的路东村为个案,展示了村庄中家庭与宗族,文化、经济、社会秩序,弱势群体及政治秩序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在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的冲击下,路东村在取得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遭遇了诸多的问题。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剧,路东村这个传统的农业社区正在经历着或重或轻、或长或短的转型之痛。
全书分六章展开:家庭与宗族篇、村庄文化篇、村庄经济篇、村庄秩序篇、村庄弱势群体及村庄政治篇,展现了家庭中妇女地位的提高与老年人地位的下降、婚姻形式的多样以及村庄宗族的名存实亡,看到了村庄文化内生机制的缺失,可谓旧辙渐破、新轨未立——传统文化与本土文化逐渐式微而现代文化却难以在村庄生根发芽。在肯定村庄经济发展的同时,指出农村养老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的日益严峻化,从深层次考察了影响村庄政治的关键因素——地缘因素以及公共品的提供能力与方式,同时说明了国家在场的脆弱。
通过全方位的描述,我们对转型时期村庄经历的转型之痛有了具体而深刻的感触。
二、《转型》揭示的意义
1.提供了一个具体的个案。正如贺雪峰所说,中国农村地域广阔,不同地区在应对现代性的压力时,因为地理区位、经济发展、地方传统、聚居方式乃至种植结构等方面的差异,会有很大的不同。中国之大,可以找到任何特殊的样本来“代表”中国,其实是任何单一的样本都不足以反映出大多数农民生活于其中的农村地区的巨变。而选择尽可能多的样本、作尽可能深入的调查研究,应该是逼近真相的科学方法。
王小军所描绘的路东村是他的家乡。几十年生活于其间的耳濡目染,使其有丰富的感性经验、熟悉的地方性知识;多年的求学经历与专业训练,又使其能够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与对比分析,从而使其个案研究具备了难得的细腻质感。通读全书,总是感到作者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这无疑增强了全书的可读性、可信度,并以其真实的质感提高了学术价值与参考价值,为通过中国80%的村庄理解80%的农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提供了一种研究思路。我们关注农村、研究农村,应该从现实的农村入手而非理论的农村入手。站在村庄的角度理解村庄、站在农民的立场理解农民,不但有原生态的经验意义,更具有学术本土化的理论意义。如吴毅所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相信我关于双村的叙事和阐释便获得了属于他自己的学术地位和社会生命”[3]。
对于宏观的学术来说,具体的村庄研究是微观的案例;但对于具体的村庄来说,全方位的村庄研究又是宏观的,此之谓小大之辩。
宏大的国家与社会、结构与行动、事件与过程等概念,落实在村庄层面,总是具体的家庭与个人,这样,在村庄的层面,也有了宏观与微观的小大之辩。这正是《转型》一书通过具体的农户收入、家庭矛盾、人际冲突、个人“官场浮沉”来反映村庄经济、政治、文化形态所揭示的意义。
一切历史都是总体史。村庄的各种关系、形成与呈现的结构、发生的故事(事件)并非孤立的存在。通过《转型》一书我们看到,正是经济基础、家庭收入结构的变化引起了家庭结构的变化,带来了农村的养老问题与留守儿童问题等,种种变化的结果又成为其他变化的原因,或者种种变化互为条件、在变动中发展变化等,非作具体的考察而不能准确的表达。这些显示了村庄中呈现出来的问题,不存在单一的因果关系,不存在单一因素决定论,我们应当在综合考察的基础上,揭示各种因素背后的联系,阐释其自身的意义。如此,我们的结论便应该是谨慎的,对策与建议便应该是试错性的。
总之,《转型》一书资料详实,立足我国乡村现状,运用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转型时期产生的系列乡村问题进行系统的实证研究,充实了我国乡村治理研究的知识体系,对我国转型时期乡村治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学术价值。
三、《转型》之草根研究的启示
任何学术研究成果都是阶段性的,这既在于我们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也由于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变动不居的社会。《转型》一书在可圈可点之外,更多的恐怕还是展示了问题、提出了问题,随之而来的便是应该如何展开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其实,这不但是《转型》一书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而几乎是所有深入乡村的草根研究都或多或少反映出来的问题。毕竟,在历史性的“三农问题”得到实质性解决之前,对此问题的研究便远远没有终结。
1.形而之下的探索。微观问题的分类研究必不可少。作为具体个案的经验研究,分门别类的梳理并与已有经验研究的对比,对阐释和理解研究对象是很有必要的。比如,《转型》中提到群体性事件时,有一个案例《闹电记》很有意思:作者把村民闹电的起因、过程、结果描述得绘声绘色,读来使人如临现场。作者认为“这个群体性事件却是在村庄干部的领导下进行的,和我们平常所说的群体性事件没有可比性”[2]154-156。但笔者却以为,这是一起具有当地特色的“群体性”事件,也有一个“‘怨气’的产生与积累、机会的出现及社会资源的运用”这样一个运动的逻辑与策略[4],属于刘燕舞所归纳的“弱政治信仰、弱组织化、强理性”型集体行动[5],从而使其与其他地方、类型的群体事件有一定的可比性。作者若能抓住这一点深入论述,当能更深入地揭示出“政府—民众”关系的地方特色来。
共时性考察与历时性考察相结合。对于村庄呈现出来的现象作共时性考察的同时离不开历时性考察。如对于村庄政治的考察,《转型》也认为村干部的变动非常缓慢,或者说以前当村干部的人,更容易再次当村干部。那么,是否应进一步分析村庄历史上的“干群关系”并与其他地方的干群关系比照,探寻其是否与现在的干群关系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这样我们在考察国家宏观制度创新的同时,更容易看到具体村庄(地域)的路径依赖——因为社会环境和历史总是深刻地影响着制度的有效性[6]。
结构分析与能动分析相结合。这一结合在《转型》以及其他的乡村研究中已有充分体现,这里要强调的是,在乡村治理研究关注外来政策、法律和制度在农村实践的过程、机制及其后果时,有一个群体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即“离村精英”,他们既是现代化过程中乡村的人财物流向城市的体现者,也在很大意义上是乡村中率先现代化的群体——虽然我们的共时性乡村研究往往不把他们作为关注的重点,他们的离村方式也各有不同,一般不具有普遍性意义与推广性意义。但是,在同样的生活环境(社会结构)中,他们为什么能够突围而去?无疑,这要从他们自身的能动性或者家庭的能动性作用方面(比如,《转型》中提到,路东村有一个家庭,5个小孩全部在父母的悉心教育下,通过上学走出了村庄)来探索。因而,通过对离村进城的乡村精英的群体分析,可以昭示出某种方向性意义。
2.形而之上的思考。人们对后现代主义的诟病主要在于其批评、解构的同时没有建构,徒留一地鸡毛;人们批评现代中国缺乏大师,其实更多的还是希望有经典之作出现,以解决我们面对的诸多困惑……不管是转型社会,还是创新型社会、创新型国家,对理论思考、理论成果的需要与期许总是那么迫切而焦虑。但学术注定是少数人的事业,需要喧嚣之中的冷静、诱惑之中的淡泊,更需要自觉的苦修——需要聪明,需要灵感,更需要苦思践行、耐得住寂寞。这已经超出了经济人理性的解释范畴而需要从安身立命的传统文化方面来理解了——也许,中国特色的问题需要用中国特色的问题意识与意识问题来解决。
幸运的是,在这方面,华中乡土派学者们给了我们启示与希望。如果说“每一种制度都是一种信仰,每一种活动都是一种需要或要求”[7]的话,那么,作为真正的学者,对民族和国家的强烈而持续的关怀其实是应有之义——“把学术关怀作为本体意义上的关怀,而非‘用’的意义上的关怀。在这种关怀中,人生问题与社会问题合而为一,并可以在个体身上达到平衡。”[8]正是在这种关怀之下,才能走出书斋、俯下身来、走进村庄、走进农家,为探寻一种合目的、合道德与合规律的乡村发展之路而苦苦思索。
[1]贺雪峰.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9.
[2]王小军.转型之痛:赣中南路东村调查[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3]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382.
[4]汪居扬.业主维权和社区权力结构的变迁:基于社区纠纷的一项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3):29-33.
[5]刘燕舞.集体行动的研究传统、类型及其争论[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4):16-19.
[6]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M].王列,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4-5.
[7]鲍桑葵.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M].汪淑钧,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77.
[8]申端锋.治权与维权:和平乡农民上访与乡村治理(1978—2008)·后记[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C912.82
A
1671-9476(2010)01-0038-02
2009-12-10
贾 滕(1971-),男,河南邓州人,讲师,博士,《周口师范学院学报》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