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晁迥的庄学思想

2010-02-16肖海燕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心性虚空庄子

肖海燕

论晁迥的庄学思想

肖海燕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在儒、道、释三教合流的思想背景下,以庄学为中心调和儒、道、释,成为宋代庄学的重要特点之一。晁迥不仅积极调和庄子与儒家思想、庄子与佛学的关系,他还吸收佛学和老庄思想中的修道理论重新组合成“虚空为体,心息为用”的修身心法,体现了佛教心性论对宋代庄学的渗透。

晁迥;宋代庄学;三教合一;心性论

宋代儒、道、释三教都有了新的突破,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交融互摄,彼此合流。学者们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学术态度和自由解经的创新精神,在注解《庄子》时得到充分体现。注《庄》者从不同的角度阐释《庄子》的思想,庄学成为各种思想活跃的载体。“心性论”是宋代儒、道、释三教共同关注和探讨的时代课题,也是宋代思想最为突出和新颖的内容,这一点在宋代庄学中有典型的体现。宋代学者借《庄子》阐发心性之学,使该时期的庄学和前代相比,在思想上呈现出新的特质。在宋代庄学思想中,既包含儒家的性命道德学说,又可见道教的内丹心性论,还有禅宗的明心见性论。晁迥在调和三教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佛学和老庄思想组成新的修身心法,是以佛教心性论解《庄》的重要代表之一。

晁迥,字明远,澶州清丰人(今属河南省),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进士,曾任殿中丞、太常丞、翰林学士、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礼部尚书等职,以太子少保致仕,著述有《翰林集》30卷、《昭德新编》2卷、《法藏碎金录》10卷、《道院集要》3卷、《迦谈》4卷等。《法藏碎金录》和《道院集要》成于仁宗天圣年间,这两本书以语录体的形式记录了晁迥对儒、道、释三教思想的深入探索和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的庄学思想。邓广铭先生在《王安石在北宋儒家学派中的地位》[1]一文中指出,晁迥“确实是熔冶了儒释道三家学说于一炉的一个人”,他“吸收和汲引释道两家心性之学于儒家学说之中”,为儒家心性学的建构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对宋学的创新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对晁迥的庄学思想作一简要论述。

一、调和庄子与儒佛关系

宋初统治者在崇尚儒学的同时,对佛道二教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不仅推动了佛道二教的发展,而且引发了当时关于三教合一的讨论,晁迥是主张三教合一的儒家学者的代表。在《法藏碎金录》中,晁迥指出:

儒教之法,以正身为深切,勿求其名而名自得矣。道教之法,以养生为深切,勿求其功而功自成矣。佛教之法,以复性为深切,勿求其证而证自知矣。是三者率以无心而然也[2]卷1:430。

儒家之言率性,道家之言养神,禅家之言修心,其理一也,何烦诤论?[2]卷8:552

孔氏之教,以忠恕为宗;老氏之教,以道德为宗;释氏之教,以觉利为宗。举其宏纲,尽在此矣。内外同济,阙一不可[2]卷9:579。

在他看来,儒、道、释三教思想虽然各有特点,但在很多方面都是相通或互补的。仅从以上论述,我们很难判断晁迥的思想倾向。尽管如此,作为一个儒家学者,他的立场仍然是儒家的,他之所以不厌其烦地论证三教的共通之处,正如漆侠先生所言,他实际上是希望“寻绎出吸收佛道思想的一个门径,使儒家思想更加丰赡、更加光彩,作者的立场并没有脱离儒家思想的轨范,亦即没有离经叛道”[3]。也就是说,晁迥是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来吸收佛道思想的。因此,晁迥对庄儒关系十分关注并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他说:

儒家所贵,贵乎有法以成德,故《周易》云:“君子言有物而行有常。”道家所忌,忌乎有机而丧道,故《庄子》云:“贼莫大乎德有心而心有眼。”宗趣各别,两不相妨[2]卷9:578。

儒家思想强调道德规范的作用,庄子则主张顺应自然,二者在宗趣上似乎背道而驰,但晁迥认为这并不妨碍二者的融合。在他看来,庄儒的共通之处是主要的,尤其是在对道的认识和学道的方法等方面:

《论语》云:“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老子》云:“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周易》云:“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庄子》云:“至精无形,至大不可围。”夫如是,原其语意分限者,束教之儒不当轻议老庄之书也[2]卷10:600。

《论语》和《老子》中的描述都是形容圣人思想境界之高,非常人所能理解;《周易》和《庄子》中的描述则同是形容道的无边无际,晁迥举此说明,老庄思想和儒家思想并无高下之分。在学道的方法上,老庄思想和儒家亦都有可取之处:“学法之人,或未能深入妙境,但且师老子之日损、庄子之鞭后、蘧子之知非、颜子之改过,若能致力悉备,自然暗合于道。”[2]卷3:465只要吸收各自的长处,自然能够体会到道的真妙。不仅如此,晁迥还将庄子的相关思想与孔子的重义轻利以及颜回之乐进行比附:

孔子以不义、富贵视如浮云。庄子谓真性之外皆为尘垢。夫如是,则悠悠之事,何足介意?[2]卷7:544

一箪一瓢,颜子不改其乐;一丘一壑,庄子不易其乐。去五鼎而食,丰屋而居,果得胜兹乐乎?[2]卷6:530

如果说调和庄儒是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那么,和会庄佛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庄禅内在的理论渊源。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老庄思想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禅宗与庄子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禅宗思想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借鉴和吸收了庄子哲学的内容,另一方面,随着禅宗的发展,其宗教理论也对庄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点在宋代庄学中表现得十分突出。宋代禅风盛行,禅的观念深入人心,以禅解《庄》的现象非常普遍。在这种思想背景下,宋代学者积极调和庄佛关系,晁迥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他首先提出,佛道的宗旨没有差别,并重点举《庄子》和佛教的概念进行说明:

道释宗旨,但其华竺之言有异也,考其大略,意同耳。且如庄子有云“大觉”者,予谓释氏“菩提”之义也;又有云“至乐”者,即释氏“涅槃”之义也[2]卷5:498。

晁迥认为,庄子所说的“大觉”与佛教中的“菩提”意同,庄子所说的“至乐”亦与佛教所谓的“涅槃”意同。“菩提”和“涅槃”在佛教思想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道与佛尤其是庄子与佛教在基本宗旨上是一致的。尽管如此,晁迥也承认二者的理论还是有浅深的差别:

予初读南华真人之书,因齐物之理自得一法,目之曰“逍遥大同观”,且无一事可争。后读西方圣人之书,因无我之理又得一法,目之曰“平等大空观”,兼无一物可齐。由是省己之所学有增长,二家之书有浅深矣[2]卷1:436。

晁迥认为,庄子通过齐物达到的“逍遥大同”的境界,不如佛教通过无我达到的“平等大空”的境界。

不过,庄子与佛教的高下浅深并不是晁迥关注的重点,他的主要目的是和会两家思想。因此,在他看来,庄子的思想和佛学的相通之处似乎随处可见:

予引古佛名号,人多笑其迦谈,因思以理和会之也。庄子云“至德之人,无声之中,独闻和焉”,岂非观音佛之“法门”乎?又云“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岂非定光佛之“名相”乎?[2]卷2:446

不仅如此,晁迥还援引庄老思想解释佛经:

《金刚三昧经》云:“无住菩萨闻佛所说,一味真实,不可思议,专念谛听,入清白处,身心不动。”予因援老庄之言,配解清白二字。所谓清者,得非老子云“孰能浊以静之徐清”乎?所谓白者,得非庄子云“瞻彼阕者,虚室生白”乎?但能到此徐清虚白之地,亦可谓之入清白处矣[2]卷4:480。

这种和会并非人人都能做到,晁迥认为,由于庄子和佛教的有些概念存在“小异”,如果执着于一端,是很难和会的,因此,必须得意忘言:

道书言“真人”、“至人”,佛书言“大乘”、“最上乘”者,其理大同小异,若执所说,则难为和会[2]卷8:570。

释氏书说“如来之心,起相而性不动”,道家书说“至人之心,顺缘而真不失”,得意忘言,其归一揆[2]卷10:607。

庄子的“至人之心,顺缘而不失”和佛教的“如来之心,起相而性不动”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但是,晁迥通过得意忘言的方法进行调和,从而把佛教的心性论引入到庄子思想当中。他不仅调和庄佛,还将庄子、孟子、孔子关于心的思想分别与佛教“戒”“定”“慧”三种修持方法一一对应:

庄子所云“心斋”者,性之自然戒也。孟子所云“我四十不动心”者,性之自然定也。孔子所云“吾四十而不惑”者,性之自然慧也。内典统而名之曰“三无漏学”。夫识敏智圆之士,方能和会,不滞于一隅尔[2]卷10:594。

晁迥的这种做法,不仅反映了宋代儒、道、释合流的时代思潮,而且表明三教合流是以心性论为契合点的。

二、“驯致妙道,当以虚空为体,心息为用”

在论证了庄子思想与儒佛的关系之后,晁迥在论《庄》时就十分自然地将这些思想融合在一起。例如,晁迥吸收佛道二教的修道理论,重新组合成修身的心法:

今取《庄》、《老》二子,《圆觉》、《楞严》二经文注之句,集成三连珠,为己心要,尽其美妙,可以专行固守也。言意始末,该括虚空,盖明二教大同。夫驯致妙道,当以虚空为体,心息为用。其句云:“唯道集虚,虚其心,心息相依,息调心净,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2]卷9:579

“唯道集虚”出于《庄子》,“虚其心”取自《老子》,“心息相依,息调心净”出自《圆觉经》,“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出自《楞严经》,都和虚、空、心、息相关。因此,“以虚空为体,心息为用”是修道的重要法门。

首先,以虚空为体。晁迥指出,道家和佛教的宗旨都和虚静有关:“学法者举要言之,但学道家宗旨清虚淡泊,佛家宗旨微妙寂静,如此足矣。其清虚淡泊,出《前汉书·叙传第七十》说庄子之事;其微妙寂静,出《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及《大般若经》中是也。”[2]卷4:494“清虚淡泊”和庄子有关,也就是说,庄子和佛教都以虚静为宗旨。基于这样的认识,他在论述如何入道时,十分强调“虚静”:

唐贤白乐天有诗云:“淡然无他念,虚静是吾师。”庄子云“唯道集虚”,老子云“归根曰静”。夫人若能虚静其心,则于道最为亲切,此三种理有浅深,俱为入道之门,故予采而师之[2]卷8:560。白居易的“虚静”、庄子的“唯道集虚”、老子的“归根曰静”虽然有浅深高下之分,但都讲虚静其心,晁迥认为这是“入道之门”。而入道的方法,则以庄子的“虚心”为最佳:“入道之法,虚心最妙,虚心之利,内外协吉。外则如虚舟触物而人不怒,内则如虚室生白而吉祥止,此不妄语,学者详之可知也。”[2]卷10:598若不能虚心,则真德丧而不能体道:

庄子云:“贼莫大乎德有心而心有眼,及其有眼也而内视,内视而败矣。”夫庄生大意谓分别是非,探射幽隐,丧真德也,自是道教之一说。若据内典《金刚经》中说五种之眼,除“肉眼”、“天眼”谓在面之眼,其次三种,皆谓在心之眼也。观一切法空为“慧眼”,见空中有一切法为“法眼”,并包大备为“佛眼”,庄生之说亦不相妨[2]卷9:577-578。

庄子所说的“德有心而心有眼”强调的是心眼的负面影响。《金刚经》所说的五种眼,除“肉眼”“天眼”之外,“慧眼”“法眼”“佛眼”也都是心之眼,但其含义是正面的。应该说,在心眼的问题上,庄子和佛教存在很大的差别,但晁迥却说二者并不相妨。究其原因,庄子否定心眼主要在于其导致心不虚,而佛教心眼的功能主要是观空,二者的最终目的都是追求心的虚空状态以体道、入道,所以,他认为二者不相妨。

禅宗讲“见性成佛”,体道亦离不开“见性”,在佛教思想中,虚空也是性的重要特点:

儒书言“清明在躬,气志如神”,庄子言“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普光佛为《无尽意》,说“净明三昧”:离一切烦恼,性如虚空,不受垢染,本无一物,元空之体,净之极也,寂照含虚空,终显之用,明之极也[4]卷1:619。

“清明在躬,气志如神”出自《礼记·孔子闲居》,其意与庄子所说的“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相似,亦指静心,普光佛又提出“性如虚空”。若论其同,则三者的思想在本质上都以虚空为体。晁迥又引用郭象《庄子注》“凡非真性,皆尘垢”的说法,将“性”称为“真性”。关于真性虚空的特性,他也多次强调,如:“夫真性妙空,并无一物者,谓之清净。”[2]卷10:597“真性无物,廓然虚明,究极三空,何有一法?”[2]卷4:480

结合前面的论述,心以虚为妙,性以空为妙,则“以虚空为体”就应该心性并重。晁迥在论述当中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他引用一些相关的诗句歌诀,指出学佛法的关键:

密禅师《语句》云:“灵灵自觉元无物,扰扰他缘尽是空。”又云:“勿认纷纷境,唯观了了心。”白少傅诗云:“一性自了了,万缘徒纷纷。”一宿觉《证道歌》云:“一切数句非数句,与吾灵觉何交涉。”《庄子注》云:“凡非真性,皆尘垢也。”夫学法之人,但自了悟灵明之心,是谓本源。所有念念妄想,皆是尘垢,勿令染著,久当证知清净法身也[2]卷4:481。

从晁迥所引的这些诗句可以看出,心和性之间的界限十分模糊,可以说,二者都是本源。因此,学佛法的关键在于抛开所有妄念,追求真性,了悟灵明之心。这也是“以虚空为体”的重要内容。

其次,以心息为用。前面论证了心和性的关系,晁迥又指出,心和息也是密不可分的:“不止之心,妄心也;不动之心,真心也。归心不动,方是自心,此是止息之义。故其文以自心为息。又息者,气也,自者,从也。气从心起,故其文以自心为息。又思心住则息住,心行则息行,息住则心住,息行则心行,所以禅家、道家惟以心息二法最为切要。”[4]卷2:624心息二法是禅宗和道家修道的重要方法。他又举例证明,庄子和佛教都比较重视养息、调息:

庄子云“真人之息以踵”,又有进薪传火、养息续命之旨,此必然之理。《华严论》云:第四禅,身心寂灭,离出入息,喜动亦无,三灾不至。又佛教“蛇奴安居调息”,因此得道。《楞严》、《圆觉》、《禅那》注有“心息相依,息调心净”,此可以养生,可以入道[4]卷2:625。

“心息相依,息调心净”的方法可以养生、可以入道,该方法若能纯熟掌握,就可以谓之“精修”,“似动不动,真人深深之息;似用不用,如来空空之心。心息相依,息调心净,混融纯熟,名曰精修”[2]卷8:552。

晁迥在《圆觉经注》“心息相依,息调心净”八字的基础上,又提出“心”“息”“音”三者结合的所谓“三合应天机法门”:

予自得一法,强名曰“三合应天机法门”。三者谓“心”、“息”、“音”也。其初先见《圆觉经注》中有八字云“心息相依,息调心净”,予以为此正是禅那入道之门,遂引别书加乎演润,重其事也。“心”字引庄子云“至人之心若鉴”,取其寂而照,不将迎于物。“息”字又引庄子云“真人之息以踵”,取其深而细,从根本中来。其后耳中尝闻妙音,殊胜不可名状,正是观音入流之处,又契庄子云“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每当日暝宴坐、心息相依之际,而其妙音清远,听之而凝湛融怡,有以见天然,妙吉祥,助其乐,欲三者相合,所以激励赞叹,形于文言多矣。此则予之自知贵者也[2]卷5:502。

晁迥明确指出,“三合应天机法门”中的“心”“息”二字都取字《庄子》,“音”之旨意又与庄子“无声之中,独闻和焉”的思想契合,足见他对庄子思想的重视。

由上可见,“以虚空为体”,“以心息为用”,都不离心性的修持。因此,在晁迥看来,心和性都是修道的重要内容,而佛教和庄子思想中都有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楞严经》有说“圆融”、“清净觉”,《南华经》有说“放旷”、“逍遥游”,此二者贯心达性,表里相应,禅机道用,何烦别求?[2]卷10:604

佛教和庄子思想都“贯心达性”,二者表里相应,禅机道用尽在其中,无须他求。

综上所述,晁迥虽然是儒家学者,但对佛学和庄子思想都有深入研究。他在调和庄子思想与儒佛关系的基础上,重点将佛教心性论融入庄子思想,反映了宋代儒、道、释三教合流的时代思潮。

[1]邓广铭.王安石在北宋儒家学派中的地位:附说理学家的开山祖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 (2):23-28.

[2]晁迥.法藏碎金录[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3]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2:162.

[4]晁迥.道院集要[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On the"Chuang Tzu"theory of CHAO Jiong

XIAO Haiyan
(Institute of History&Culture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fucianism,the Buddhism,the Taoism absorb each other to introject,integrating the Confucianism,the Buddhism,the Taoism into the"Chuang Tzu"theor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haractors of the" Chuang Tzu"theory in the Song Dynasty.CHAO Jiong absorbed the theory of the Buddhism and the Taoism to found a new way of seeking the Tao,which has reflected that the infiltrating of the Buddhist theory of mind and nature into the"Chuang Tzu"theory in the Song Dynasty.

CHAO Jiong;the"Chuang Tzu"theory in the Song Dynasty;the Confucianism,the Buddhism,the Taoism absorb each other to introject;the theory of mind and nature

K01

A

1671-9476(2010)01-0015-04

2009-10-20

肖海燕(1981-),女,湖北天门人,讲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老庄学研究。

猜你喜欢

心性虚空庄子
虚空通道大迷宫
你在黑暗中看我
心性与现实
SUMMARIES OF ARTICLES
牟宗三“道德创造心性论”探微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五)
关于它,或水
虚空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