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与革新: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民间传统文化的发展对策研究——以豫东淮阳太昊陵庙会为例

2010-02-16梁红泉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庙会革新民间

梁红泉

(周口师范学院公共理论教研部,河南周口46600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各地响应国家关于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和相关政策,纷纷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上下工夫。学术界对此研究论著颇多,这里拟从分析弘扬和发展民间传统文化的角度入手,结合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状况,以豫东淮阳太昊陵庙会为例,探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革新问题。

一、传承和革新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民间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民间各种(物质的和精神的)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1]。长期以来,由于对民间传统文化的误解,以庙会、节日庆典、祭祖仪式、民间信仰等形式表现出来的民间传统文化一直被贴上“落后”和“封建迷信”的标签,并多次遭到主流意识形态的打压。改革开放后,政府对弘扬和发展民间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相关政策的放松使得民间传统文化的复兴有了相应的空间、从而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从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终极目标来讲,传承和革新民间传统文化,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对于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彰显地域特色和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1.传承和革新民间传统文化,为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增添动力。我们的祖先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在行动中诉求着生活的意义[2],并以此为动力而奋然前行。以淮阳太昊陵庙会为例,很多农民在庙会期间不辞辛苦地远道而来拜祭人祖,在对人祖的倾诉中或宣泄内心平日里积攒的苦闷,或祈求、酬谢人祖的保佑,以获得情感上的放松和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带着希冀回到现实生活中去。而改革开放后在政府的主导下,每年庙会伊始都会举行肃穆、庄重的祭祖大典,人们在缅怀追思太昊伏羲氏丰功伟绩的同时,也平添了信心和勇气,获得前行的精神动力。民众情感的满足是千百年来淮阳庙会能够历经社会变迁而延续至今的根本原因。2009年的淮阳庙会伏羲祭祀大典第一炷香以99万元的天价公开竞拍成功表明,民众对人文始祖福荫的追思和期望并未随时代的变化而有所改变。每年人潮汹涌的庙会,民众既是祭拜人祖,也是完成心愿,汲取精神力量。

2.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下,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革新是彰显民族、地域特色和获得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民间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传统文化积淀的基础上,集体行动传统的沿袭和区域共同历史记忆的凝聚,带有明显的民族和地域特色,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源”和“本”。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的今天,民间传统文化成为彰显民族、地域特色和身份识别的重要标准[3]。被称为“活化石”的“泥泥狗”是伏羲女娲抟土造人的印记,为淮阳太昊陵一带所独有,带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而淮阳庙会所祭祀的太昊伏羲,最早创造出龙的图腾,开创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族徽,传承到今天仍然是凝聚国内民众和海外华人华侨共同的身份标识,是我们一直延续的民族之“魂”。随着庙会知名度的上升和两届中华姓氏文化节的成功举办,越来越多海外“龙的传人”每年庙会期间都会自发地前往参与,前来寻找自己的“根”和精神归属。

3.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革新,是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否具有持久生命力和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新农村文化建设要获得广大农民群众的心理认同并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就不能忽视与有着数千年农耕文明历史和儒、道文化影响的“旧”农村民间传统文化的衔接[4]。只有深入考察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民间传统文化,才能理解农民的生活世界和生活意义,促成主流意识形态与民间传统文化的良性互动,保持农村文化建设持久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同时,包含地方文化、价值观念与伦理道德等的民间传统文化是农民的精神之“魂”,潜移默化中对农民的生活世界有着不同程度的规制和重整。因此,民间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能否实现很好的传承与革新,与主流意识形态互动和谐对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和构建和谐农村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民间传统文化发展现状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在广大农村建设和谐、生态、文明、科学、现代的乡村文化和乡村文化形态,满足广大农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和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缔造新的乡村精神和乡村理想。因此,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历程并不是我们简单理解的“由外到内”的、用所谓的“都市文化”或者“现代文化”,从外部对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众进行简单灌输,使其成为现代化意义上的“新农村”和高素质的“人”,以实现和完成全面改造的过程。从根本上讲,它实际上是农村传统文化内涵的重构,既包含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农民观念和农村精神的重塑,也包含农村文化机制的创新与多元发展,以及农村文化活力的激发与农村文化生态的改善,等等[5]。就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推进来看,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更新明显着力不足。

1.指导思想上对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偏差。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指导思想下,民间传统文化成为对外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幌子。官方和民众更多注重的是民间传统文化的挖掘开发能在多大程度上为地方发展带来经济效益而非其自身的传承和革新。另外,说到新农村文化建设,普遍的观点就是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其基础设施建设。即使是《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也只是把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放在首位,而对于如何实现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则缺乏具体战略和推进措施。地方政府在解读中央有关文件时,也把重点放在公共文化的建设上。实际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其基础设施的建设只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方面,或者说是主要途径。很多村广播、图书室建起来后,却因为缺乏有吸引力的内容而最终闲置,也是不争的事实。

2.民间传统文化的挖掘、开发多,保护、创新少。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能在多大程度上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成为各地政府对待民间传统文化的价值评判与取舍的标尺。受强势商业文化的冲击挤压和有选择性的、功利性的开发,使得起源并发展于民间的传统文化自我调试和自正的空间正逐步收缩。一直伴随淮阳伏羲庙会出现的布老虎和虎头鞋等民间手工艺品,曾以其精巧的手工、憨拙的造型和古朴的审美体现为广大游客所喜爱,成为庙会上的一大特色。而今,这些工艺品在每年的庙会上依然琳琅满目、大量售卖,但市场化的运作、流水线的生产和简化步骤下大批量生产出来的商品,更多地停留于庸俗的复制层面,仿其形而无其神,明显缺乏生气,传统手工艺的审美体现早已面目全非,沦落为一般商品。

3.民间传统文化后继乏人。民间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通常只存在于某一独特地域和人群当中。市场经济的影响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大部分农村的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并受到都市文化和商业文化的熏陶,致使一些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很多民间传统技艺基本上都掌握在少数才艺精湛的艺人巧匠之手,大多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没有继承人,便会消失[6]。淮阳伏羲庙会独有的地域色彩鲜明的泥泥狗,曾经是其周围村民几乎人人都会的技艺,现在只有几个村庄里少数年龄较长的村民才会制作、描绘,手艺精湛的年轻人已是凤毛麟角。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延续已面临严峻形势,更遑论创新。而传统文化若缺乏创新,其最终结果令人堪忧。

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民间传统文化发展对策

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很难有持久的发展。民间传统文化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血脉与延续基因,是根和源。离开了丰厚的民间传统文化的积淀和滋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新农村文化建设就没有根基,没有生命力。面临民间传统文化发展的困境,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注重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革新,已经是民间传统文化最根本的出路。

1.新农村文化建设在战略思想上转变认识,注重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革新。民间传统文化,对于前人,是一种创造、一个磁场、一份承载;对于后来者,则是一种资源、一个基石、一种延续。民间传统文化作为一个特定时代的反映,是在一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必然具有局限性,也不会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主流意识形态和所谓的先进文化中去[7]。其传承和革新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扬弃,是一个不断改造更新、赋予新内涵和时代精神的过程。这种过程是一自下而上的过程,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自上而下、一厢情愿式的完全主导。这也是目前淮阳庙会中地方政府逐渐得出的经验总结。因此,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各级地方政府需要转变思想,从民间传统文化自身发展的逻辑出发,其首要工作不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而是结合实际对农村民间传统文化的家底进行一次全面的盘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在当地民众的认同和主动配合下进行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放。换言之,民间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在民而不在官。

2.新农村文化建设在人才培养上,应注重培养新式农民具备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革新能力,即文化自觉的培养。新式农民从小就耳濡目染农村社会的民间传统文化,对其培育的最终目的也还是回归农村,建设农村。新式农民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和革新的主体力量。在新农村建设中,他们不会也不能完全脱离民间传统文化的浸润和滋养。因此,培养的首要环节应是对当地民间传统文化的深入研习。由此,“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目标内涵也应因地制宜而有所拓展。文化应该既包含社会主流文化,也包括民间传统文化;技术不仅是现代农业技术,民间传统的手艺和技巧也必不可少;既要有能经营现代化农业的头脑,还要有开发民间传统文化项目的眼光。作为未来农村建设的主力军,这是日后他们能带动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给农村社会注入生机和活力的希望所在。说到底,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革新可以借助市场化的运作,但其根本土壤和动力还在民间。拥有文化自觉的新式农民的培养和成长,才是民间传统文化能够生生不息的群众根基。

3.新农村文化建设在外部环境上,为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革新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作为目前处于弱势的原生态文化,外部环境对民间传统文化发展影响尤为重要。各地政府在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应根据当地的民间传统文化生存发展的现状,对有关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给予资金、人力和政策等方面支持。设立专项的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基金;加大对民间传统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积极推动民间传统文化的产业化进程,对具有产业开发价值的传统文化项目予以政策倾斜,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民间传统文化的产业开发;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加强民间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普及工作,构建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和革新的立体网络,夯实民间传统文化发展的社会基础。

4.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注重民间传统文化对外交流,综合民众、政府和知识分子等各方面的力量,推动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革新。民间传统文化带有地域特色,但是属于整个民族和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地方政府在以文化为旗帜发展经济和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同时,注重做好民间传统文化自身的传承和革新工作。可因地制宜,打造独有的优势文化品牌。如淮阳庙会独有的“泥泥狗”“担经挑”,在保持民间传统的基础上融入时代因素,取得了较好的品牌效应。但在开发的过程中要把握好相应的“度”,适应但不迎合。另外,组建、扶持民间艺术团体对外巡演,让民间传统文化走出“深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扩大其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组织学者深入民间百姓生活,真切感知和深度研究民众在传承和演绎的民间传统文化,扩大民间传统文化在主流文化中的影响力。让民间传统文化在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自身也能很好地完成现代性重塑,以实现“与时俱进”“与时俱新”。

四、结语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家,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进行——也即主流意识形态的推进,必须注重传统之根的延续;要切实惠及农村社会,就必然是一种根植于传统的新的精神世界[8]。如果完全割断文化传统,给农村社会带来的文化灾难和思想混乱将是长久与深重的。民间传统文化借新农村文化建设之机,在与主流意识形态的良性互动中完成自身的现代性重塑,才能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持久的动力;新农村文化建设只有立足于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革新,以拥有文化自觉的民众、知识精英和政府全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才能切实推动农村建设的发展。

[1]无党派考察组.保护民间传统文化 促进社会持续发展[J].中国发展,2003(2):30-35.

[2]桂艳春.新农村文化与传统文化关系的思考[J].学习月刊,2008(3):69-70.

[3]李小云.文化符号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M]//李小云,赵旭东,叶敬忠.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5.

[4]王旭瑞.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与乡村传统民间文化:以陕西关中D村为例[J].人文杂志,2008(10):179-186.

[5]马永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和视域[J].甘肃社会科学,2008(6):75-78.

[6]李锦发.挖掘民间传统文化资源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59-62.

[7]佚名.大力发展繁荣农村文化[N].人民日报,2005-12-12 (8).

[8]岳永逸.传统民间文化与新农村建设:以华北梨区庙会为例[J].社会,2008(6):176-192.

猜你喜欢

庙会革新民间
元宵节,逛庙会
周克芹纪念:捍卫与革新
复旧运转
继续努力,不断革新
回到“风”中——评《行好:乡土的逻辑与庙会》
高人隐藏在民间
传统庙会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构——以绍兴舜王庙会为个案的讨论
高人隐藏在民间
洋庙会写趣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