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国际联盟成立

2010-02-16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0年6期
关键词:专科医药重点

2010年11月19日,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联合海内外近百名中医药专家组成的“中医药国际联盟”正式成立。目前已有近20个国家的著名专家学者和国内20余名两院院士等近百人加入该联盟。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对联盟的发展提出三点要求:“平等合作,互利共赢”,提倡学术民主,倡导学术争鸣,共同开展中医药科研、医疗等活动;“遵循规律,突出特色”,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外交流与合作渠道,巩固和发展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推进中医药的科技创新,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因地制宜,稳步推进”,根据不同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中医药发展的实际需求,采取不同的办法、措施和手段,先易后难,形成共识合作领域,在合作中求发展。

据中医药国际联盟主席、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曹洪欣介绍,目前,中国中医科学院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及民间团体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与32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80多项合作项目,每年接待10多批次部长级以上的国外卫生科技代表团来访,成为我国中医药对外合作与交流的重要窗口。他表示,在各位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医药国际联盟”必将促进中医药全方位、高水平、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中医药的国际地位和作用。

民族医药事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民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和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民族医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民族医药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2010年11月14日,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对民族医药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民族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一是开展了重点民族医医院项目建设。确定了包括藏、蒙、维、傣、朝、壮、苗、土家共8种民族医药在内的10所重点民族医医院建设单位,使其成为民族医特色突出、专科优势明显、临床疗效显著、管理规范科学、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重点民族医医院。二是在地市级以上重点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和县级中医医院建设项目中,注重将民族医医院纳入项目范围。目前,已确定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1个,纳入地市级以上重点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的民族医医院28所,国家投入近2.5亿元;纳入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的县级民族医医院67所,国家投入近2.1亿元。三是开展了民族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在“十五”期间重点对14个民族医重点专科(专病)加强建设的基础上,又启动了“十一五”民族医重点专科(专病)项目建设,目前已经确定35个项目建设单位,每个项目给予50万元建设经费。截至2009年底,已有藏、蒙、维、傣、壮、朝、苗、瑶、回、彝、土家、布依、侗、哈萨克、羌共15个民族设有本民族医药的医院,全国共有民族医医院191所,床位8694张,另外民族地区的综合医院大多建有民族医药科室。

近年来,对藏、蒙、维、傣、苗、彝等19个民族的83种医药文献组织进行了发掘整理,其中羌、侗、仫佬、毛南等少数民族的医药文献发掘整理是建国以来第一次。截至目前,已有35个民族发掘整理了本民族医学资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科技部、国家民委共同组织了民族医药优势病种的临床疗效评价技术规范、特色诊疗技术、民族药传统炮制技术及安全性评价、名老专家医技医术抢救传承及民族医药文献挖掘整理等。另外,《中华本草》藏、蒙、维、傣4种民族药卷已编纂,其中收录藏药396种、蒙药422种、维吾尔药423种、傣药400种。还编撰出版了《中国民族药志》、《朝医学》、《中国瑶医学》、《中国壮药志》等100多部民族医药著作。

全国共有14所教育机构开展了藏、蒙、维、傣、朝、壮、苗等民族医药专业和中医专业民族医药方向教育,藏医、蒙医还开展了博士、硕士学位教育。在已开展藏医、蒙医、维医、傣医资格考试的基础上,开展了朝医、壮医医师资格考试试点工作。

目前,全国共有民族药企业156家,品种906个,涵盖了7种民族药,形成了一批知名民族药生产企业。在药材资源普查的基础上,加强了对一些濒危动植物药用资源的保护,药材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得到重视。在一些地区,民族药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药材种植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来源。

猜你喜欢

专科医药重点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重点推荐
传统医药类非遗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重点报道
重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