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参数的临床意义
2010-02-16毛齐学刘淑香刘大鹏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检验科161000
王 丽 毛齐学 谢 娟 刘淑香 刘大鹏 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检验科(161000)
近年来发现,血小板参数能够反映体内血小板的增殖动力学。鉴于此,我们通过检测不同类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参数,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初步探讨血小板参数在血小板减少症诊治方面的临床意义。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4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均为我院血液科住院患者,其中急性白血病(AL)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3例以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12例。全部病例均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后符合相应的诊断标准[1],而且所有病例治疗前外周血的血小板计数均<100×109/L。另外选择34例健康志愿者(在检测前2周,无感染性疾病,未服用过影响血液系统的药物)作为正常对照组,两组人员的年龄、性别等无差异性。
1.2 仪器和试剂 Sysmex XE2100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及原装配套试剂,background test符合要求,echeck质控品测试结果在控。该仪器设计有两个不同通道:电阻抗法计数值表示为PLTI;光学法计数值表示为PLTO,对于病理样品仪器可根据光学血小板的检测结果自动加以修正。
1.3 标本采集和检测方法 分别于患者接受相应治疗前及开始下一治疗周期前抽取静脉血1~2 m l置入EDTAK2抗凝管内混匀,2 h内在Sysmex XE2100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完成血小板参数测定。测定标本时,同时测定质控品。检测的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采用同样方法采集和检测健康志愿者血小板参数。测定结果采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检测结果
34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包括9例AL,13例MDS和12例ITP。各组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年龄及性别构成,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临床资料注:aDA方案用于急性髓性白血病化疗。bHyperCVAD方案用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化疗。dCAG方案用于高危MDS治疗。初诊时ITP、AL和MDS患者的PLT和PCT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ITP、AL和MDS患者的PLT和PCT无明显差异;ITP患者的MPV和PDW明显高于AL、MDS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组(P<0.01);AL和MDS患者的PDW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AL和MDS患者的MPV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AL和MDS患者的MPV和PDW无明显差异。初诊时ITP、AL和MDS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组的血小板参数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ITP、AL和MDS患者缓解后PLT和PCT明显上升,而PDW下降,与未缓解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ITP缓解组的MPV明显低于未缓解组(P<0.01),而AL和MDS缓解组的MPV值与未缓解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3 讨论
我们检测了34例不同类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以及34例健康志愿者的血小板参数,结果发现,初诊时ITP、AL和MDS患者的PLT和PCT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三组患者的PLT和PCT无明显差异,提示作为血小板量评价指标的PLT和PCT能够反映血小板生成与破坏的平衡状况,但在鉴别血小板减少机制方面作用较小。另一方面,我们的检测结果显示ITP患者的MPV和PDW不仅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且与AL和MDS患者有显著差异。造成ITP与AL和MDS患者血小板减少的主要机制迥异,前者是由于血小板破坏过多,而血小板生成障碍是导致后二者血小板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这三组血小板减少机制不同患者在MPV和PDW存在差异,说明MPV和PDW有助于鉴别血小板减少的原因[1]。那么为何这三组患者的MPV和PDW存在明显差异?MPV是血小板的算术平均容积,它一方面反映了骨髓中巨核细胞的增生、代谢和血小板生成情况;另一方面也显示循环中血小板的功能状态。PDW主要反映血小板大小的异质性和分布的中心趋向。通常骨髓中巨核细胞增生活跃时,外周血小板的MPV增大,PDW亦增大,两者呈正相关。ITP患者由于血小板破坏过多,骨髓中巨核细胞代偿性增生活跃而且血小板代谢旺盛,导致MPV和PDW同步升高,而AL和MDS患者分别由于白血病克隆对血小板生成的干扰和抑制以及巨核细胞病态造血,引起骨髓中巨核细胞增生障碍,使PLT下降而MPV不升高,虽然其PDW有所升高,但程度不及ITP患者。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病因较多并存在异质性,但其主要机制包括血小板生成障碍、血小板破坏或消耗过多以及血小板分布异常;有效地鉴别导致血小板减少的机制,研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其预后,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1] 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0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