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外代表人士专业性评价指标研究初探

2010-02-16张海英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政治性专业性人士

张海英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2)

2010年是中央统战部实施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行动年,其中的一项重点任务,是积极推进党外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工作。按照杜青林部长《在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交流研讨会上的讲话》精神,党外代表人士与一般党外人士的区别,就在于他们代表性鲜明,能够起到示范、团结和引领作用。党外代表人士的代表性体现为政治性、专业性、群众性的有机统一。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中央统战部将党外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课题分拆为政治性指标、专业性指标、群众性指标三个子课题。本文仅从党外代表人士专业性指标的角度,来研究和探讨党外代表人士专业性评价指标的构建问题。

一、专业性指标在党外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中的地位

党外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是今后发现、培养、使用、管理党外代表人士的重要依据。杜青林部长《在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交流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外代表人士的代表性是政治性、专业性和群众性的有机统一,就是政治上坚定、专业上突出、群众中认同。中央统战部提出的继续开展党外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的课题研究也是以政治性、专业性和群众性为基本研究内容,并以政治性、专业性和群众性指标为核心来构建党外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那么,如何构建一个权重合理、科学实用的党外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首先必须要回答两个关于构建综合评价体系的问题。一是政治性、专业性、群众性三项指标在党外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二是政治性、专业性、群众性三项指标之间的关系。

根据杜青林部长《在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交流研讨会上的讲话》精神,“三项指标”的关系应该是:政治性是根本,专业性是前提,群众性是基础。但就操作层面而言,政治性指标、群众性指标不仅比较抽象,而且也不好量化;从综合评价体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来看,如果弱化或淡化专业性指标这个前提,那么,党外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的特色和优势也就丧失了,综合评价体系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因为,其完全可以用中国共产党已经制定并颁行的干部考核任用条例来代替。为此,在构建党外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时,在坚持政治性是根本的基础上,应合理分配政治性、专业性、群众性三项指标所占的比重,突出强调专业性指标在党外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中的前提地位,尽量细化和量化专业性指标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使构建的党外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具有统战特色突出、权重合理、科学实用、操作性强等优点,以确保党外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存在的必要性,并真正发挥综合评价体系在实践中为统战部门发现、培养、使用、管理党外代表人士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的作用。

二、专业性指标的内涵界定

在研究构建党外代表人士专业性评价指标时,为了实现专业性指标设置的科学性、实用性、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性指标在识人、选人、用人上的重要参考作用,就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专业性指标的概念及内涵。

(一)党外代表人士专业性指标的概念

按照杜青林部长《在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交流研讨会上的讲话》精神,党外代表人士的专业性是指专业上突出,在本领域本专业造诣很深,贡献较大。因此,党外代表人士专业性评价指标的概念应该定义为能反映党外代表人士专业素质、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并能反映其专业成就及贡献的可测评要素。

(二)党外代表人士专业性指标的内涵

由于六支党外代表人士①六支党外代表人士包括: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少数民族党外代表人士;宗教界代表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无党派代表人士;港澳台代表人士。所处界别的不同,因此,其专业性指标既存在一些共性的特点,又有其各自的特殊性。为此,在界定党外代表人士专业性指标的内涵时,应着重从专业能力、专业水平、专业成就及专业贡献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针对每支党外代表人士所处界别的特性,分别界定其内涵。具体表现为:反映党外代表人士基本素质的学历、学位、职称情况;学术科研成果和所获荣誉称号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情况;在本专业领域内所处的地位和影响力等等。

三、设置专业性指标应坚持的原则

建立党外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的目的在于公平、公正、公开地选人、用人,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选人、用人的主观性、随意性和片面性,这就要求在设置专业性指标时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前瞻性原则

设置党外代表人士专业性评价指标时,除要照顾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目前的现状,充分考虑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外,还要着眼于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发展性、成长性特点,注重评价体系的导向性、指导性功能。通过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施,使党外代表人士明确选拔任用的标准,看清努力的方向,以引导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健康、向上、可持续地发展。

(二)针对性原则

构建综合评价体系,设置专业性评价指标,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界别的党外代表人士在基本素质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差异和特点,在评价类别和评价内容基本相同的前提下,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以增强评价指标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确保评价结果能够准确反映不同界别党外代表人士代表性的真实状况。同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省份之间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现状差异很大,因此,建议中央统战部在制定全国统一的党外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允许各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标准。

(三)可操作性原则

作为计量和评价的专业性指标必须以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目前的现状为基础,评价的内容要明确,具体的评价项目要易于采集、可量化,评价等级的设置要合理、便于衡量,评价结果要能实现评价对象间的横向比较、便于选择,以发挥评价体系的最大绩效。

四、党外代表人士专业性评价指标的设置

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性指标?由于六支党外代表人士在专业性上既存在一些共性的特点,又有与其所处界别相对应的特殊性,因此,在设置党外代表人士专业性评价指标时,应结合六支党外代表人士队伍不同的界别特点,针对每支队伍的个性,在设置一些共性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重点设置能突出反映其界别特性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

(一)六支党外代表人士均带有共性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

第一,能反映党外代表人士基本素质的学历、学位及职称情况。

第二,具体体现为学术科研成果和所获荣誉称号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情况。

第三,在本专业领域内所处的地位和影响力等等。

(二)按界别应设置的能反映其特性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

第一,民主党派代表人士专业性评价指标的特殊性应集中体现在该代表人士在本党派所在界别内的专业影响力、成就及贡献。具体包括该代表人士在业内的专业水准、专业绩效、专业影响力以及对本党派建设和发展的贡献大小等。

第二,少数民族党外代表人士专业性评价指标的特殊性内容应从民族性和行业性两个方面来设置,并且应重点强调民族性。就民族性而言,作为少数民族党外代表人士应了解本民族的历史、通晓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尊重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对本民族的发展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等。

第三,宗教界党外代表人士的专业性评价指标的特殊性应重点体现宗教界人士对本教的历史沿革、各类经藏典籍等方面的学识和造诣情况,以及是否能随时代的发展提出新的且被当今社会和广大信徒接受的对本教的理论和经典的发扬光大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观点等。

第四,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专业性评价指标的特殊性。应在个人基本素质的基础上,着重考察所属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及企业的社会形象等。企业形象是企业精神和行为模式的外化,是社会根据其外部表现所作出的评价。从一定意义上讲,企业形象也是企业领导者专业能力水平的外化成果。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的具体指标主要包括企业技术规模类型、增长率、利润率、同行业排名、技术创新能力等;企业形象的评价指标主要有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及其履行相应责任和义务的情况、企业核心价值 (企业精神和宗旨)、社会荣誉等。

第五,无党派代表人士专业性评价指标的特殊性。由于无党派代表人士队伍中的成员均为党外高级知识分子,因此,其专业性评价指标的特殊性应集中体现在无党派代表人士专业特征、专业能力及专业影响力和专业成就上,其主要指标的设定应重点突出专业影响力和科研影响力两个方面。

第六,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专业性评价指标。由于考虑到该支代表人士队伍中包括的港、澳、台及海外代表人士的差异性,我们针对其个性,分别设置了专业性评价指标。

第一,台湾同胞代表人士专业性内涵及评价指标。由于台湾与祖国大陆未实现统一,目前还不能从台湾地区选拔代表人士,只能从定居在大陆的台湾籍同胞中选择,所以,台湾同胞代表人士仅指能够代表和反映台湾同胞的利益诉求和愿望,并能够利用在台湾地区的社会关系做促进国家和平统一有关工作的人士。因此,台湾同胞代表人士的专业性,不仅要有一定的所从事专业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水平,还要有对台工作的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社会活动能力。因此,设置台湾同胞代表人士的专业性评价指标,其特殊性主要是对台社会工作条件、政策水平和社会活动能力。具体指标包括在台亲属所处的社会地位、与亲属联系程度、了解掌握党和国家对台政策水平、受统一战线工作部门培训情况、社会活动范围和能力等。

第二,港澳代表人士专业性内涵及评价指标。港澳代表人士主要是指能够代表和反映港澳地区各阶层及各方面利益,并能够利用其职业条件和专业优势为国家港澳工作服务和民族伟大复兴积极贡献力量的人士。因此,衡量和评价其专业性,应着重从港澳工作条件和能力水平及其对国家和大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和业绩等方面设置评价内容和指标。具体包括区籍关系、社会阶层关系、社会活动主要范围及其能力等。

第三,海外代表人士专业性内涵及评价指标。海外代表人士主要是指能够代表和反映侨居海外的华侨利益和愿望,并具有开展海外统战工作条件和能力的人士。因此,其专业性评价指标的特殊性主要是反映海外统战工作社会条件和能力水平及对国家或国内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的能力和业绩情况等。具体指标包括职业及社会地位、所取得的成就和社会荣誉及为祖国所作的贡献情况等。

总之,由于不同界别的党外代表人士在专业性指标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各自突出的特点,因此,在对党外代表人士专业性评价指标的设置上,应采取按界别单独设置的办法,以实现专业性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并发挥评价体系在发现、培养、使用、管理人才方面的最大绩效。

猜你喜欢

政治性专业性人士
把牢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气象宣传新闻性和专业性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智慧谷”搭建海外人士创新创业“新”桥梁
声博雅徐兆宪 音响零售,品牌+专业性不可或缺
WHEELS IN MOTION
中调协下发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人民调解员登记通知
中宇银太陨石鉴定有限责任公司:专业性陨石鉴定机构
翻译的政治性与有效性
网络政治参与与传统政治性理的转变
出版物中与港澳台相关的政治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