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电影《禁闭岛》的双重解读

2010-02-16唐彬杰

淄博师专论丛 2010年4期
关键词:泰德精神病院医生

刘 佳,唐彬杰

(西南大学 文学院,重庆 400715)

《禁闭岛》是继《飞越疯人院》后又一部由精神病院里发生的一切而引发人们哲学思考的电影。令人悬疑的寻找过程、惊悚的梦中场景以及出人意料的结局,都深深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但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除了电影本身的逻辑之外,从另一个视角出发,也会让人看到不同的世界。

一、《禁闭岛》剧情简介

故事发生在1954年,军官泰迪和同伴查克被派去调查一个从精神病院失踪的女凶犯的下落,主管医生考利接待了他们并负责协助调查。而泰德此行前来还有一个隐秘的目的——寻找让妻子葬身火海的凶手莱迪斯。

调查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了泰德的推断,在这66名有档案的精神病罪犯外,还有一名编号67的人存在,但无论狱警还是医生或者其他病人,对此都矢口否认。泰德深信这个67号就是杀害他妻子的凶手莱迪斯。从山崖一处隐秘的山洞,他发现了失踪的女犯人雷切尔。雷切尔告诉他,她本来是这里的精神病医生,政府在这里进行惨无人道的活体实验,她无法接受事实,被其他人设计陷害,被当作“精神病人”看押起来,她才设计逃跑的。雷切尔告诉泰德,想解开这个秘密,就要去灯塔上,因为那里是这一切的根源。泰德潜到灯塔上却发现岛上的主管医生考利一直在等着他的到来。考利向泰德说出了所有事情的原因,而他的新搭档查克则解释说自己其实是泰德两年来的首席治疗师希恩。原来那个神秘的67号病人泰德自己!医生告诉泰德,他的真名叫安德鲁·莱迪斯,他妻子患有精神病在淹死了自己三个孩子后被他枪杀。由于无法面对自己所犯下的过错,泰德把自己编织在了自己幻想的世界里。考利医生设法让他回忆并承认了自己的过去,让他回到现实中。这也是治疗精神病的典型方法之一“角色转变”。

最后,当希恩检治疗效果的时候,泰德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像怪物一样活着还是像好人一样死去?”最终他选择了像好人一样死去,不愿继续生活在痛苦之中。

二、从心理学角度对其分析

妄想症(英文:Delusional disorder),又称妄想性障碍,是一种精神病学诊断,指“抱有一个或多个非怪诞性的妄想,同时不存在任何其他精神病症状”。妄想症患者没有精神分裂症病史,也没有明显的幻视产生。但视具体种类的不同,可能出现触觉性和嗅觉性幻觉。尽管有这些幻觉,但妄想性失调者通常官能健全,且不会由此引发奇异怪诞的行为。

弗洛伊德在他的《精神分析引论》中有这样一段论述:妄想症是一种慢性精神错乱,在当今的精神病学的分类上,占据着一个不确定的地位。妄想症的形式根据其内容分别称为夸大狂、迫害狂、色情狂以及嫉妒妄想等等。精神病学曾依靠理智的努力,试图用这些症候来互相解释:病人深信自己受到迫害,因此推想自己一定是个重要的人物,于是渐渐产生了妄自夸大的幻想。据我们分析,这种夸大的幻想是由于力比多从客体撤回,进而使自我膨大所致。

弗洛伊德解释了妄想症产生的原因以及症状,基于这种理解来看《禁闭岛》中泰德的反应,似乎也就顺理成章了。泰德是由于杀妻而无法面对现实,最后本能地产生了一种逃避自身处境的潜意识,但这种妄想症并不是自己有意识的对处境的一种重构。在泰德身上妄想症表现出的症候就是:深信自己的妻子受到谋害,在大火中被烧死,而又由于孩子的死是他最不愿提起的,所以他觉得自己没有过孩子。在这里,他把自己构想成了一个受害者。那么对于受害者来说,就会自然存有报复心理,而警察作为一个奉公执法而又有权利的人也就成为这种报复行为的最佳选择角色。以此类推,剧情的一切就变得合理化。由于想要报复,他以办公案为名去寻找杀妻凶手,在寻找过程中他又增加了自己的重要性,他要发挥自己警察的职能。因为他‘发现’医院在拿病人做一种惨无人道的实验,所以他决定揭发他们,他的妄自夸大症就出现了。剧情一步步演进,他的重要性就一步步加强。他发现了在c区关着的大学生,认为是自己连累了他,想要救他出去;发现了山洞中的雷切尔,雷切尔告诉了他医院中发生的一切,他想对外揭发这件事;此时他的搭档不见了,为了不让他的搭档受到‘非人’的待遇,他决定上灯塔去救他。他在不断地加重自己的作用,换句话说他的妄想症加重了。由此可见,妄想症起初是由于自己受到迫害或伤害而引起的,在妄想的过程中,患者会根据自己妄想的需要,而不断地加重自己的作用,使得病情加重,从而不能自拔。所以,当乔利医生告诉泰德这一切的时候,泰德由吃惊到不相信,直到被刺激才回到了现实生活中。

在《理想国》的“洞穴喻”中,虽然出了洞穴看到世界本真的人是想让洞穴中的人也看到世界的真相,可是洞穴中的人并不愿意或者不相信那个本真的世界,所以将看到本真的人打死。同样,泰德是因为不敢面对现实才产生了幻想症。但是在幻想的世界里,他有自己的价值体系,而且不用背负责任,乔利医生用“角色转变”的方法使他回到了本真的自我。可是这个自我并不是泰德所想要面对的,所以他宁可选择“像好人一样死去”。

以上分析是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泰德产生妄想症的原因和症状,是基于剧情本身的逻辑,也是作者本身创作的意图所在。

三、另眼看《禁闭岛》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与历史地位取决于创作意识与接受意识的合作。创作意识指作家体现在作品中的主观意图,这种意图是否得到认可,依赖于读者的接受;接受意识主要是指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与认识,接受意识既与审美对象或第二文本有关,又有其独立性。因此,对同一部作品,不同时代的人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即使一个人对一部作品,也会因为此时此地的变化而发生对作品的不同认识。

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中简单介绍了《禁闭岛》在通常意义上或者是能使整部电影前后衔接的剧情介绍。可是,在观众观看的时候,却往往从一开始就相信泰德,并从泰德的角色来观看,所以使得整个疯人院的人看起来都不那么“正常”。甚至在看完之后仍旧会觉得莱迪斯的无辜。所以在这里,笔者另眼看待《禁闭岛》,就是打破影片的逻辑结构,依照观看时的心理感受疏通整部电影。

《禁闭岛》或许可以被看作这样一个情节:泰德与自己的搭档希恩涉足了一个精神病院病人丢失的案件中,而泰德在前去调查之前,就从一个大学生那里得到了一个可靠的消息就是——精神病院在拿病人当实验品。为了找到杀妻凶手和调查真相,泰德来到了精神病院。在调查过程中,泰德听闻了逃避迫害的雷切尔的叙述,知道灯塔上正在进行着“手术”。手术就是将病人的全部记忆全部清除,让他们的大脑控制他们的疼痛、心情、感情等等,成为一个真正的“白痴”。泰德为了寻找自己的搭档希恩冒险上了灯塔,然后乔利医生告诉他,其实他是精神病院中的一员,以及有关他的经历。起初泰德没有也不可能相信,在乔利医生的刺激下他产生了一种幻觉,他颠覆了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对自身产生了怀疑,相信了泰德说的话。他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在这一刹那被完全毁灭了。时空中总是回想起那个声音“你是出不去的”。乔利医生为了不让精神病院的事情败露,使用重构法使泰德否定了自身,最终杀害了他。

四、对于另类解读的分析

本文第二部分有关《禁闭岛》另类感受的描述,很大程度上是另外一种臆想。尽管这改变不了《禁闭岛》中莱迪斯是一个妄想症患者的事实,也不符合电影叙事逻辑,但是这种感受却值得我们去思考。

为何电影的叙事手法和情节设计如此强烈地寄予人对泰德的信任,甚至让观众愿意相信泰德的妄想是真实本身?要分析这种感受的原因,必须得重视乔利医生这个角色——正是他成功地策划了一场逼真的人物扮演,并最终取得了他希望获得的结果。他的本意是拯救泰德的生命,然而却直接导致了泰德的死亡。观众和泰德一样,都希望泰德的妄想是真实,而乔利医生用精细而缜密的理性,通过一个又一个圈套,把这种妄想逼进死胡同中,让妄想的彩虹破碎在真实的废墟上。实际上,任何一个有同情心的观众看到泰德回忆他的过去以及这种过去给他带来的痛苦之时,都会为这种残忍哀叹。这种不幸直接粉碎了泰德存在的价值和希望。“像怪物一样活着还是像好人一样死去?”电影最后的一句话为这场角色扮演游戏的结果做出了泰德判断——他宁愿为着自己的妄想死去,也不愿意活在惨烈的真实之中。

每个人都有自己活下去的理由,每个人都在自我价值的港湾里获得心灵的力量,获得存在的意义。观众之所以宁愿相信泰德的妄想,正因为在潜意识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妄想对于泰德的意义:一个没有了妻子与孩子的男人,一个自己一手造成不可挽回悲剧的男人,用寻找杀死自己爱人的凶手这个借口来打发余下的时间,本是弥合这个悲剧最好的方式——但乔利医生却为了拯救他肉体的生命摧毁了他精神的自我拯救,这无疑对他是最大的惩罚。对于泰德来说,他情愿永远生活在自己惊悚的妄想之中,也不愿清醒地面对自己的罪恶和不幸。当他的理智恢复,当他清楚地看到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自己不可救赎的罪行时,死亡就成为了他唯一的选择。——正因为此,观众有一种强烈的同情,并将这种同情转化为对泰德妄想的肯定。在妄想与真实之间,真实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人精神的依靠。

[1]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 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 朱志荣.西方文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泰德精神病院医生
最美医生
破案“神速”
泰德的拖拉机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新局势下浅谈精神病院绿化养护的重要性及其管理方法
精神病院的故事
好奇的乔治
“被精神病”之殇
被强送精神病院原告获赔 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