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本从政治高度看粮食工作的新书——评《新中国粮食工作六十年》

2010-02-15杨束芳李美玲

中共党史研究 2010年2期
关键词:粮食农民政治

杨束芳 李美玲

从古至今,粮食始终是维系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首要条件。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国共产党在60年的执政历程中艰辛探索,在粮食问题上交出了一份令国人满意、令世界称赞的答卷。由湘潭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唐正芒等著《新中国粮食工作六十年》(以下简称《粮食六十年》)一书,对新中国 60年党领导的粮食工作进行了系统考察。阅读本书,笔者认为有如下特点。

一、从粮食与政治密切联系这一独特视角来评述新中国 60年的粮食工作,重“特”

基于粮食的重要性,学界对粮食问题的研究一直较为重视,研究成果也较丰硕。但又因粮食本身的特殊性,人们一般多从经济层面对其进行研究,并称之为“粮食经济”。如对粮食生产、粮食购销、粮食管理、粮食消费、粮食科技的研究等,选取的都是经济的角度。但是粮食问题又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它是一个与政治密切相关的问题,甚至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局的问题,它能对许多问题造成连锁反应。要为新中国的粮食安全提供指导,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包括从政治角度对粮食问题进行研究。所以,选取政治视点,研究粮食对政治的影响和政治对粮食的影响,是学术研究者不可懈怠的职责。而这正是《粮食六十年》一书最大的特色所在。通读新作,人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简单而确切的结论:粮食和政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书中的这一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从政治看粮食工作。全书 60余万字,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农业和粮食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了一次系统的回顾、梳理和分析。作者认为,新中国成立后,党对粮食问题始终高度重视。从毛泽东的“吃饭是第一件大事”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 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3年,第 236页。,到周恩来的“没有饭吃,其他一切就都没有办法”②《周恩来选集》下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页。;从邓小平的改革的 “第一个目标是解决温饱问题”③《邓小平文选》第 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56页。,到江泽民的 “粮食始终是一种战略性的特殊商品,直接关系到人民和国家的安危”④《江泽民文选》第 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59页。,再到胡锦涛的 “如果吃饭没有保障,一切发展都无从谈起”⑤新华月报编《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上 (二),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 1038页。。由此而不断采取发展农业、增产粮食的政策和措施,从消灭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到实行粮食统购统销;从农业合作化到改革开放后的包产到户;从减轻农民负担到取消“皇粮”国税;从直接补贴粮农到注重农民持续增收。新中国历代领导人对于粮食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党和政府对粮食路线、方针、政策适时的调整和完善,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粮食连年丰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改新中国成立初始人民忍饥挨饿的状况,不仅实现了粮食自给,而且还成为世界四大粮食出口国之一。

在探讨新中国解决粮食问题的过程中,作者还总结和提出了三次大的改革的概念。第一次是土地改革,从土地所有权上消灭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全国粮食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政治和社会条件;第二次是改革开放,从土地经营权上纠正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错误,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经济和粮食生产起了根本性变化。如果说第二次改革是解决农业劳动者之间的平均主义以调动其积极性的话,则作者认为还应有第三次改革,即是通过价格创新特别是粮食价格创新大幅度增加粮农收入,使粮农享有更大的种粮比较效益,进而共享改革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对农民的分配不公,以进一步大大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确保中国粮食的“长治久安”。三次大的改革的总结和分析,实际上是党在粮食问题上不断实行制度创新的体现,也是全书构思的逻辑理路。改革对于农民积极性的调动,对于我国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已经产生和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些都是政治作用于粮食的生动而鲜明的体现。60年的经验证明:什么时候党的路线、方针正确,粮食生产就丰收,国家粮食状况就令人欣慰;反之,党的路线、方针出现偏差,粮食生产就会下滑,良好的粮食局面就要遭受挫折。

第二,从粮食工作看政治。这主要体现在:粮食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政权的巩固,以及政策的制定和目标的实现。政党要巩固自身的执政地位,要维护社会稳定,首要的就是要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20世纪 50年代末期 “大跃进”错误的后果之所以显得十分严重,说到底还是因为粮食奇缺、饥荒严重以致出现大量人口的非正常死亡。相比之下,2008年的严重冰雪灾害和强烈地震以及其他年份的许多严重自然灾害,我们都能从容应对,说到底则是因为有较充足的粮食作为保障,人们不存在没有饭吃的生存之虞,因而能凝聚力量共同应对自然灾害。改革开放以来,亿万农民进城务工、户籍制度开始松动、许多改革举措实施直至国企改革而难免出现的工人下岗失业等,也并未引起大的社会震荡,这都首先得益于有较充足的粮食这一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从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到2009年的 60年间,除 “大跃进”年代中的个别年份外,我国没有发生大的粮食安全问题。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才能够在世界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纷纷丧失执政地位或退出政治舞台的严峻形势下,还能一如既往地获得民众的支持和拥护、不断坚持和巩固自身的执政地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才能始终呈现出蓬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并给予那些图谋不轨的敌对势力以有力回击。

不仅如此,粮食状况本身还直接影响着党和国家对农业政策乃至粮食政策的制定。比如: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对粮食的大量需求、当时的粮食供求和购销实际状况,决定了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实行;改革开放前许多地方温饱问题都未能解决,决定了包产到户重大决策的出台;粮食产量的徘徊则使国家考虑必须采取增加农民收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政策和措施等等。这些都生动地体现了粮食影响着政治、影响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这种粮食对政治的影响和联系。

二、较为系统地研究和总结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粮食工作,重“全”

翻阅各种与粮食有关的著作和论文,不难发现,它们大多是对某些具体政策、人物、事件、阶段所作的片段式、分散式探索。《粮食六十年》则对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 60年的粮食工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全书共 20章,各章之间具有很强的内在逻辑:它以新中国 60年历史发展为线索,以党领导新中国有关粮食问题在各个阶段的特征为依据,其书稿内容体现出这样一种内在逻辑结构: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奠定中国粮食的制度基础 (1949—1956年);“大跃进”年代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探索中国粮食的发展道路 (1957—1976年);改革开放前后的掀开中国粮食的崭新篇章 (1977—1992年);以及取消粮食统购统销后的践行中国粮食安全的承诺 (1993—2008年),并从总结新中国 60年粮食工作的经验与启示出发,阐析坚持中国粮食的战略地位以确保中国粮食 “长治久安”的问题。特别是全书对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粮食路线、方针、政策的系统梳理,弥补了学术界在粮食问题上的研究缺乏系统性的不足。

三、对历史问题的评价力求在原有研究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重“新”

《粮食六十年》一书除如前所述从政治看粮食工作这一最大创新点外,还在其他不少方面也在原有研究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笔者至少看到以下一些新的观点:

(1)1953年粮食统购统销主要原因不是粮食紧张,而是实行工业化的需要和苏联经验的影响等,当时表现出的“购少销多”的局面,也主要是政策失误所致。 (2)粮食统购统销之初决策者认为统购要长期执行,统销只是暂时措施,但历史的发展却相反:先取消了统购,之后才取消统销,因为从理论上说,限制价值规律的作用,不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就无法使产品丰富而取消统销。 (3)全国农业学大寨运动的结果虽与其发展农业、增产粮食的初衷还有较大距离,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大寨精神本身在改革开放年代仍应发扬,这与反对平均主义、纠正“左”倾错误并不矛盾。 (4) 1979年 3月召开的全国农村工作问题座谈会等史实表明,当时的中央主要领导华国锋对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是起了一定积极作用的,应实事求是地予以肯定。 (5)解决了吃饭问题并不等于解决了粮食问题,中国人均占有粮食与许多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要盯紧粮食安全之患,绷紧粮食安全之弦。 (6)如果说土地改革从土地所有权上消灭封建土地制度,是农民充分发挥种粮积极性的第一次伟大转折;改革开放从土地经营权上纠正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错误,是农民种粮积极性充分发挥的第二次伟大转折;那么通过粮食价格创新而大幅度增加粮农收入,将可能从共享改革成果权上消除一定程度上对农民的分配不公,而成为刺激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又一次重大转折等等。

四、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粮食工作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论证和分析,重“深”

全书写作不囿于对事实的平铺直叙,而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如对引发 1959年至 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原因,作者不是简单地认同“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观点,而是对为什么“人祸”应当承担主要责任作了分析;又如取消统购统销的原因,作者将之归纳为因粮食丰收后出现“卖粮难”所引发的种种矛盾;再如 2000年至 2003年粮食连续 4年减产的原因,作者认为最根本的是因大量耕地被占用、农民长期收入低而不得不作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粮食播种面积与良田面积的持续减少。翻阅本书,类似深度分析的例子还很多。作者这些深度分析体现了该书的学术价值,也为全书的结论部分奠定了良好基础。

此外,《粮食六十年》一书无论是在标题的选择上,还是在行文过程中,用语都通俗易懂,分析深入浅出,与本书的研究主题十分契合。如在标题的选择上,“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吃饭第一”、“谷贱伤农”、“省长管米袋子,市长管菜篮子”等众人皆知的俗语被选用。对于农民朴素话语的多次引用,让农民自己说话,更是行文的一大特点。这便增强了本书的文采和可读性。

尽管本书有不少优点和特点,但毕竟因新中国 60年时间的跨度长和粮食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故该书无论是在对粮食问题的研究方面还是在书稿的写作方面,都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对新中国成立后属于粮食工作本身的历次全国粮食会议的研究、对主要粮食政策具体演变过程的探讨、对作为经济问题的粮食问题的分析和考量、对粮食机构变化的考察以及对各时期粮食状况与国内外形势、政局关系的深度分析等,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有的还是空缺。此外,在本书的结构和体例上,也不难发现一些瑕疵。如对有些问题的重复阐述,比如卖粮难问题、粮价涨问题、农民减负问题、耕地问题等,就曾多次出现。又由于本书由多人写作,在文风上、结构上也还有不尽一致的地方。虽然如此,仍不足以削弱该书对研究粮食问题的史学价值和政治意义。

猜你喜欢

粮食农民政治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饸饹面“贷”富农民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我的粮食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