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根源
2010-02-15陈燮轲
陈燮轲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体育系,浙江杭州310028)
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根源
陈燮轲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体育系,浙江杭州310028)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方法,从气候、地理环境等自然环境和宗教、语言、历史等人文环境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根源进行了综合分析,旨在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文化根源;气候;地理环境;宗教;语言;历史
民族传统体育是以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主体,融合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是各民族传统养生、健身和娱乐等体育活动的总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都分,具有其独特的认识价值和健身功能,千百年来一直在我国各民族中广为流传,与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军事、教育、风俗习惯等融为一体,在各民族相应的传统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
在当今时代全球化的背景下,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根源进行探讨,深刻认识民族传统体育形成的原因,有助于有利于从源头和根本上解决和针治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中的诸多问题与困境,以及建立、引导新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规范与秩序,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并使之与社会和人的整体发展协调一致。
1 自然条件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根源的影响
1.1 气候
气候和气候变化影响着人类的发展和文化。全球变暖、冰盖消融、海平面上升、风和洋流剧烈波动……我们无法断言这一切的最终后果,气候对我们的控制力远比我们对它的反作用力要大得大。气候对风俗、习惯、生存能力以及文化本身起着主导甚至决定作用。纵观中国文化的形成不难发现,在经历变化幅度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气候同时,人类社会也经历了一系列对人类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演化阶段,复杂的气候的变化使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发展表现出了明显的地域差异。
我国的气候条件差异主要表现在南北上的温度差异,以年降水量400mm为界,我国约可划分为温润的东南区和干冷的西北区两大区域。温暖湿润的东南区域被人们开辟为农耕区,养育出一种以定居农业为主的农耕文明;风干寒冷的西北区则成为游牧区,繁衍出以游牧为生,善骑好战的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构成了中国古代文明的主体。游牧民族的居住地要么是高原湖泊、星罗棋布,要么是巨峰绵延、河流湍急,这种遍地牛羊、迁徙不定、生产简陋、生活朴野、勇猛好斗的环境,主要形成了以打猎为事,生性强悍,长于骑射。他们在发展畜牧的过程中,不仅对牲畜有相当的熟悉,并掌握了放牧的特别技巧。同时他们祖辈有吃乳制品和肉食的习惯,这使游牧民族的体格越来越强壮,自然需要力量和爆发力的摔跤和角力以及源于生产劳动的骑马、射箭、驰逐成了他们的特色体育。所以在这些民族的体育风俗上,自然体现出浓郁的游牧风格特征。农耕民族山环水绕,气候温和,依恋土地,人们性格柔和,灵巧,富于想象力,擅长智能游戏和技巧项目,如对联、下棋、斗茶、猜谜、跳竹竿、走竹竿、打椰球、走独木桥等。这此活动都具有浓厚的农耕文化的气息。
生活在寒冷气候下的游牧民族和生活在温暖气候下的农耕民族之所以从事的体育项目不同,这里面有一些潜藏的文化背景。可以说,多变的气候条件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些体育运动项目的产生和布局。我们可以得出一般性的结论,那就是低温导致旺盛的身体活动。你不会在零下30摄氏度的低温下无所事事地呆着,斗茶或者是下棋。寒冷的天气会让你动起来,会使体力劳动几乎变成一种乐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因为我国南北不同的气候条件的温差变化,才使得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演绎出了多元化、百花齐放的局面。
1.2 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决定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自然而然决定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运动方式,并最终决定了他们的体育文化特性。我国东邻浩瀚大洋,南边茂密丛林,西部险峻高山,北方冰冻草原。“复杂的地理环境为民族传统体育生成发展的提供了基本条件,各民族多依各自的自然环境,发展各具特色的民族体育,进而‘创造了自己的文化’[1]”。动物性食物养育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强健体魄,同时孕育出了赛马、马上角力、射箭、摔跤、姑娘追等粗犷、豪放的体育活动项目;南方水流纵横,植物华丽的环境产生了独木划水、游泳、赛龙舟、放水灯、潜水摸鱼等动作敏捷,适宜于技巧性传统体育项目;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河山秀丽,民族风情浓郁,产生了与此相适应的多种多样传统体育项目,如脚马球、登山、马舞、鼓舞、斗牛、斗羊等等。面对东部浩瀚大洋时,我们只把看作是陆地的终点,没有与海洋发生积极效应。正如黑格尔《历史哲学》中所说的:“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边、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觉到他自己的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无限的一切……这种超越土地的限制,渡过大海的活动,是亚细亚洲各国所没有的,就算他们有更多壮丽的整治建筑,就算他们也是以海为界……就像中国便是一个例子,在他们看来,海只是陆地的中断,陆地的无限;他们与海不发生积极的关系。”实际上,在中国的历史上,虽然有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但那只是一种宣扬国威的行为。
多样的地理自然环境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和生活技能,而这些技能又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生的一般前提。今天,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能够形成今天的这样形式多样、特点鲜明的特征,是一种必然的社会文化现象。然而四周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很容易造成一种隔绝机制,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就是在三面陆地,一面临海的地域里发展起来的。优越的自然环境,成熟的农业文明,几乎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万事不求人”,加上周边地区的相对落后,一向“天朝自居”的中国人绝不愿意主动与外界打交道。此种环境一方面使得民族传统文化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另一方面造成了文化相对的保守性和封闭性。从传统体育文化上看,其本质无法摆脱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例如,继承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传统体育的优秀代表—中国武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而精深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流传至今的具有完整体系的拳种就有129个,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然而近代史以来,由于文化的保守和封闭,不愿变通,加之外国先进文化的涌入。由于逐渐失去原来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同时又未能及时确定自己在新的社会环境中的地位,发展了几千年的庞大武术体系面临巨大的考验,源流有序,自成体系的近百个拳种逐渐崩溃。
2 人文条件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根源的影响
2.1 宗教
“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为中国文化的一大特征”,固然亦有人说,“中国是多宗教的,这看似相反,其实正好证明。因为中国文化是统一的,今既说其宗教多而不一,不是证明它并不统一于宗教了吗?不是证明宗教在那里而恰不居重要了吗?且宗教信仰贵乎专一,同社会而不是同宗教,最易引起冲突;但像欧洲以及世界各处历史上为宗教争端而演之无数惨剧与长期战祸,在中国独极少见。这里宗教虽然多而能相安,甚至相安于家之中,相安于身。那么,其宗教意味不是亦太稀薄了吗[2]?”梁漱溟先生说中国文化是非宗教性的文化,并不等于中国没有宗教,而是说,从总体讲中国人的宗教意味很稀薄。“这与我国儒家传统文化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有关,它不仅制约着我国本土的宗教文化的发展,而且改造着各种外来的宗教,使之世俗化、本土化,以满足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需要。在宗教的祭祀中,到处渗透着以身体运动为核心的体育文化,表达着敬神和娱神意思。这在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宗教文化中也能找到大量的实证[3]。”“我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许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都产生于原始宗教的心理环境和文化氛围之中,具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和实用功利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原始宗教关系较为密切,它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及心理等,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灿烂文化中的一块瑰宝。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自产生后,便混合于生存斗争、民族文化的统一体中,并依附于生产方式、传统文化、传统习俗、庆典竹日、舞蹈、军事等,还同祭祀、供奉、敬神等宗教活动相结合,既是心理的满足,又是社交的手段,同一形式却具有综合性的多种社会功能。所以,宗教活动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4]。”与此同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也积淀着深沉浓郁的宗教文化,体育、舞蹈、宗教等多种文化形式融为一体,表现出和谐统一的景象。如傈僳族的“刀杆节”,表演“上刀山”、“下火海”的勇士们在以前的“刀杆节”上,都得听命于巫师的摆布。“上刀山”、“下火海”之前,有一套繁琐的宗教祭祀仪式,而且每个“上刀山”、“下火海”的勇士身上都要挂上几十条巫师画的符咒,使这一活动蒙上了浓厚的迷信色彩。现在,每年农历一月初八是傈僳族的“刀杆节”,传统的“上刀山”、“下火海”就是表演的重要内容。刀杆场上,竖起两根20多米长的笔直的松树杆,在树杆之间顺序捆上36或72把锋利的刀刃向上的钢刀作梯子。表演者赤手光脚,蹬上顶端,并要做些“蜻蜓倒立”;“飞燕迎春”等高难动作。下了刀杆后,勇士们还要赤裸上身、光着脚跳入熊熊烈火中,甚至用身体滚压火海,直至炭火逐渐熄灭为止,以圆满完成“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惊险表演。表演完后,群众性的娱乐活动就开始了,唱歌跳舞,呈现出节日的欢乐气氛。再如彝族的荡秋千最早源于纪念星辰;摔跤最早是为了祭招、求雨、攘灾。类似的体育项目还有纳西族的“东巴跳”、高山族的“杆球”、基诺族的“大鼓舞”和“攀云梯”、傣族的“划龙舟”和“堆沙”、普米族的“祭神”、藏族的“跳锅庄”、瑶族的“抛花包”。另外,还有目瑙、跳月琴、木履舞、竹筒舞、剽牛舞、射日舞、把式舞、孔雀拳等。这些活动都是以体育与宗教文化共融的一种复合的文化,展现出了各民族悠久的历史与古老的文化。
2.2 语言
母语控制着我们早期的精神活动。在偶尔情况下,几年后我们有机会说另一种语言,即便如此我们已为时太晚,因为思维模式已经形成。思维模式的决定作用超过其他任何东西。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呈圆形,以直觉体验为工具,强调整体性。
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注重实践经验,因而借助于直觉体会,通过直觉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地认识对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对事物的认识只满足于对经验的总结和对现象的描述,而不追求对感性认识的深层思考与对现象背后事物本质的哲学思辨。直觉经验性思维着重用“模式”和“类比”的推理,一般是从一种基本模式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意象组合和直觉判断,逐步拓展和深化,直到认识完成,逐渐接近其中的本质意义。这种思维机制与生活保持着直接联系,不向分析判断的抽象思辨发展。大自然呈现在自己面前的只是一个感性的现象世界,不可分析,只可感觉。中国哲学讲求实用,用直觉顿悟、内心体验的思维方式去悟出自然法则,而不用概念和语言去描述,也不用逻辑推理去论证。
直觉的思维方式形成了中国体育文化的特质,它否定现实世界和个体生命的两极矛盾、冲突、对抗和竞争,强调人的身体与人地自然的和谐,人自身内外身心的和谐统一,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注重改虚守静,摈除欲念,回归到幻化了的心灵世界,即在心灵中内视“气”的运行,从而达到“物我皆忘”“天人合一”境界。形神统一的“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就是这种直觉思维方式的直接体现。
整体性思维是指将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联合为整体,将其各种属性等结合起来。中华民族惯于整体性思维,这根源于对自然界的朴素认识,按照自然界本来的面目,把它当作一个整体来观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不可分割,相互影响,相互对应,把一切都放在整体上综合考察其有机联系。用哲学家的观点说是“合二为一”。深蕴儒家哲学思想的武术除重视形体之外,还讲究精、气、神的内在运动,主张“内外兼修”、“天人合一”,以整体的观念体现着人体运动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高度融合。其目的则是为了写深、写意,对内在感情的含蓄打发,对自我修养的曲折表现无不充满着东方古典文化的神奇魅力。
虽然这种整体观念比较容易把握事物发展的全貌,但难以揭示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只能停留在现象上。限制了人们对无限宇宙的探索,束缚着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开拓和创新追求。可以说,中国的传统哲学是一种保身、实用主义的哲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儒家学的“中庸”思想。孔子曰:“过犹不及。”“中庸之道”反映了在人事上主张和平、反对竞争,主张清心寡欲,淡泊名利。表现在对体育的影响上,人们讲究运动的节制性,反对过急过猛的训练,提倡内心的清静,反对争强。所有这些明哲保身的思想与竞技体育催人奋发、力求进取、令人热血沸腾追求胜利的场面是格格不入的。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模式,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一直在养生、娱乐范围内开展,始终未能走上竞技发展的道路。
2.3 历史
“民族传统体育是深深植根于历史肥沃土壤中的种子和建构文化摩天大厦的基石[5]。”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影响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使民族传统体育的演变之路烙上了“时代性”的标志。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时代越是久远的时期,其教育越是较多地通过体育活动来进行,因为那时的人们出于维系生命安全和生产劳动的需要,通常需要强壮的体质和身体活动能力。从根本上来说,民族传统体育是历史和时代塑造的结果,是不同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环境中一直顽强地生存着的人类身体文化。它一方面因具有独特的健身、娱乐、教育、竞技等作用而为不同的时代所重视,另一方面又随不同历史条件下人们特定需求的变化而呈现出丰富的表现形式和独具特色的社会支持系统以及价值观念。
悠久的历史铸造了灿烂古老的中国文化,稠密的人众存活了独特的中国文化。我国56个民族居住在不同的地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各民族之间的习俗并非僵化不变的,每个民族在其漫长岁月的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因此,也形成了风格独具的民族体育。1990年,国家体委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全国范围内挖掘整理民族传统体育,出版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搜集到55个少数民族的676项传统项目和301项汉族的民间体育项目。
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相互交叉和溶合。由于我国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在政治上曾采取过大量的移民政策。一方而派大量汉人戌边和屯田,另一方而大量迁徙少数民族到内地,这样便形成了各民族相互杂居。因此,形成民族体育相互交叉融合的局面。另外中原的分裂和战乱,不少人逃亡到“蛮荒”之地,加速了汉族与其它民族的融合过程,比如南方百越支系的南越族人,在两宋时期就已基本汉化,这样无疑提高了少数民族地的文化素质,也逐渐改造了少数民族民俗的内容与形式。举例说,赛龙舟,汉唐时期多流行于中原地区,唐宋以后才影响到其它少数民族。又如马球,唐代以前主要在西域(边疆地区)开展,唐初引进长安,成为汉族人最热衷的体育之一。又如长期生活在东北的满族,由于充分发挥了骑射的特长,快马大箭杀进中原,建立起统治王朝后,把冰上运动带进北京城,并同时接受了汉民族的体育文化。这种例子不胜枚举。换句话说,民族体育的形成虽然有典型的本民族的特色和风格,但也是在彼此影响、相互交融的情况下形成的。因此,我们在研究民族体育形成的文化因素时,必须注意到这一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
[1] 刘少英,田祖国,吴水海.湘、鄂、渝、黔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析及其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1(2).
[2]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
[3] 邱丕相.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 廖柳华.浅谈宗教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J].搏击·武术科学,2007(5).
[5] 熊静梅,刘少英.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演进及发展对策研究[J].内江科技,2008(4):16-17.
[6] 倪依克.蒸腾与困窘:当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之惑[J].体育科学,2005,25(9):76-79.
[7] 任继愈.民族文化的形成与特点[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8] 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88.
[9] 胡小明.民族体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10]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A Research on the Cultural Root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Sports
CHEN Xie-ke
(College of Education,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28,China)
Throug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This article main utilization comparison research the cultural root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Sports,from the climate,geography and natural environment,religion,language,history and human environment.The survey is aimed at solving problem of the cultural root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Sports,and providing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Sports.
the cultural root;climate;geography;religion;language;history
G80-05
A
1004-3624(2010)06-0088-03
2010-08-24
陈燮轲(1970-),男,浙江慈溪人,在职硕士研究生,浙江树人大学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