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填补中共党史、军史研究的空白之作——评《中共中央与东北抗日联军》一书

2010-02-15张洪军

中共党史研究 2010年10期
关键词:抗联中共中央党报

张洪军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一直关心和重视东北抗日联军,都曾对东北抗联作出过许多重要论述,高度评价了东北抗联的历史地位,充分肯定了东北抗联主要领导和著名烈士的功勋,并对东北抗联乃至东北抗日斗争的经验教训作了初步总结。在东北 14年抗战中,中共中央与东北抗联的关系是一个很重要课题。尚金州的《中共中央与东北抗日联军》一书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0年 5月出版),是第一本全面反映中共中央与东北抗联关系的史书,它对于进一步研究中共党史、中国抗日战争史有较高的价值。通览之余,笔者感到有以下特点。

一、选题新。有关中国抗战、东北抗战及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等方面的论著出版了许多,大体上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自 1934年 10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起,中共中央就同东北抗联失去了组织联系,1937年下半年后,东北抗联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联系也完全断绝。党中央同下级党组织及所属的军队在如此长的时间内失去组织联系,这在中国革命史说是空前绝后的,从而造成了东北抗联的孤军奋战,给东北地区的抗战带来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作者通过大量的史料证明,党中央和东北抗联都曾竭尽全力恢复彼此的组织联系,努力实现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东北抗联最后通过阅读中央党报获得中央的政策方针精神,用之于抗日实践,坚持东北抗日斗争。

二、史料翔实、新鲜。没有新史料难有新的选题。中共中央与东北抗联的关系,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史料,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史料散见于各种档案、书刊中,既未得到全面的整理,尤其缺乏深入的研究。作者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包括百余种档案资料、伟人著作、报刊、学者著述和口述资料等,引文达 600余处,有些的确是鲜为人知的。如:在组织上长期与党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东北抗联及其主要领导人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等通过各种渠道,主要通过中苏边境共产国际交通线传递来的党报党刊,收集党中央文件,努力把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毛泽东、周恩来、陈云等人的重要论述同东北地区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就中共中央而言,在 1935年至 1938年曾力图派遣关内主力部队中的一部分挺进东北,1938年后党中央尤为关注冀热辽根据地的建设,在伪满境内建立了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承 (德)兴 (隆)平 (泉)联合县政府;也曾多次派遣联络员前往东北,并把寻找和联系东北抗联作为中共在东北进行地下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1939年 1月 26日,毛泽东在中央书记处抗联工作会议上说:现在的问题是使中央同东北抗联建立联系,首先派交通员并设法派电台去。同年 6月 10日,王鹏离开延安,于翌年 6月,在饶河找到了以王效明、彭施鲁为首的抗联第二路军第二支队。

在中共中央与东北抗联关系方面,中央党报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也保存了大量珍贵史料。如:由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在巴黎创办的《救国时报》 (1935年至 1938年),通过杨松负责的国际交通线和原东北军爱国将领李杜驻上海办事处,经苏联和关内传入东北。《救国时报》宣传导向对东北抗联的政治取向几乎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使东北抗联始终保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这一基本性质。由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创办的《新华日报》 (1938年至 1947年),经由新疆、苏联和中苏边境国际交通线传入东北,继以停刊的《救国时报》之后,也成为东北抗联学习掌握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和了解国内外形势的新的主渠道。同样《救国时报》、《新华日报》在宣传东北抗联的业绩和精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救国时报》发表“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专栏文章 14篇,“东北义军捷报”27篇,“抗联文告”16篇,“抗日烈士传略”5篇,反映抗联各部斗争的通讯 29篇,另有抗日诗词歌曲若干。《新华日报》对抗联的宣传主要集中在 1946年 2月 14日至 9月 21日,其间共发表与抗联有关的文章87篇。这些具体的翔实的史料整理,为学界研究相关课题提供了便利。

三、观点新。中共中央与东北抗联的关系,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历史资料,自 20世纪 80年代以来,随着党史资料的大量整理出版,已经奠定了深入研究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与东北抗联关系的基础和前提。作者在尽可能全面详细地收集第一手史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认真梳理,去粗取精,下了一番由表及里的功夫,得出了一系列新的判断和结论。

1.党中央对东北抗联的领导主要体现的是思想、政治领导。东北抗联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过程,大体上同全党是一致的。但在党中央与东北抗联长期失去组织联系的情况下,东北抗联在贯彻党中央路线方面的特殊性也更为明显。这就要求东北党组织和抗联部队在党中央路线指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党中央路线、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同东北地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和执行符合本地区实际的政策策略。

2.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从未停止与东北抗联恢复组织联系的努力,从未停止对于东北抗日斗争的重视。毛泽东等对于东北抗联经验教训的总结,明确肯定并加以推广的主要经验,包括发动群众特别是武装农民的经验、开展游击战争和建立根据地的经验、创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经验、坚持斗争振奋民心的经验。所有这些,都是抗联主要领导人坚持以毛泽东思想指导东北抗日斗争,并在东北抗战实践中运用和丰富毛泽东思想的结果。毛泽东关于抗联工作重点、抗联后期斗争前途、抗联主要错误倾向及原因的论述,则是东北抗联斗争实践中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深刻总结。

3.由于中共中央和东北抗联在组织上长期失去联系,在这一特殊困境下,中共中央党报就承担了一身二任的特殊作用。其一是在党中央与东北抗联失去组织联系的情况下,党报成为抗联了解党中央精神和国内外形势的重要渠道之一;其二正是党报的宣传,东北抗联及主要将领的英雄事迹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得以传播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阐述了在 1935年至 1937年间领导东北抗联斗争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性质。指出不能仅仅从王明、康生担任代表团主要领导职务这一表面现象来认识代表团。恰恰相反,从指导思想和人员构成上看,这一时期的代表团已经是以陈云等同志为主体、拥护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贯彻执行遵义会议精神以来党中央政治路线的党组织,其对于东北抗日斗争的指导方针也是完全正确的。

总之,该书以大量翔实可靠的史料为基础,对党中央与东北抗联的关系,作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充分证明了东北抗日联军,是一支以遵义会议后的党中央路线为基准、拥护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东北抗日斗争武装。

该书的出版,填补了国内关于中共中央与东北抗联关系问题的研究空白。但该书毕竟是以史料为主的书籍,因而论证不够充分;引文太多稍显呆板,语言不够流畅,略显累赘等。但瑕不掩瑜,该书还是具有较高的史料和学术价值。

猜你喜欢

抗联中共中央党报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弘扬抗联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
一项持续九年的公益活动,让我们见证了党报的力量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第十九届中共中央组织结构图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一个抗联老交通员的老区梦
以“专、新、深”做强党报文化报道
中共中央对五六十年代国际形势的判断
中共中央在长征中召开的十次重要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