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推动兴边富民进程

2010-02-15周民良

中国发展观察 2010年1期
关键词:边境地区富民园区

■ 周民良

近年来进行的兴边富民行动是与西部大开发一起开展的,是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与重大部署。兴边富民行动作为促进边境地区加快发展,帮助边民致富,巩固边疆的重要策略,自实施以来对推动边境地区发展、促进民族地区共同富裕起到了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明确,将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因而,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兴边富民行动也当然有继续推进的现实必要。在新时期制定兴边富民行动规划,必须既考虑到“十一五”时期兴边富民行动实施的前期基础,保持政策必要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同时也应考虑创新思路,赋予兴边富民行动以新的内容。笔者认为,突出扶持发展中小企业,将会有助于边境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实现“富民、兴边、强国、睦邻”的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应该在“十二五”规划中加以重点考虑。

兴边富民工程需要寻求新的突破口

兴边富民工程是国家民委联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实行的一项边境建设工程。其主旨在于在政府引导下,动员社会力量,加大对边境地区投入和扶持的力度,促进边境地区经济发展和边民富裕。兴边富民行动从2000年开始启动,2000年国家民委选择边境地区9个边境县开始试点,2001试点县扩大到17个,2004、2007、2008年确定重点边境县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先后由37、60个县扩大到2008年的120个县,覆盖了西部6个边境省区的所有边境县和东北三省的边境民族自治地方县;2009年,中央财政兴边富民资金覆盖所有陆地边境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8个边境团场。兴边富民补助资金也随着覆盖范围的扩大而扩大,2000年为1500万元,2009年增加到4.84亿元。

2009年出台的《兴边富民行动“十一五”规划》,明确了在“十一五”期间兴边富民行动的要点。这一规划突出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其中包括:加强边境地区干线公路与乡村公路建设,到“十一五”末期基本实现乡镇通油路(水泥)路,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公路;改造边境一线茅草房、危旧房;加强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水利建设;加强农村电网建设;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除了基础设施外,主要任务还包括:突出解决边民的贫困问题,拓宽增收渠道;大力发展边境贸易,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加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应该说,在“十一五”期间,这些目标任务都将或多或少地得到实现。

在基础设施条件有所改善、各项社会事业有所发展的情况下,边境地区民不富的问题日益突出,居民收入水平低下的问题需要解决。因而,兴边富民行动面临的重大转变,就是如何在兴边的基础上富民,形成一个促进边境地区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兴边富民的重要途径

兴边富民行动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一样,在“十一五”时期偏重于基础设施与生态建设、扶贫与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建设等方面。同时,中央推动的西电东输、西气东送、西煤东运等重大项目,也对沿边地区的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但在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程度改善、瓶颈因素消除以后,问题的关键就转向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基础设施,使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效果最大化利用。“有路无车”的局面,不符合边境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而要“跑车”,则需要营商。另一方面,大公司在边远地区进行资源开发,获得了大量的廉价矿产品,但是也带来这些地区生态环境下降、污染加重等效果,由于大公司资本有机构成高,带动的就业有限,通过有限的资源税补偿当地,对地方经济拉动也不大,很难起到支撑边境地区科学发展的作用。

解决边境地区诸多发展矛盾的关键,在于加快发展中小企业。笔者认为,中小企业在边境地区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而且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可产生明显的辐射作用,能够较好地实现兴边富民行动的目标。一是中小企业可以面向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可以就近优化资源配置。尤其是,我国周边一些国家原来重化工业比重较大,轻纺工业基础不足,居民对消费品有强烈需求,仅凭当地的产业发展满足不了。我国轻纺工业发展的基础较好且技术成熟,但从沿海地区运输到周边国家,运输成本高,影响到产品的竞争力。而在边境地区发展轻纺工业,既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又可以维持较低的生产成本,经济效益比较明显;二是中小企业投资规模不大,技术要求不高,不存在进入壁垒,易于从低起点起步,适合于资金有限的边民和外来投资者发展。三是中小企业一般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劳动力就业作用明显,能够在增加就业的同时把致富效益外溢到大量居民家庭,起到以创业带动就业进而帮助边民致富的效果。四是中小企业发展可以充分挖掘当地的特色资源,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能够形成较长的产业链,实现边境地区的可持续性发展。五是可以促进边境地区的城镇化。沿边地区范围广大,居民居住分散,信息传播、经济往来、产业分工能力较弱,这种自然状态的经济模式很不适合于现代市场竞争的需要。因而,促使中小企业围绕边境城镇集中,不仅可以变传统的和分散化的粗放型经济为现代社会下的集约经济,提高投入产出效率,还可以提高城镇化水平,并有效地使用城镇的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在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上促进边境地区的全面发展。六是可以较大幅度地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近年来,沿边地区的群体性事件呈现上升趋势,社会利益调整中带来的下岗职工、失地农民以及生态移民等就业问题得不到解决时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兴办中小企业,可以部分化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发展中的不安定性因素,促进和谐边疆的建设。

可以看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兴边富民的重要途径。通过兴办中小企业,可以更好地把企业发展与人的发展结合起来,把资源开发与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结合起来,把改善边民生产生活条件与致富奔小康联系起来,实现兴边富民行动的目标。

在边境地区发展中小企业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支撑

近年来,随着新经济地理的发展,边境两边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引起人们的兴趣。一些先行者认为,由于向心力和分散力、前向与后向联系,一体化会降低国际贸易的运输成本,促使两边的要素自由流动,并促使企业寻求更有利的投资区位。一些学者提出,如果边界两边的市场合并为一个市场,边界地区的内部市场会扩大。如果前向后向联系发挥作用,则会在沿边区域形成“处于边界地区的经济中心”。如果国内厂商与外国厂商垂直一体化分工,边界地区的吸引力会更强。国外有学者研究发现,自从1980年墨西哥开始贸易自由化政策以来,墨西哥制造业的区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制造业的重心出现向美墨边界移动的趋势。这一过程,也促进了美国一边美墨边境地区的经济活动。但与此同时,墨西哥城制造业带的重要性出现下降趋势。因而,在市场经济和开放与一体化发展的条件下,边境的屏蔽效应不断弱化,而中介效应、互补效应、正和效应不断增强。我国沿边各国经济水平、经济结构的差异性较大,大部分邻国都推动了市场取向的改革,有利于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从理论上讲,加快边境地区的开放和促进企业按照市场原则寻找有利的发展区位,将有利于在沿边地区建立垂直性的产业联系,促进边境两边的经济繁荣。

从实践方面看,经过多年建设,我国边境地区加快发展的各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加快发展中小企业的基础已经具备。

一是边境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基础设施的改善无疑有利于企业的正常经营。多年前,边境地区发展的突出问题是人员进不去,产品出不来,不适合于企业投资设厂。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后,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能够满足于企业投资与发展的要求。一方面,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得到改善,要素流动的通达性大为提高,便于原料运进和产品输出;另一方面,边境地区的水、电、气、电信等供应条件得到改善,企业发展的各类要素可以得到满足。

二是沿边各地政府具有强烈的发展意识。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使得边境地区的干部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也学到了沿海地区发展的经验,政绩意识明显增强,也懂得改善投资环境和加快培育企业实现地方发展的道理。中小企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地方性,可以与政府的中长期发展思路结合起来。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可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提供众多就业机会,使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和生态移民中形成的剩余劳动力资源得到利用,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有积极作用,与边境地区政府的发展方向与目标相一致。

三是国内产业转移加速进行的机遇。沿海地区因为土地、劳动力、水电等方面的成本上升,正在向内地包括西部地区转移产业。根据国务院西部办提供的信息,2000-2007年上半年,沿海地区在西部投资经营的企业约有20万家,投资总额接近15000多亿元,过去那种“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要素单向流动模式正在发生改变。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沿海地区的企业面对国际市场上外需下降和价格下降的影响,进一步考虑将产业转移到西部成本低洼地区。而边境地区具有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土地及水电成本和运输成本,是西部地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区域。利用好国内产业转移的机遇,在沿边地区植入沿海地区转移过来的中小企业,有助于推动边境地区的迅速发展。

四是国家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机遇。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日益重视中小企业发展。2009年8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问题,随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这对推动边境地区中小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能贯彻落实国务院的相关政策,把兴边富民行动、边境地区特色产业发展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有机融合,边境地区中小企业的大发展可以期待。

“十二五”规划应突出发展中小企业的内容

从发展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来看,做大做强沿边地区中小企业在理论上与实践上都具有重要价值。按照一般的发展规律,还需要做好发展规划。规划是发展的龙头,是推动发展的基础。为做好“十二五”兴边富民规划,应该突出以下内容:

一是制定好产业发展规划。由于市场信息的有限性与社会分工的需要,产业发展规划可以由一些专门从事产业发展研究的人员根据当地资源状况、产业特点、市场需求状况做出,在全面深入研究内外资源配置的基础上,科学确定区域产业发展方向与重点,提出产业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措施;地方政府可以据此做出招商引资项目目录,以吸引具有投资意向的潜在投资者;企业家可以对不同地区的产业规划、招商引资目录和产业配套条件、政策优势进行比较,最终确立符合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要求的投资区位与投资方向,并最终在适当的时机果断投资,以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二是做好园区发展规划。以往的兴边富民行动中的突出问题是,国家专项资金有限,涉及的范围广大,边境地区财力不足,地方政府资金配套能力弱,制约了不少兴边富民工程的开展。但是在园区发展方面,地方政府有强烈的愿望,中央政府如果强化资金支持,则能够把国家力量与地方政府的力量结合起来,形成资源整合效应,使全社会力量在促进承载大量中小企业的园区发展上取得突破。应该说,边境地区具有发展各类园区的现实基础,可以兴办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边境贸易区、互市贸易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各类园区,成为承接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做好园区发展的规划,可设计好园区的功能分区,集约利用园区的基础设施与环保设施,设计规划好园区内产业之间的分工合作联系,提高产业协作配套水平,不断增进园区的产出效率。在园区规划中,尤其应该注意建设加强小企业创业基地。在放宽创业经营条件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在园区建设多层标准厂房,作为小企业创业基地。也可以盘活存量土地,利用园区的闲置场地、厂房改造为小企业基地。

三是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在以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兴边富民行动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完善区域性基础设施,满足中小企业通水、通电、通邮等等“七通一平”甚至“九通一平”的需要,促进中小企业集约、集聚、集群式发展。为此,应把中小企业集中区的规划作为城镇规划的重要内容,做好基础设施与基础条件的建设规划,提高配套设施的供给水平。

四是注重改善投资环境。既然中小企业在兴边富民行动目标的实现上具有重要作用,就应该在各类规划中明确对中小企业正常发展加以保护的内容,在建设服务性政府中兑现对企业的优惠政策承诺,树立重诺守信的政府形象,把善待企业家作为地方发展思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忌在经济发展中采取卸磨杀驴、关门打狗的方法坑害投资者。这类短期行为不仅不利于地方的经济发展,也降低了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增加了投资者对政府的不信任感,升高地方的投资风险,恶化了当地的投资环境,既可能导致存量投资逃离且又难吸引增量投资,最后会使兴边富民的战略目标落空。借鉴沿海地区的发展经验,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则可以形成吸引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正效应。

五是注意规范园区管理。以往兴边富民行动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项目由个别部门组织实施,其他部门参与协调少;地方政府重视争取项目,轻视对项目的具体管理,对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以及对项目进度和质量的检查、验收、督察不严,一些项目因为前期缺乏论证,建成后后续管理维护难以为继,还有一些项目分散在偏僻山村,项目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各地发展经验表明,园区建设作为地方政府的重点建设内容,可以在兴边富民中协调部门利益,规避以往项目实施中的问题,实现资源要素的有效配置。但是,这也需要地方政府加强对兴边富民项目的管理,在加强项目科学论证与严格组织实施的基础上,加强对相关项目的监督、检查和反馈,促进管理效率的提高。

猜你喜欢

边境地区富民园区
小连翘撑起富民兴企大产业
兴边,富民,发展更均衡
边境地区语言教师队伍建设困境及对策探讨——以云南为例
乡村振兴|产业富民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严阵以待
园区的开放样本
振兴志 三代百姓“奋斗史”——思想始终“钉”在治穷富民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