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建厂竖向规划实践与设计思路探索
2010-02-14母传伟
母传伟
(中冶沈勘秦皇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河北 秦皇岛 066001)
1 概况
温更铁矿位于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阴山西侧,属于山区地形,相对高差较大,最大高差超过100m。矿区属内蒙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具有冬季严寒,夏季炎热,降雨量少而集中,蒸发量大,风多,风力大的大陆性气候特点。
温更铁矿选矿厂选址在矿区采场北部,利用必勒其尔高勒(河)左岸支沟的两侧山坡地形布置生产车间。选矿厂设计年处理原矿在1100万t以上,其规模在目前国内选矿企业中位居前列。
2 厂区平面设计简介
选矿厂布置在必河左岸一条南北向支沟两侧。厂区以支沟中央的厂区主干路为主轴线,各类生产建筑分列两厢。主厂房、精矿过虑间、精矿仓、精矿堆场、尾矿浓缩池布置在支沟西侧,利用沟的西侧山坡地形将自上而下呈台阶状布置;中细碎车间、干选车间、筛分车间、废石仓布置在支沟东侧;各生产车间通过胶带机连接;原矿胶带机自粗破碎车间沿胶带机隧道穿过必河和一道山梁,经转运站至中细碎车间;总砂泵站、循环水泵站、尾矿事故池、全场事故池、生活污水处理站布置在支沟南口,位于支沟下游,利用厂区高差实现液体物料自流运输;废石仓布置在支沟南口附近,并靠近废石场,同时靠近厂区主干路,方便废石运输;精矿过虑间、精矿仓、精矿堆场靠近厂区北端布置,与精矿外运方向一致,方便精矿外运,同时靠近主厂房,精矿输送距离短,利用厂区西面的小山沟做精矿堆场,减少挖方量,利用四周陡坡做精矿堆场的围护;燃煤锅炉房布置在北出口处,靠近采暖负荷中心,燃料堆场靠近主要道路,便于燃料运输;总降压变电站布置在支沟西侧,接近负荷中心,方便进线和出线;生产和生活高位水池布置在主厂房北部山梁上,高差可以满足水压要求;利用厂区东北侧岔沟布置厂前区,包括办公楼、宿舍楼、浴室等建筑;利用北入口前的相对开阔的山沟规划厂门广场,以停放外部运输车辆,缓解厂区交通压力。厂区占地18.86ha,厂区挖方量89.87万m3,填方量万25.7万m3,平均挖方高度4.7m,平均填方高度1.36m。
3 厂区竖向设计思路
选厂的竖向设计,是在满足生产使用功能和总平面布置的前提下,结合当地地形和其它各种建设条件,综合解决各种矛盾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山地建厂在总平面布置和竖向设计手法上,与平原建厂大不相同,山区地形复杂,限制条件太多,因而不能过分强度建筑物排列的整齐、场地的宽畅和道路的平顺,而是尽量地利用地形和适度的改造地形,使其满足生产工艺和物料运输的要求。因选矿厂生产工艺流程的特殊性,一定坡度的地形对其各生产车间布置反倒有利,可以利用山地高程的势能来实现流体物料借助自流输送,从而节约大量能源。本工程规模较大,主厂房长度就超过220m,各类生产建筑物体量大,占地多,且之间生产联系紧密,整体性强。每一处平面或竖向的微小变动,都可能会影响到全局调整,因此竖向设计难度大,需多种因素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在厂区的总平面和竖向设计中,厂内各车间的运输关系尤为重要,各车间之间固体物料大都靠胶带机运输,物料运输量大,胶带机的长短对运营费的影响很大,要求车间之间在胶带机允许的倾斜角度范围内,尽可能地缩短长度。
4 竖向设计与其各种影响因素结合的剖析
4.1 竖向设计与生产工艺的结合
竖向设计是厂区总平面设计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地建厂,除符合工艺要求的平面位置外,还受竖向标高关系的影响。所以,在考虑场地地形利用和改造时,必须兼顾平面与竖向,统一考虑和处理设计过程中的矛盾,保证生产使用和基建的合理性、经济性。本工程中,中细碎车间、干选车间、筛分车间、废石仓,按照工艺流程依地势由高而下布置,既减少胶带机长度,又节约物料运输能量消耗;磨矿仓、主厂房和尾矿浓缩池顺应工艺流程,自上而下分台阶布置,矿浆沿尾矿槽自流输送入浓缩池;总砂泵站、循环水泵站布置在地势低于分砂泵站的位置,实现尾矿自流运输;全厂事故池、污水处理站布置在整个厂区地势最低处,保证全厂的事故泄露水和生活污水能够全部靠自流输送。利用主厂房西北面200m处的山包布置高位水池,高程势能可以满足工艺的水压要求,节约建设水塔或购置压力罐的投资。
4.2 竖向设计与建筑物布置
各主要建筑物分台阶布置,长轴尽量平行地形等高线,以减少土方工程量和基础深度,并有利于改善运输条件,便于各个台阶之间道路的连接;建筑物尽量布置在挖方台阶上,有利于建筑物基础的稳定。在确定台阶与建筑物的距离时,设计原则是:台阶边坡稳定,场地留足但不浪费,同时要考虑工程施工和安装场地。
除了各种主要生产建筑外,还有各种车间的附属设施,如车间配电室、除尘器、胶带机通廊及其支架、道路、管线、挡土墙等其它建、构筑物,它们在平面或竖向相互交叉,设计要做到平面和立体的分布合理,有效利用空间。因选矿主厂房有一条长边线与坡顶线较近,在前期设计方案中,与位于坡底的尾矿浓缩池有12m高差,为防止主厂房基础侧压力对边坡稳定的影响,结合工艺专业将台阶的高差压缩到6m,结合结构专业对边坡进行了稳定验算,最后合理确定坡顶线与建筑基础的距离。尾矿浓缩池位于主厂房的下个台阶,在立体空间上要满足尾矿浓缩池的施工安装要求、管线布设要求、尾矿溜槽的架设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其基础不能过多地落在虚方上面。
4.3 竖向设计与道路、管线的结合
为了满足生产运输的要求,在方案设计中,采用了以下几种办法解决不同标高的运输联系:直接增加汽车引道长度克服高程,采用弯道以延长引道的坡度长度,采用斜路爬升至上一台阶,利用坡道环绕车间爬升。
考虑竖向设计对管线的影响,调整管线的走向,尽量避免在挖方处布设,利用填方地段布置管线,减少管线基槽开挖量;当地冻土深达2m,对于要求埋设在冻深以下的管线,基槽挖方工程量大,施工困难,维护和检修困难,在不影响通行和厂区美观的条件下,对于个别管线,设计考虑架空方式敷设,协调利用厂区空间。
4.4 竖向设计与边坡处理
在厂区的场地平整工程中,只有山沟部分场地是填方,大部分土石方工程都是挖方。根据土质情况、层理结构、风化程度、气候条件、边坡高度,按照规范确定挖方边坡坡度;为了防止边坡风化而影响其稳定性,根据边坡土质情况设置护坡,同时也利用美化厂容。选厂的精矿堆场周边利用山沟地形设计成3/4圆的弧形,一面作为出口,其他三面都是岩石挖方边坡,最大挖方高度达20m,边坡岩层较为完整,可采用较陡坡面放坡,设计利用此岩石坡面作为挡风墙,节约了250m挡风墙的建设投资。
4.5 竖向设计与防洪排水
厂区所在支沟沟底地形北高南低,自然坡度为2.5%,设计不改变原始排水系统,让厂区雨水依旧顺山沟排放,设计场地最小整平坡度为0.5%,便于雨水径流沿地面流淌。
山沟内两面山坡雨水经山坡截水沟拦截排入河道,考虑当地降雨量少,厂区内地下管线较多,管线之间交叉避让困难,规划考虑不设置雨水管道和雨水沟,厂区内雨水径流沿主干路两侧地表顺地形坡向排入河道。改造必河沿岸道路,抬高路面标高,沿河岸砌筑挡土墙,保证厂区和道路不被洪水淹没。
选厂所在山沟纵深较长,上游有较大的汇水面积,在雨季有可能形成顺沟而下的山洪。为防止山沟上游的洪水泻入厂区,设计在规划的厂门广场向西开挖一条沟堑通向河道,平时作为联系通道,雨洪期作为泄洪沟,雨季可将厂区上游汇集的洪水截流,沿沟堑向西排入主河道。位于必河河床边的车间和构筑物,设计标高高于洪水淹没线1m以上,对厂区边缘的堤岸修筑挡土墙进行加固;跨越河床的道路设计为过水路面,不影响雨季河流泄洪要求。
5 厂区几个特殊部位的竖向处理
5.1 厂区入口处的竖向设计
主入口布置在厂区北面,是整个厂区的门户,是工厂群体建筑的前哨,外来人员对厂区产生第一印象的建筑物,其形象、观感十分重要。因厂区位于山沟下游,地势较低,外部通向厂区的道路全部是下坡,影响厂门建筑的视觉效果。设计将厂区大门处标高抬高,使之高于厂门广场中心0.5m,如此处理,抬高自外部望大门的仰视角度,从而突出大门的观感效果。如此处理,类似在厂门前加上一道门槛,使厂门地势高于门外,可以拦截山沟上游汇集的雨水,让其通过导流,排入泄洪沟,避免洪水进入厂区。
汽车衡及计量室布置在厂区北出口,为方便运输车辆上磅称量,汽车衡所在路段设计为平坡,其前后也留出一段长度不小于一个车长、坡度不大于0.5%的缓坡路段。在此以外路段,采用6%的坡度,缓坡与急坡并用,综合协调,保证道路通行顺畅,车辆计量方便。
5.2 粗破碎车间的竖向设计
粗破碎车间布置在选厂南部的山嘴上,一面靠山,三面环水,设计中综合考虑以下各种影响因素来确定平土标高。
(1)确定粗破碎车间所在平台的平面尺寸。根据采场原矿运输车型、运量和粗破碎车间的建筑体量,确定粗破碎车间平台尺寸,粗破碎车间布置平台中央,平台四周还要满足汽车卸矿、调转、会车要求。
(2)满足与采场的运矿道路竖向连接。采场来车都是载满原矿的重车,所以采场至粗碎车间道路尽量设计为平坡或下坡,减少原矿运输的能力消耗;满足选厂联络道路的竖向顺接,选厂联络道路与粗碎车间分别位于必河两岸,从选厂到粗碎车间平台,要修建一条横穿必河的辅助道路,保证该道路在满足规范规定的纵向坡度的条件下,实现平台与选厂联络道路的连接。
(3)满足地下胶带机隧道的竖向布置。地下胶带机隧道连接粗碎车间和中碎车间,长度430m,既要穿越60m宽的必河河槽,又要穿越370m山体,工程量巨大,首尾有66m的高程差。粗碎车间的设计标高,对破碎和胶带机运输系统的合理性有很大影响。
(4)考虑土石方工程量和边坡稳定的影响。粗碎车间场地平土原则是多挖少填,保证车间基础和四周边坡的稳定,因原地形较陡峭,直接放坡填筑场地困难,在填方一侧砌筑挡土墙,挖方一侧设置护坡。
(5)考虑防洪与排水需要。必河三面环绕,必须保证必河50年一遇的洪水不淹没车间;车间位于山脚下,还要设置截水沟拦截山坡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