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南山区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历程

2010-02-14唐宁生王怀军

中国水土保持 2010年8期
关键词:南山区水土保持流域

王 伟,唐宁生,王怀军

(固原市水务局,宁夏 固原 756000)

1 宁南山区水土流失历史回顾

宁南山区早在 6000年前就有人类的活动,是中华民族在黄河中上游繁衍生息最早的地区之一。秦汉时代,固原等数郡曾是“大山乔木,连跨数郡,万里鳞集,茂林阴翳”,“沃野千里,谷稼殷积,水草丰美,土宜产畜,牛马衔尾,羊群塞道”的繁荣景象。据《山海经》记述,2000多年前,境内是以云杉、落叶松、圆柏以及竹和棕树为主的针叶森林区,是一个风调雨顺的边塞要地。由此可见,当时宁南山区水土流失仍以自然侵蚀或地质侵蚀为主,侵蚀速度缓慢,土壤流失的数量和进程常与土壤形成的数量和进程相平衡。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宁南山区既是历代军事要冲,也是东西南文化的交汇地带,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融合、冲撞地区。封建统治阶级在本地“屯兵军垦”、“移民戍边”,实行“军屯”、“民屯”等治策,使人口大量增加并导致大量开垦、大兴土木和森林砍伐。多兴马牧,又开发农业,致使草场面积不断减少,土地利用强度不断增大。加之战乱频繁,当地占主导地位的游牧经济开始向半农半牧过渡,使土壤侵蚀由自然侵蚀向加速侵蚀(人为侵蚀)转变。

明朝中期以后,戍边屯垦日盛,开始大量毁林毁草开荒。至民国时期,大面积草原已不复存在,一个以森林草原和畜牧业为主要特征的生态系统破坏殆尽,被农田和种植业为主的单一农耕经济结构所代替,土壤侵蚀已转向以加速侵蚀为主,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沟壑不断发展与扩大,逐步形成了以清水河、葫芦河、泾河、祖厉河四大河流为通道的输运洪水泥沙的沟壑河流系统,使宁南山区成了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区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宁南山区广大人民群众在治理水土流失工作中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由于人口过快增长(元代原州区 5万人,清代14万人,民国13万人,1950年21万人,1980年 52万人),为解决温饱而大量开荒扩种、乱砍滥挖、过度放牧(1940年原州区有牛 2.18万头,驴骡1万匹,羊13.6万只;1980年有牛 6.1万头,驴骡 6.86万匹,羊 42.5万只)甚至掠夺式地利用土地资源,致使植被破坏、土地退化问题加剧,加之开矿、建厂、修路等开发建设弃土、弃渣乱堆乱倒,更加剧了水土流失。尽管治理了许多,但水土流失恶化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局部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的速度仍赶不上恶化的速度,水土流失仍很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据 2000年宁夏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宁南山区(指固原市和海原县)水土流失面积达12624km2,占总面积的 75.2%,土壤侵蚀模数多在 2000~10000t/(km2◦a)之间,平均年输入黄河泥沙达 6300万t。

2 宁南山区治理水土流失走过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宁南山区治理水土流失所走过的艰难历程大体可归纳为6个阶段。

2.1 20世纪50年代水土流失治理的起步时期

从1951年开始,山区各县就建立了林业机构,制定远景规划,开始了绿化荒山的活动,相继建立了西吉县北山、隆德县八里铺、固原县交岔美人山、海原县牌楼山等示范点。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开挖鱼鳞坑、水平沟,修带子田,种植杨树和杏树,坡耕地开始修简易梯田。这一阶段持续时间长,但由于缺乏经验,在指导思想上还没有认识到砍伐森林、垦荒种粮、破坏植被是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因此,每年不停地砍伐树木、开荒、蚕食草原,使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到1957年耕地面积由1950年的 44.88万hm2扩张到53.93万hm2,增加了20.2%,1956年合作化时因林权不明,导致砍伐量进一步加大。1958年多次组织数万民工大炼钢铁,森林砍伐严重;大办公共食堂,又使残留的老树、大树基本被砍伐。显然,在不断砍伐森林、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的同时,仅仅通过加固地埂和有限的林地建设来保持水土是很难奏效的。

2.2 20世纪60年代水土流失治理的初步发展时期

1960—1962年三年困难时期,由于贯彻“全党动手,大办农业,大办粮食”和“以粮为纲”的方针,农民为了扩大自留地,乱开山荒再度兴起。从1964年起为配合农业学大寨运动,各地再次发动群众治山、治沟,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以建设“大寨田”为目标,在山坡地上大力修建“三保”的水平梯田,沟岔打塘坝,兴建了一批中小型水库。从 60年代开始,每年春季的大规模群众性植树造林活动和秋季的造林整地(修带子田、水平沟、鱼鳞坑),以及地、县林业工作站、林建师的建立,国营林场的兴办,使人工林面积不断扩大,天然林得到了有效的管护,对防治土壤侵蚀起到了很大作用。这一时期的后期,因“文化大革命”,荒山、森林又遭劫难。1967—1969年,每年耕地面积保持在53.3万hm2以上,其中1968年耕地面积达到了历年在册面积的最大值,为54.1万hm2。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山区破坏森林、开荒种田的现象并未停止,沟坝建设也刚起步,水土流失加重。

2.3 20世纪70年代以工程建设为主治理水土流失时期

从1970年开始,山区掀起了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中心的农业学大寨高潮,各社队组织基建队常年治理和大兵团突击作业相结合,打坝修地。这一时期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是围绕农业学大寨,改变农业生产条件,解决粮食短缺开展的,而治理措施主要是工程措施,存在着整体规划不够、未能集中连片治理、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结合不好、重修造轻管护等问题,致使本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并未从根本上改观。

2.4 20世纪80年代水土流失治理的发展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这一时期提出了山、水、田、林、草、路统一规划,集中连片治理,谁治理,谁受益的指导思想,采取了山坡种草、沟岔种树,乔灌结合,乔木进沟岔、灌木锁地边等治理办法。1982年以后逐步转向小流域治理。到1984年共开展小流域治理30处,涌现出了彭阳县白岔、隆德县大岔、西吉县马建等乡村典型。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普及推广“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草、路综合治理,井、窖、库、坝水保工程与科技开发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模式,使小流域内的水土流失得到了基本控制,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农民温饱得到了初步解决。在此期间,从1982年开始,本地区被列入“三西”专项资金建设地区之一,开展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中科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北京林学院、西北农学院、自治区农科院等科研与教学单位派出专家和技术人员到山区进行农业综合考察和定点试验研究工作;各县均组织科技人员进行了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特别是西吉县在1980—1982年,先后被国家确定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科学试验基地县、“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重点县和联合国粮食计划署援助县,“七五”时期又被国家列为“十二个不同类型区县级农村能源综合建设试点”之一。

改革开放的 20世纪80年代,由于大量资金的投入,项目大而多,技术力量强,全民共同参与形成的整体作用和效应,使山区水土流失治理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成效显著。出现了 4个转变:即由统一治理、统一管理、集体经营,逐步转向以户或联户承包治理为主;由单一分散治理转向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集中治理;由单纯治理转向开发经营治理,使开发利用相结合;由边治理边破坏逐步转向防治并重,治用结合。据统计,到1990年,山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5403km2,其中兴修水平梯田 9.03万hm2,建沟坝地 2.78万hm2,栽植水保林 21.2万hm2,种草13.73万hm2,其他措施 7.29万hm2。森林覆盖率由1982年的1.83%上升到6.77%,大面积铲草皮、挖草根的现象被制止,植被破坏的程度有所减轻。

这一时期水土流失治理最突出的特点是开始了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林、牧用地结构,减少水土流失主要来源的坡耕地面积;以机修为主,人机结合,使水平梯田的面积迅速增加,质量大大提高,加快了治理和控制坡地水土流失的速度;以小流域为单元,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培养了一批先进典型,并初步探索总结出了不同类型的流域治理模式。但 80年代的水土流失治理是围绕全社会扶贫开发、停止破坏、解决温饱进行的,由于综合治理摊子铺得过大、治理标准较低、保持水土的功能不强,经济、生态效益在一些县、乡效果并不明显。到这一阶段后期,迫于人口增长的压力和眼前利益的驱动,毁林毁草、开荒种粮之风再度发生。1981年在实行生产责任制中,林木再次遭到破坏,毁林案件达几千起。西吉县种植的 6万多hm2人工林到1991年10月份仅剩3.2万hm2,毁损率 47%;种草 5.13万hm2,剩余不足1.33万hm2。原州区1983—1990年退耕种草和天然草场改良共计 6.86万hm2,而到1990年底留床面积仅剩2.31万hm2,毁损率 66.4%。彭阳县古城乡1985年在黄峁山建立的万亩林场,1987年被当地农民砍伐一空。

2.5 20世纪90年代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初步形成时期

20世纪90年代是山区“以发展小流域经济为主的综合治理配套模式”的初步形成时期。这一阶段山区各县在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4071”项目的同时,在认真研究本地生态环境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主要有:西吉黄家二岔模式,固原县上黄模式、白岔模式。20世纪90年代植被毁坏主要表现为大量砍伐天牛虫害木,仅原州区就砍伐了16193 m3。

2.6 进入 21世纪,山区水土流失治理进入快速发展期

进入 21世纪,宁南山区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加强生态建设的战略机遇,以各具特色的小流域治理模式为典范,以实施国家退耕还林(草)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草原保护项目、“三北”防护林建设、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项目、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项目、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项目、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扶贫开发项目等水土保持和环境建设项目为契机,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基本农田建设与林草建设、沟道工程建设同步,坚持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要形式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总结推广彭阳经验,使山区水土流失治理快速发展。2000—2005年年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超过 600km2,涌现出了彭阳县阳洼、麻拉湾、虎沟,西吉县夏大路、聂家河,隆德县五龙、李太平,原州区毛家沟、北塘、秋家沟,泾源县东峡等一大批小流域综合治理典型,小流域内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了 60%~90%。2001—2006年实施的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茹河流域固原市一期项目,是在总结了过去几十年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治理方向,将过去分散的小规模治理改为以项目区为单元,集中连片规模治理,使项目区所涉及的原州区和彭阳县的 654km2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全面综合治理,累计治理度达到70%以上,标志着大流域规模化防治阶段的开始。2002年 5月,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批准彭阳、隆德两县被列为黄河水保生态修复项目区,通过围栏封育、林草地补植造林、生态移民、定点监测等有力促进了两县水保生态修复。2001—2005年共投资1.5亿元,修建骨干工程169座、中小型淤地坝 211座、谷坊3315座。到2007年,累计修建大中小型淤地坝1083座,宁南山区合格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5874.7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6.5%。

这一时期,水土流失治理最突出的特点:一是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水土流失治理的全局。二是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速度快、面积大。现固原市林业用地面积已达到44.53万hm2,其中森林面积突破 20万hm2,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7.6%;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9.13万hm2。林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水土流失治理速度。三是从 2003年 5月开始全面封山禁牧,对天然草场实行全面禁牧及禁采,使自然植被得到了自我恢复,覆盖度开始增大,生物量明显增加。四是工程项目多、投资大、效益明显,特别是一大批小流域综合治理典型的出现,向人们昭示了山区水土流失是完全能够控制的。五是创造了以淤地坝为龙头、以水的高效利用为核心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西吉县聂家河流域内“坝、窖、池”联合使用新模式。该模式就是以淤地坝建设为龙头、以水的高效利用为核心,按照林草上陡坡、梯田上缓坡、水利工程进沟道、科技进农田、畜牧进农户的“二上三进”治理思路,实行山、水、田、林、草、路、窖、坝综合治理。六是加强了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力度。重点查处了一批水保违法案件,落实了“三权一方案”和“三同时”制度。

纵观上述 6个宁南山区水土流失治理的发展阶段,可以看出宁南山区走了一条治理→毁坏→治理的循环之路,前 5个时期开展治理面积大,但由于一边治理、一边毁坏,甚至毁坏速度大于治理速度,致使实际保存面积小,治理成效不大。进入 21世纪,由于实行了退耕还林、封山禁牧、防治并重战略,使山区水土流失治理进入了快速稳定发展期,但宁南山区人口与水土资源、环境的矛盾还很突出,治理任务还很艰巨。

猜你喜欢

南山区水土保持流域
读迷作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压油沟小流域
深松耕对宁南山区马铃薯田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我当“官”了
沙颍河流域管理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青山湖生态清洁小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