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崩岗的治理开发实践与前景
2010-02-14张学俭
张学俭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100053,北京)
我国长江以南诸省,有一种极特殊的水土流失现象——崩岗,由于大多产生在风化的花岗岩山地,挺拔而破碎,遇暴雨侵袭泥沙俱下,对周边的农田、河流、村庄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威胁巨大。多年来,结合国家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各地对崩岗的治理开发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但是,由于崩岗治理始终没有上升到国家战略而实施整体的、大规模的综合整治,致使南方广大地区的这一生态大患得不到有效地根除。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快南方崩岗治理”,水利部部长陈雷年初在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明确提出“启动南方崩岗治理工程”。可以预见,在认真总结经验、缜密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我国的崩岗治理与开发前景将大有可为。
一、20多万个崩岗遍及南方7省
南方崩岗涉及长江、珠江和太湖三大流域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7省(自治区)。2005年,由水利部统一部署,各省派出专家对崩岗进行了大规模普查摸底,结果表明:大于或等于60m2的崩岗总计近24万个,其中,广东省最多,有10万多个;其次为江西省,近5万个;湖南、广西、福建3省均在2万个以上;湖北、安徽的崩岗均在1千个以上。
广东梅县是南方丘陵山地崩岗发育较典型的类型区,自然成土母岩以花岗岩、混合花岗岩、砂砾岩、紫色砂页岩为主。由于受南方暴雨气候的影响,各类岩石风化成不同类型的土壤,主要是黄壤、红壤、赤红壤、砖红壤和紫色土。远望梅县,丛岚叠嶂、梅江环绕、郁郁葱葱。然而走近梅县,看到的却往往是一座座裸露的塌山崩岭。据调查,崩岗虽然是由暴雨的水流冲蚀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但与人类的活动也不无干系。梅县的水土流失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34km2迅速发展到1983年的306多km2,崩岗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708个到2009年的7215个,与20世纪50—80年代大规模乱砍滥伐造成原生植被大面积破坏密切相关。
据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提供的资料,目前遍布南方7省的24万多座崩岗状况十分复杂,按形态大体可分为5类,即坡面上腹大口小,似葫芦状的瓢形;分布在直坡的纵象侵蚀沟为条形;由多条侵蚀沟交错而生成的爪形;崩岗边沿似弯弓状的弧形;由两种不同类型崩岗复合而成的混合形。总之,崩岗的多类型意味着治理难度大、技术异常复杂。
此外,根据崩岗所处发育活动状况,专家们把崩岗分为活动型和相对稳定型。所谓活动型,就是崩岗处于活跃期,植被覆盖率低,崩塌严重,土壤侵蚀量大。所谓相对稳定型,就是崩壁没有新的崩塌发生,侵蚀冲积物少,植被覆盖率较高。崩岗的这两种类型划分,目的在于摸清它的治理指向,探明治理规模和投入产出量等。摸底表明,7省近24万个崩岗中活动型就达21万个,占总量的87%以上。这意味着今后崩岗的治理任务和投入将是巨大的。
二、60年来1000多万人口备受其害
福建省安溪县是我国著名的铁观音茶之乡,然而,该县历史上却受尽崩岗的危害。安溪的国土面积只有3 000多km2,崩岗就达12 828个。据统计,近10年来,受崩岗侵蚀危害水田面积3333多hm2,因泥石流冲蚀全县52座水库不同程度受损,受灾人口达13000人。
从南方7省的情况看,24万个崩岗的土壤侵蚀面积多达1 200多km2,年侵蚀总量6 000万t以上,对山下的影响范围近200万hm2。
据综合分析,崩岗的主要危害可以归结为山光、地瘦、人穷。山光,是首当其冲的生态灾难。据专家推算,7省受崩岗侵蚀直接威胁的森林面积达12万hm2,如果不能进行有效控制,按照崩岗自然发展速度,每年将减少森林面积1 800 hm2,进而会加快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地瘦,是泥沙俱泄带来的跑土跑水跑肥。广东五华县是7省有崩岗的362个县中崩岗最多的县域,全县崩岗多达5万多个,这个数字几乎占全省一半。该县侵蚀最严重的乌陂河流域年均表土侵蚀深度有2cm多,每年流失有机质9万多t、氮5 000 t、磷6 000 t、钾 5 万 t,严重的土地退化,使该流域的粮食生产受到极大影响。
人穷,就是由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发展空间长期得不到保障带来的民生问题。据统计,7省的362个崩岗县中,有121个县属于革命老区和国家级重点扶持贫困县,还有45个省级重点扶持贫困县。那里生态环境恶劣,经济发展落后,农民生产生活困难,因此,尽快实施崩岗的治理,实为当地脱贫致富的良策。
三、千万人不懈努力修复3万恶岗变绿岗
20世纪60年代,中国科学院和福建省联合组建山地利用与水土保持考察队,在对惠安、安溪等地实地考察后提出了“上拦、下堵”的治理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1983年开始,江西省在花岗岩分布密集的赣南市建立了5个崩岗治理示范点,总结经验和推广应用,积累了丰富的技术资料。崩岗数量最多的广东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茂名、高要、德庆、五华、罗定等市(县)相继成立了水土保持试验站,并且选择了数百个不同类型的崩岗,运用精心研究的各种技术措施进行攻坚治理。据调查,至2005年,7省各地市县共治理崩岗35 701个,防治面积达3.5万多hm2。
根据7省数十年来积累的丰富治理经验,笔者认为关键有三点。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并积极推动此项工作。最为典型的是福建省。该省历届省委、省政府都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原省委书记项南同志多次到崩岗严重的长汀调研,亲自总结写出了适合福建特点的水土保持72字三字经:“责任制,最重要;严封山,要做到。多种树,密植好;薪炭林,乔灌草。防为主,治抓早;讲法治,不可少。搞工程,讲实效;小水电,建设好。办沼气,电饭煲;省柴灶,推广好。穷变富,水土保;三字经,永记牢。”如今,长汀的水土保持工作者和一些群众都会背诵老书记的这首感言。2000年起,福建省委、省政府作出决定,把长汀水土保持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连续10年每年从省财政中拨出千万元资金用于防治工作。10年来,这个惠民举措不但使近百万亩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治理,还使7个乡镇106个村的20万人脱贫,走上富裕道路。
二是治理技术措施日趋完备。经过几十年的摸索实践,工程技术人员已总结出一整套成熟的治理经验。大体概括为“上截、中削、下堵、内外绿化”。上截,就是在上游集雨区布设截排水沟等设施,以便把剖面集中注入崩岗的雨水径流引排到安全地带,以防止径流冲击崩口、冲刷崩壁,扩大崩塌范围,预防灾害发生。中削,就是对那些陡峭的崩岗进行坡改梯,使之降缓坡面,减少崩塌的发生。下堵,就是在崩岗下游修筑谷坊、拦沙坝,以拦挡下泄的泥沙。内外绿化,就是因地制宜在崩岗区和其集雨区采取乔灌草生物措施,进行植被重建和恢复。
三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治理大思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南方许多省份的土地后备资源愈加紧缺。为此,广东、江西、福建等省看准了崩岗整治后潜在的巨大土地效应,许多地方迅速改变了过去单纯追求生态效果的崩岗治理老套路,更新为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甚至是治理以开发为目的,以开发促进治理,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福建安溪崩岗治理开发中的“三变”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证。21世纪初,安溪县委、县政府确立了建设现代山水茶乡的战略,把崩岗的生态治理和土地开发有机结合,显示出巨大的综合效益。主要为:
①崩岗侵蚀区变成了工业开发区。安溪的部分崩岗靠近工业比较发达的厦门和泉州,利用这个区位优势,安溪组织机械会战,把一片片大小不等的崩岗化为平川,再进行道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由此形成了许多投资环境优良的工业园区。2009年,笔者来到已成为福建省级开发区的安溪龙桥工业园时,不想几年前曾经是荒岗一片的榜寨小流域,如今,旺旺食品、八马茶叶、大华集团、波特鞋业等60多个知名企业已在此安家落户。
②舒缓山地改造成了座座茶果园。官桥镇恒美村有一片沟壑密布的崩岗群,县里先后投入800万元进行开发整治,不到两年的工夫,昔日寸草不生的“蜡炷山”就变成了200多hm2的水土保持生态茶园。安溪县大力发展铁观音的出路,就是认准崩岗的治理潜力,向崩岗要规模要产量。据该县统计,全县治理后可用来建设成为经济作物的崩岗达5 600处,可以增加农业用地1.5万多hm2。
③远山崩岭修复成水保生态区。针对一些远离居民区、交通不便、群众治理积极性不高,但危害性大、必须采取措施进行防治的崩岗,加大各级政府的投入力度,有效地组织群众,主要是采取工程手段和林草措施加以防治。
综上所述,我国南方崩岗虽然规模大、座数多、技术复杂,但是,经过几十年的治理实践检验证明,应用水土保持工作者总结出的一整套技术手段,特别是
积极借鉴吸收改革开放以来各地政府和部门大胆创新的治理开发战略思路。我们认为,崩岗不但可以治理,而且,崩岗的治理开发成效,很有可能会成为中国南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1]廖纯艳,冯明汉.中国南方崩岗调查及防治技术研究[R].2006.
[2]梅州水务局.梅县崩岗调查[R].2005.
[3]长汀县水土保持事业局.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情况研究[R].2008.
[4]安溪县政府.安溪县崩岗侵蚀及治理[R].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