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利共赢条件下的校企合作模式
2010-02-14周国炳
周国炳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职业教育的高层次教育,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高职教育,必须依据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行业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制定以能力为中心的培养目标。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实施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初步的经验与成效。而目前多数企业不仅希望通过校企合作展示企业的良好形象,也希望能在合作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成长,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能力,为学校的发展提供自己的帮助;同时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也是自身的发展需要,表现为从学校获取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与企业建立起互利共赢条件下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
1 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
当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发展还是低附加值和低利润的增长过程,工业企业是以加工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资源消耗为代价。大多数企业的注意力,几乎全集中于短期经济利益,不惜代价地创造经济增长,追求利益最大化,对除追求利润以外的社会责任较为忽视,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主动性严重不足。但作为企业,都会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左右和利益的驱动,高职院校在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应主动考虑企业利益,在互惠互利的条件下,吸引企业参与,在一定的程度上形成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根据笔者所在学校及其他院校的实践,在互惠互利条件下的校企合作,有以下几种主要模式:
1.1 为企业“订单培养”未来员工模式
高职院校的基本任务和最大优势,是为社会和企业培养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带来的岗位要求的多样化,以及市场变化的快节奏,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在培养标准规格方面要与企业实际相对应,同时也要求进入企业岗位后能尽快适应。“订单培养模式”为企业培养未来员工,成为校企双方互惠互利合作的模式之一,“订单培养模式”直接为企业培养未来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利益所在。因此调动了企业直接参与专业标准、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的制定,参与课程的设置和内容的安排,接纳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甚至向学校提供教学实习设备和派出兼职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尤其是对于成长中的企业或大中型企业,这种合作可发展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职业人才的长效机制。
1.2 为企业培训现有员工模式
高职院校为社会提供继续教育,为企业培训员工,是其社会服务的主要功能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逐渐从低成本为主导的传统产业,转向以高附加值为主导的现代制造业等新产业,需要有人力资源的支撑,特别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匹配,对原有员工进行培训“充电”,提升技能和素质,是企业发展的客观需求。高职院校近几年来积极开展社会培训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如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开展为企业、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与杭州大和热磁电子有限公司、浙江三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企业学院”,为企业员工根据岗位需要和个人素质提升,开设“双元制”大专班,由校企双方共建教学团队,共同研究制定教学模块、教学计划,编写教材讲义,校企教师互派,合作授课,被誉为具有“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岗位成才”特色的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典范;该高职学院还为电力行业开展进网电工、特种类继电保护、特种类电缆专业定向培训等工作。通过这些合作,不仅为企业、行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学校也引进和吸收了企业(行业)培训体系、职业标准、教学案例,同时为校企共建实训室、教师下企业,企业兼职教师进学校,学生顶岗实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1.3 以学校“资源共享”为基础模式
高职院校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办学条件日益完善,办学实力不断增强,教学资源逐步丰富,无论是土地、建筑,还是教学装备,都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尤其是通过“真设备、真项目、真要求”实训基地的建设,使高职院校拥有了一大批生产型设备,其中部分设备的先进程度超过了一般企业的现有生产条件。不少高职院校利用这些优越的条件,不仅改善了学校的实训条件,并且与企业开展广泛的合作,实现了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近几年出现了“引企入校”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共建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办企业型生产性实训基地等校企合作模式。这些以学校“资源共享”为基础的校企合作,不仅在实践教学中引入了企业的真实生产项目、生产条件、生产管理模式以及企业文化氛围等,还把企业的管理人才、技术技能人才引入学校指导学生实训教学,也为高职院校教师的企业实践、科研技术服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创造了条件。这样的校企合作,既推进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完成课程教学的同时,也生产出一定的产品,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以及学校与企业的互利双赢。
1.4 为企业培育潜在客户模式
在目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的过程中,已有不少企业已经从求生存走向求发展的良性轨道,成为具有发展战略眼光的现代企业。这些企业已不满足于眼前的扩大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而着眼于长远,将培育未来潜在客户、以技术占领未来市场的行动付诸实施。他们深知院校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精英,用特定的技术理念、企业文化影响和熏陶这些学生,就有可能将这些人培养为企业未来的员工或潜在客户。因此,一些大型企业向有影响力的高职院校提供先进的设备或软件、技术标准、培训教材,合作建设具有企业技术、文化特色的实训基地。如西门子、欧姆龙、GE-FANUC、浙大中控等知名企业,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设了近十个实训(培训)基地,不仅提高了基地的建设水平,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及最新的培训教材、培训方法与现代企业文化,使教师和学生能跟上新技术学习的需要,并为开展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为教师开展技术服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5 向企业提供科研技术服务模式
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发展的不平衡,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技术力量不足,有输入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的需求。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培育,高职院校的人才优势、专业技术优势日益显现,“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具有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的双重优势,不仅有为企业提供相关技术服务的能力,在某些专业领域甚至具备较高层次的技术开发力量,同时在政策引导下,高职院校为企业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增强。如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集中专业技术优势,建成“浙江省中小企业机电技术应用中心”,对省内中小企业在机电技术方面开展服务与推广技术成果转化工作,三年来实施为企业技术改造、自动化设备研制与新产品开发等技术服务项目146项,服务中小企业156家,合同到款金额达1 600余万元,还与企业合作进行“汽车曲轴随动磨削机床及其相关工艺”国家863重大攻关等重大科研技术项目。这样的校企合作,不仅为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也为师生了解企业、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效途径。同时也扩大了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可度和知名度,使企业能更多、更紧密地参与校企互动合作,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
以上列举的是一部分单一形式的校企合作,实际上还有如“以校友企业家为纽带的校企合作”、“以与行业协会共建实训基地的校企合作”等其他形式或有多种复合形式的校企合作。这些校企合作形式,以校企互惠互利为基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长效性,并且在一定的政策环境等条件下,将不断深化和推进。
2 合作模式的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和经验,但还要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2.1 增强合作意识,建立双赢机制
提升学校合作意识,主动寻求综合性强、管理水平高且发展空间大的企业扩大校企合作,积极抢占就业市场。学校应根据企业需求培养人才,真正做到“围绕岗位”来培训。此外,学校应该积极主动地对此给予企业一定的补偿,例如,让企业员工共享学校教育资源,组织“双师型”教师团队为企业服务,促进合作双方的技术交流等。
2.2 深化教学改革,推动模式多元化
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面向未来,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实训方案,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任务驱动”或“项目化教学”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要加强专业建设,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要和企业的一线生产结合起来,建设特色专业,如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帮扶景宁职业高级中学开设的小水电安装与维护专业,满足了地方企业的实际需求。
2.3 努力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大力开展社会服务工作
高职院校要提高服务企业的意识,积极设计开发可满足企业员工技能培训要求的“教育产品”来服务企业,大力开展企业员工培训,为企业培养本土化的适用人才;同时师生要积极主动深入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新技术推广工作,从而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培养全日制在校学生的积极性。如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开展“双元制”成人教育改革,构建“企业学院”为企业培养适用人才,受到企业广泛欢迎,大大提高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3 结束语
目前,国家关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尚未健全和完善,要进一步深入开展校企合作,除依靠政府的支持、协调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以外,高职院校要以互利共赢的理念,思考如何开展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和模式,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人才优势、专业技术优势、教育资源优势和装备资源等优势,考虑企业、行业的需求,积极主动地提供人才、技术、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服务,按市场经济互惠互利的机制,吸引和培育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根据学校优势和企业的具体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努力探索和建立稳定、长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马树超,郭 扬.高等职业教育跨越.转型.升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何万一,李 强.企业对产学合作缘何冷淡[J].职业教育研究,2008,(1):21-23.
[3]华北庄,胡文宝.中国产学合作教育探索[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