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专业群”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探讨

2010-02-13张光明龙明源

装备制造技术 2010年4期
关键词:专业群机电电气

张光明,李 华,龙明源,李 荣

(贵州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贵州贵阳550014)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由于计算机、通信、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机械、电子、电气技术的含义,从外延到内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渗透,引起各种传统技术的交叉、融合,也使得专业人才的培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要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就必须根据职业需要,设置相应的专业,那么就意味着市场需求什么专业,我们就得办什么专业。但实际上,高职院校的专业也不可能不断地调整。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和实践,提出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群”设置与建设的意见,谨与同行探讨磋商。

“专业群”是指以一个核心专业为龙头,以若干相近或相关专业为支撑和外延的专业集群。其所涵盖的专业,可以是同一学科体系的专业,也可以是不同学科体系的专业。其中的各个专业,面向同一产业链中不同的岗位群,既各有侧重,又互有交叉,各专业均能在同一实训体系中完成基础的实践环节教学。通过“专业群”的建设,有利于形成专业群体优势,增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实现师资和实训资源的共享,降低专业建设成本,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重要途径[1]。

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基于“专业群”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需要分析现状,制定出合理的的培养定位和目标,适应其专业发展,切实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

1 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具有明确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特征的高等教育,培养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为宽广基础理论及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素质的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及高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其明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特征;与中职教育的最大区别,应是其高等教育属性。

1.1 高职培养目标的要求

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上,应该满足以下的要求:

(1)满足就业岗位(群)的技术能力(技能)与职业素质,作为职业教育的特征体现,应成为培养学生就业谋生的必需;

(2)满足合格的高等教育属性,应使学生具备一生职业发展与迁移所必需的相对完整的某一专业技术领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

(3)满足合格的高等教育属性,应尽可能在人文素质、思维方法及终身学习能力等方面,为学生成就其人生的事业打好一定的基础。

1.2 目前高职人才培养人存在的普遍问题

目前高职教育中,特别是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仍存在以下普遍问题:

(1)专业设置特色不明显。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3年这段时期内,根据社会需要、学生就业情况和教育部专业设置目录等,机电一体化专业曾涉及较多的专业,有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电气自动化、应用电子、设备维护和调试、电气信息技术等。专业的不断变化调整,使得专业改革和建设目标不明确,难以积淀形成专业特色。

(2)专业的适应性难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变化。专业的适应性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迅速,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经常变化。而现代社会,人们终身从事一种职业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能够适应岗位变动的职业迁移能力,也是高职人才培养要解决的问题。原有的专业设置和建设方式,基本上是单一专业方向,很难满足社会需求的变化。

(3)专业的办学效益不高。从1995年开始,高校中的高职院校与独立建制的高职院校,一直处于快速发展期,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各校专业增设比较迅速。如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技术、电子设备与运行管理、电气自动化技术、电气信息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等等。而各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往往面临较大投入。而这一时期,也正是院校建设的重要时期,资金、师资队伍成为专业建设和发展的瓶颈。同时,各专业的独立建设,难免出现重复投资,造成资金利用率不高,缺乏专业带头人,师资队伍不合理等现象,从而提高了专业建设和办学成本,降低了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专业建设和发展势必会效益降低。

综上所述,原有的专业设置方式,已很难适应现代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

2 “专业群”的培养原则及措施

2.1 培养原则

“专业群”是指与机械、电气、电子等各类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维护与管理职业群相对应的,有共同资源基础、技术基础和社会关联基础的相近专业。所以,基于“专业群”的方法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要遵循以下原则:

(1)有共同的行业基础或行业背景。从校外来说,是依托于现代制造业中各类典型的机电、电气、电子设备和自动化系统形成的一类相近专业;从校内来说,学院长期依托冶金行业、电子信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办学,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长期办学积淀的物质基础、社会关系基础和文化基础,为专业群的设置和建设打下了良好的根基。

(2)有共同的课程内容。专业群由于是面对现代制造业中大致相近的职业,如电气设备安装人员、电气工程技术人员、机械设备装配人员、计算机与应用工程技术人员、电子设备装配调试人员、机械自动化技术人员等,因此它们有相当一部分共同的理论、技术技能基础。反映在课程上,就是专业群有共同的基础课程平台,或有共同的核心课程,或有共同的实验实训课程。

(3)有共同的实验实训设施基础。由于专业群有共同的技术、技能基础,有共同的课程,在实验实训设施、设备上也必然有大量的设备是共用的,有相当一部分实验实训项目是共同的,这对专业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4)有共同的师资队伍。专业群的行业背景一致,理论和技术技能基础相同,需要的实验实训设施相近,相应地师资队伍必然有很大一部分是共同的,师资资源可以实现共享。这样,在专业群的基础上,必然形成师资队伍专业群落,形成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中良好的师资队伍环境。

(5)有核心专业。在依托行业的专业集群中,学校现有的如电气自动化、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电气信息等本科专业,都处于学校核心的地位。这些专业的办学历史长,积累的条件优越,师资力量雄厚,社会影响大,核心专业成为凝聚专业群的核心。

2.2 人才培养方式

根据多方调研以及一线教师对以往教学的经验总结,笔者对于“专业群”的具体实施方式方法提出以下具体意见。

(1)以核心专业为骨干,以核心课程群、核心技能群为基础,以专业方向适应该行业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为方式,设置机电一体化专业群。以专业群为基础,可以不断地调整专业方向,或一个专业基础设置多个专业方向,也可以设计或增设相近的专业,以适应市场的细化需要,如电气、机电、电子类典型设备的运行与维护管理。

(2)注重多方面专业技能的提升。专业群为学生职业变化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平台,它为学生提供了共同的知识和技能训练,使学生获得在一定行业范围内的职业变化能力。通过实施“专业群”计划,能够让学生接触多方面的知识,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向进行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同职业技能鉴定后,学生可以考多个证书,切实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

(3)培养复合型人才。机电一体化是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需要的知识不仅仅是单方面的。一名合格的技术人员,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而“专业群”的建设,能够满足这方面的需求,是培养社会所需的机械自动化技术、设备维护和调试、具备专业继续提升能力以及自动化设备运行维护管理人才的有效办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专业群”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从无到有,从试验到成熟,需要有一个过程。通过对目前高职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的现状的基础上,查找出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专业群”的概念,并且制定了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最后还给出了“专业群”的具体实施方式方法。总之,这些方式方法能够给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带来了清新的感觉。但是基于“专业群”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是一项崭新的课题,内部需要细化的内容还有很多,尚有待作进一步研究。

[1]王应海,等.高职微电子技木专业群建设思路[J].高职教育,2007,20(12):17-18.

猜你喜欢

专业群机电电气
八方电气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气安装工程预算探讨
建筑工程电气接地安装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机理、理论、动力和机制
基于地方产业结构的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
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