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兵飞行团机务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2010-02-13王新阁
齐 健,王新阁,郑 刚
(空军航空大学,吉林长春130022)
随着航空装备的不断发展,装备的高新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装备的综合化、现代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机务保障在航空装备的全系统、全寿命周期中,已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机务保障能力,是空军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抓紧做好我军机务保障能力的研究工作,评价现行的机务保障体系是否与装备的战斗力资源相匹配,使有限的装备资源形成持续发展的战斗力,对当前部队装备保障建设,适应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需要,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飞行团是我国空军航空兵组织作战、训练的基本单位。对飞行团的航空机务保障能力进行评估,既能反映该团航空机务保障能力的实际水平,又能从中透视航空机务系统保障力量的建设状况。航空兵团机务保障能力评估,是以科学态度和方法对航空兵团的机务保障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目的是为指挥员组织作战、训练提供有关机务保障能力的准确的决心资料,也是为了找准影响航空机务保障能力的薄弱环节,改善保障要素的状况,并确立提高保障能力的新的增长点。
1 评估指标体系及构建原则
航空兵团机务保障能力,是航空兵团完成航空机务保障任务所具有的本领,是航空机务保障资源的各种要素,在一定条件下作用于航空装备而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而评估指标,是机务保障能力总体目标的具体标志,要对航空兵团机务保障能力进行评估,就必须建立能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衡量的统一尺度,即评估指标体系。航空兵团机务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是对航空兵团机务保障能力进行评估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它通过一系列科学的、完整的、系统的数据指标,反映航空兵团机务保障能力的形成状况和各要素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对评估指标的系统分析所形成的评估指标体系,能为航空机务保障规划的制定、机务保障资源的配备和机务保障工作的实施,提供可靠的依据。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得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到评估的结论。因此,建立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可行性原则。指标体系各指标的含义要通俗易懂,并且指标数据的收集有统计基础,能得到相关信息资料的支持,便于计算。
(2)简洁性原则。尽量采用有代表性的重要指标作为系统的评价尺度,既简明扼要,又疏而不漏,避免包罗万象,繁琐复杂。
(3)科学性原则。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机务保障能力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部队的实际情况确定,使所设置的指标名称及涵义、计算途径和方法等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
(4)系统性原则。指标体系应能全面系统地反映被评估对象各方面的特征和综合情况,从中抓住主要因素,既能反映直接效果,又能反映间接效果,以保证综合评估的全面性和可信性。
(5)完备性原则。指标体系的完备性,包括充分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在选择指标时,应作到任何一个指标下的子指标,不仅最能反映系统的主要性状,充分全面地刻画该指标的特性,而且任何一个子指标的放弃,都将影响到这种刻画。
(6)互斥性原则。各指标之间不能相容,具有时空可比性,即不能相互代替或包含。有些相关指标反映的内容可能出现交叉,但相关并不等于相容,指标体系中允许相关指标的存在,但不允许相容指标的并存。
(7)发展性原则。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的评价相结合,要考虑不同资源间的匹配增效作用。既要通过现实中已经取得的各种效果的评价,来反映部队的保障能力,也要反映部队潜在的保障能力的评价,要有利于引导部队装备保障事业的发展。
2 机务保障能力影响要素分析
航空机务保障的作用,是通过保障能力来体现的,因此,航空机务保障能力的要素也就是航空机务保障的要素。航空机务保障能力的要素包括资源要素、指挥管理要素、科技要素、经费要素和环境要素。
(1)资源要素。资源要素是形成航空机务保障能力的人力、物力基础。主要包括保障人员保障装备、保障设施、补给物资、技术与管理资料、训练资源、计算机资源、保障信息等。
保障人员——指从事航空机务保障的航空机务人员,包括指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保障人员是航空机务保障的主体。
保障装备——指配属于部队维修机构直接或间接用于飞行机务保障和飞机维修的各种工具、小型设备、地面探障设备、测试设备、计量设备、修理工艺装备、机动保障装备、防护装备以及指挥和管理设备等。保障装备是航空机务保障的物质技术手段。
保障设施——指实施飞行机务保障和航空装备维修,以及飞机、保障装备的存放、防护所需用的各种建筑物、作业场地等。保障设施是航空机务保障必需的工作条件。
补给物资——指用于航空装备日常维护、排故修理、到寿更换的各种备件,航空弹药,消耗器材和用于修理的原材料等。补给物资是保持和恢复飞机完好的重要物资保证。
技术与管理资料——指组织实施飞行机务保障和飞机维修的技术规范和管理法规。主要包括使用维护技术说明书、技术数据手册、维修大纲、飞机维护规程、修理工艺规程、大修技术条件,以及有关作战、训练保障的条令、条例、细则等。技术与管理资料是组织实施航空机务保障的依据。
训练资源——指实施航空机务教育训练所需的教学计划、训练大纲、教材和教学装备、模型、图表和训练器材等。训练资源是培养和提高航空机务人员业务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条件。
计算机资源——指航空机务指挥管理系统和保障装备上嵌入的计算机系统所需的硬件、软件等。主要有满足保障工作需要的硬件和航空机务保障指挥管理、故障诊断、状态监控等方面的应用软件。计算机资源是实现航空机务保障信息化和保障装备自动化、智能化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保障信息——指有关飞机使用和维修的历史情况和现实动态,保障资源的发展变化和现状,以及国内外在航空机务保障实践中总结积累的经验等。保障信息是航空机务保障对象、保障实力、保障情况、发展动态的客观反映,是实施航空机务保障指挥和管理的资源,是促进和提高航空机务保障能力的依据。
上述资源要素,是就航空机务保障自身而言的。由于航空机务保障既具有保障的性质,同时又具有被保障的性质,因此,航空机务保障本身还需要其他方面的保障,如航材、航空弹药保障,油料和通用物资保障,以及通信和运输勤务保障等。对于这些要素,不在此展开阐述。
(2)指挥管理要素。航空机务保障指挥,是航空机务指挥员及指挥机构运用航空机务保障力量,保障空军航空兵作战、训练和其他行动所进行的组织领导活动。航空机务保障指挥者、指挥对象和指挥手段等指挥要素能否构成科学的指挥体系,实施有效的指挥,直接影响航空机务保障任务的完成和作战的胜利。航空机务保障管理,是航空机务各级领导人员和业务部门为实现一定的航空机务保障目标而进行的组织领导活动。航空机务保障管理,是将各种保障资源要素有机组合的纽带和形成航空机务保障能力的关键。航空机务保障管理者、航空机务保障体制编制、航空机务保障方式方法等管理要素对于完成航空机务保障任务,提高航空机务保障的质量和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科技要素。科技要素是物化并体现于保障资源要素和指挥管理要素中的科技含量。科技要素和其他要素是不可分割的,其他要素是科技要素的载体,科技要素是其他要素的重要内涵。航空机务保障能力的科技要素含量,是航空机务保障科技水平的决定因素,是航空机务保障现代化的主要标志。
(4)经费要素。经费要素是上述要素的价值形态,是财力要素的具体化。离开了经费的支持,上述要素就难以构成并整合为航空机务保障能力。
(5)环境要素。航空机务保障活动,是在一定的军事、社会和自然环境条件下进行的。这些环境条件及其变化,必然对航空机务保障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产生影响。
3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航空兵团机务保障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包括飞机、人员、设备、指挥管理的一个复杂系统,其保障能力的高低取决于这些单项因素及其相互的协调关系。如果任意选择评价指标,就会使得评价指标显得零零散散,出现评价指标重合、不全面等现象。因此,在建立机务保障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时,首先把目标分解到这些因素上来,然后考察这些因素对保障能力的影响,进而建立起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以上思路,以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和程序,在对航空兵团机务保障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归纳整理国内外信息资料,结合航空机务保障的实际情况,考虑了今后航空机务保障的发展特点,并经过广泛征求专家意见,本文构建了航空兵团机务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4 结束语
航空兵团机务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是对航空兵团机务保障能力进行评估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它通过一系列科学的、完整的、系统的数据指标反映航空兵团机务保障能力的形成状况和各要素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现代高技术条件下航空兵团机务保障能力的构成要素,按照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建立了航空兵团机务保障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
[1]李瑞迁,王尚仁,王永正,等.航空机务学[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5.
[2]王学义,孙德宝.部队装备保障能力评价研究[J].军械工程学院学报,2002,14(1):l42-146.
[3]袁洪涛,冯振声.装甲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估初探[M].兵工学报坦克装甲车与发动机分册,2003,(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