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事医学学员医德培养途径探析

2010-02-13邓田振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年2期
关键词:医德医学教育

邓田振

(军医训练大队共同科目教研室,新疆 呼图壁 831200)

1 加强医德教育,提高医德认知

1.1 增强社科人文课程教学中医德教育的塑造力

针对医学专业学员的特点,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强化军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使学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医学伦理学教学,使学员系统掌握医德的基本原则、规范和基本要求,矫正学员重专业,轻思政的倾向,指导其塑造完美人格。采用案例式、探究式、观摩式等方法把医德社会热点问题穿插在教学之中,通过辩论、演讲,谈人生、话理想、论医德,在真善美的情感体验中,接受熏陶和教育,激发学员爱军爱校、爱专勤学的热情,提升学员的认知能力。

1.2 增强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医德教育的渗透力

医学专业课教学是学员获得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质的必要途径。它蕴涵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是对学员进行医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临床诊疗工作中,要求询问病情时语言得体、耐心倾听;诊断急救病人时要仁爱为本;治疗方案要选择最优化原则;护理要尊重病人、同情和关心病人等。“医学教育不仅要教会学员诊断和治疗”,“同样重要的是培养学员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医学人道主义精神。”[1]2001年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就强调:“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应把职业价值、态度、行为、伦理和医学知识、临床技能“作为毕业生具备的基本要求所规定的核心能力和基本素质之一。”[2]

1.3 增强师德师风建设中医德教育的感染力

医德教育的主导是教员,他们既是医学科学知识的解惑授业者,同时也是医学道德文化的传播者。教员的职业特殊性决定了教员的人格和师德修养的重要性。教员应把追求实现个人价值与甘为人梯统一起来,把追求物质利益与甘愿奉献统一起来。以治学严谨、榜样示范、人生态度和科学精神为载体,使医学道德文化渗透于教学活动之中,启迪和培育学员形成较为稳定的、内化了的人格道德。[3]院校应把相关职业道德规范作为新教员岗前培训学习的重要内容,按照德、能、勤、绩的标准选拔、考核和任命教员,引导教员立足三尺讲台,献身使命、崇尚荣誉,实现人生价值,以良好师德形象、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感召学员。

2 重视环境熏陶,培养医德情操

医德情操是医务人员一种重要的人生态度,是建立在一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础上的由感情和思想综合起来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它从各个方面深刻地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道路,[4]在个人的医德行为过程中,起到评价和规范的作用,是医德观的升华。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对医学学员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有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成为促进医学学员医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2.1 通过美化校园,打造文明环境

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通过投入一定物力、财力,如修建多功能文化活动厅,增设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完善各类场地设施,美化校舍花草树木等。在道路两旁悬挂英模画像、设置灯光景观,使硬环境与软环境建设相协调,使校园浸透着教育,蕴涵着文化,为学员施展才华搭建平台,使学校成为学员成长和发展的乐园。坚持用高尚的精神激励人,用和谐的氛围陶冶人,用身边的典型教育人,为学员营造一个幽雅、整洁、美观、大气的育人环境。

2.2 通过学风建设,浓郁学习氛围

学风作为一种人文环境,直接影响学员的思想作风、道德操守和精神风貌。培养合格的军事医学人才,需要创造积极向上、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学风环境。要形成爱党爱军爱校的风气,崇尚科学钻研的风气,勇于开拓创新的风气,要从严治教、治学、治考,端正学风、考风。从新生入学伊始,就要把医德教育纳入教育的范畴,通过宣读誓词、参观校史馆、聆听模范事迹报告等活动,激发学员热爱专业、求知创新的兴趣,增强学好卫勤专业的主动性,形成比学赶帮,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

2.3 通过校园文化,培养高尚情操

结合军校实际,开展“白衣天使奉献爱心”主题教育,在学员中举行“医德事迹百篇”征集活动。大力弘扬喀喇昆仑精神,锻造特有气质,使学员理解和感悟救死扶伤、恪守医德的真正含义,培养关爱他人、真诚奉献的优良品格。[5]通过征文、演讲、知识竞赛、墙报、广播等方式进行宣传。抓住传统节日、纪念日、重大事件、开学和毕业典礼等有利时机,占领主阵地,唱响主旋律,将热爱医学事业和医德教育结合起来。

3 自觉行医实践,锤炼医德品质

当前,世界各国高等医学教育课程改革趋势之一就是“早期接触临床”,自学员入学起,就通过参观医院、到医院见习、进行社会调查、送医送药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员能够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接触社会、医院和服务对象,接受医德熏陶。作为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不仅要掌握精湛医术,而且要有良好的医德品质,要关注疾病更要关注病人,从而明确自己的职业角色,增强奉献医学事业的责任感。[6]

3.1 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医学学员的责任感

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医学学员了解国情,增长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树立高尚的医德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利用假期,组织学员走向部队、走向基层、走向边防高原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并鼓励和支持学员参加社会调查、公益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在基层卫生医疗单位“做一天医生、护士”,使广大医学学员对毕业后所从事的军事卫勤保障工作,对基层的官兵健康状况和医疗卫生条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从而坚定他们献身军事医学事业、乐于奉献的信念。

3.2 在医疗实践中,培养医学员的仁爱之心

引导学员树立“学医先学做人”的职业道德观,将参观、走访临床医院作为新生入学参加医疗实践的第一课。学员要到临床医院参加临床医疗实践,帮助医护人员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实践中提升服务意识,并以道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学专家为楷模,立志成为像他们那样受人民尊重的好医生、好护士。这种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医德教育,能够不断强化学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出更多关爱他人、奉献自己的优秀医学工作者。

3.3 在临床实习中,锤炼学员的医德品质

实习既是学员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也是学员将医德理论变为医德行为的最初实践过程,对学员医德的形成发展至关重要。

4 注重自我修养,强化医德良知

4.1 学思结合反躬内求

学员仅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将所学知识予以思考,学思结合,反躬内求。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不断严于剖析自己,不断正确认识自己,敢于战胜自己,善于做自己的主人,提高自己的医德选择能力。对医德理论进行思考,将其转化为思想觉悟和品德,学会做人;将其转化为处理问题的能力,学会做事。做人做事只有严格履行医德规范,医德修养才能够达到较高水平。

4.2 贵在自觉 持之以恒

医德修养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不断提高的过程,非一日之功,也不能一劳永逸。由于社会和医学的发展,医德内容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医德培养对医务人员来说永无止境,必须坚持不懈,特别是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更需要坚定的意志,才能培养高尚的医德品德。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员医德修养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和锻炼,才能真正培养出高尚医德。

4.3 追求慎独 强化良知

医德中的“慎独”,是指医务工作者在单独工作无人监督时,仍能坚定医德信念,履行医德原则和规范的要求,自觉进行反省,绝不超越医德底线。医务工作质量的高低、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性命、安危,故“慎独”对医务人员来说,尤为重要。要培养“慎独”精神,首先要认识 “慎独 ”的重要性,才可能达到 “慎独 ”的境界;要从 “隐 ”和 “微 ”上下功夫,“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1]一件小事更能体现医务人员的医德修养水平;培养“慎独”精神必须打消一切侥幸心理,任何侥幸的心理,都会损伤医德修养的成果。总之,“慎独”不仅是军事医学学员医德修养的方法,更是医德修养的目标和境界。

[1] 刘邦武.医学伦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3-34.

[2] 苏博.高等医学教育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72-73.

[3] 赵秀路.素质创新教育与医学教学论[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241-247.

[4] 王联斌.军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6:84-85.

[5] 邓田振.特有气质教育[M].2008:85-86.

[6] 李建光.医疗行为相关法律知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7.

猜你喜欢

医德医学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题解教育『三问』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健康中国视域下医学生医德教育目标优化研究*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新媒体视域下医学类高职生医德教育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