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伦理呼唤科学良知——《基因伦理学》评荐

2010-02-13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年4期
关键词:伦理学伦理科学家

施 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 200092)

自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以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命科技飞速发展,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人类不得不面临着诸多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伦理难题。面对这种挑战,生命伦理的研究和实践在世界各地不断兴起和发展,基因伦理学是当代生命伦理学的重大课题。有关基因伦理问题的研究早已超出了这一学科的狭窄范围,成为各领域学者共同的探讨、争论对象,因而也就成为当代伦理学最主要的前沿性课题之一。

我国生命伦理学研究从上世纪 80年代起步,取得了非常可喜的进展,但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我们在基因伦理方面的研究相对欠缺特色和深度。最近,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生命伦理委员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顾问胡庆澧教授和陈仁彪、张春美教授主编的《基因伦理学》正式出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11月出版),该书是我国最新的系统论述基因伦理问题的专著。可以这样说,该书建构出了我国尚属空白的基因伦理学。

作为《中国基因组研究丛书》的专著之一,该书以基因伦理问题研究为主线,关注当代基因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围绕基因 -检测、基因 -生殖、基因 -克隆和基因 -生态等不同层面,分析基因组研究、基因测试、基因诊断、基因治疗、转基因研究、基因信息、基因专利等具体研究领域中的伦理问题,进而讨论生命科学家的社会责任,阐述基因伦理研究的基本原则、基因伦理的价值选择与制度安排。

卫生部陈竺部长在该书的序言中指出其鲜明特点:①能够反映教育伦理学最新问题,力求将伦理基本原则与具体伦理问题结合起来,重点探讨了基因伦理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并介绍了可供思考和讨论的若干伦理学案例,具有前沿性和实用性;②详细探讨了基因技术与伦理规范的互动关系,书中强调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和医学直接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老病死,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福祉,所以一定要强化伦理意识,严格伦理规范,决不能借口科学而不顾伦理,甚至侵犯人的权利和尊严;③力图跨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鸿沟,从基因科技发展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来探讨基因伦理学的存在价值,极具理论探索意义和现实引导作用。

《基因伦理学》的结构以基因测试、基因诊断、基因治疗、基因专利、转基因研究等主题为章节,针对上述基因研究领域的不同观点进行分析,进一步思考基因技术与伦理规范的关系,从伦理学的角度规范基因研究领域中的行为,指出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禁止做的,哪些是允许做的,应该做的怎样做,并在辨析和解决基因伦理学难题的同时,提出有说服力的、在我国开展研究和应用的政策建议。这些政策建议可应用于国家科研项目的审批和与基础、临床研究有关的国家重大决策中,引导其在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有序而规范的开展。

生命科学家的行为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发展,给传统伦理道德观带来了挑战,并引起了诸多的社会伦理道德问题,生命科学家的社会伦理责任问题也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基因伦理学》中专门有一个章节讨论“生命科学家的社会责任”,著者指出,生命科学家社会责任具有全人类性、全局性和全过程性的共同特征;国际组织和我国科研机构对生命科学家提出了伦理规范要求;诚信、奉献、创新、宽容、关怀、合作应是生命科学家最重要的伦理行为准则。

该书在附录部分收录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人类基因组与人权宣言、世界生命伦理与人权宣言、涉及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准则等国际权威组织的伦理规范、措施和建议,对我国立法和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为国内在基因伦理学研究取得新进展的集成之作,本书由对生命伦理学感兴趣的各方面专家组成阵容强大的作者队伍,他们中有生物学家、医生,还有伦理学家和法学家。该书运用哲学价值论、应用伦理学、发展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在用西方生命伦理学理论解决中国的基因伦理学难题方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提出的伦理原则和建议很有应用价值。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主编之一胡庆澧教授曾担任世界卫生组织副总干事,他在医学、国际公共卫生和医学伦理等方面学养深厚,对生命伦理的国内外状况和发展趋势有着全面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具有很高的声望和广泛的影响。近年来,他积极联手国内知名生命伦理学者、法律、哲学、医学人士就基因组、干细胞以及其他生物医学相关的伦理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国家层面的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国际的生命伦理学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猜你喜欢

伦理学伦理科学家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开拓·前沿·创新与学科建设——简评《中医生命伦理学》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假如我是科学家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与科学家面对面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二)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一)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