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升值压力下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几点思考

2010-02-13黄卫平教授

国际贸易 2010年6期
关键词:贸易逆差汇率进口

胡 玫 黄卫平(教授)

升值压力下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几点思考

胡 玫 黄卫平(教授)

2010年伊始,随着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渐近尾声,世界逐渐进入了后危机时代。虽然危机的 “余震”如迪拜债务危机、欧洲债务危机仍时有发生,但是世界大部分国家已经度过了最为艰难的时刻,经济已经开始恢复增长。但是,就是在这样一个关键的转折时期,中美间关于人民币汇率的争论再起,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的热门话题,人民币汇率问题也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最近美国130名众议员联名抗议中国 “操纵汇率”,美国总统奥巴马多次表示将 “让中国认识到人民币升值符合他们的利益”,华盛顿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更是得出 “人民币被低估41%,需升值30%”的数据,为美国财政部能够将中国列为 “汇率操纵国”提供依据和压力。笔者认为,要求人民币升值主要是出于政治诉求,而非经济层面的考虑。人民币汇率不是造成美对华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同时人民币汇率升值不是解决美国就业问题的 “金钥匙”。即使人民币被低估,一次性升值也缺乏现实可操作性。总之,人民币汇率问题已经成为中美所面临最为重要的经济难题之一。

一、美国施压人民币升值的利益诉求

美国是本次呼吁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力量。最初,引发本次美国国内要求人民币升值浪潮的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他在 《纽约时报》的一篇名为“Taking on China”的文章中建议,美国应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与中国短兵相接,美国财政部要把中国定义为 “汇率操纵国”,并为此向中国征收25%的关税。克鲁格曼还在其文章中提出,如果中国停止操纵人民币汇率和减少贸易顺差,全球经济将增长1.5个百分点。这一观点的逻辑则是基于中国现在2.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如果升值能使中国拿出一半的外汇储备来进口,相对于全球78.3万亿美元的GDP规模来说,那么可以将全球GDP提高近1.5%。随后,克鲁格曼的观点又成为美国政客们的有力武器,并开始频频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0年1月底发布的国情咨文中,明确提出对人民币升值的要求。短短的两个月内,奥巴马已经两次要求人民币升值。3月16日,130名美国众议院议员联名上书,敦促奥巴马政府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展开行动,一周后即3月24日,美国众议院就人民币汇率政策举行听证会。三周后的4月15日,美国财政部将公布是否将中国列为 “汇率操纵国”,这一系列行动给中国施加了巨大的压力。

对于美国如此热衷于敦促人民币升值的利益诉求,国内外多数学者已经就这一问题达成了共识,即对于美国来说,要求人民币升值主要是出于政治诉求,而非经济层面的考虑。美国的内外失衡和贸易逆差是其自身结构失衡和其所选取的产业战略所致,人民币的升值对于解决美国的上述问题效果有限。美国经济的失衡源于其自身储蓄率过低,只有提高储蓄率才能有效地解决其巨大的贸易逆差。而且,美国当前这种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进口对服务业的促进作用要远远大于出口对于服务业的促进作用。换句话说,随着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贸易逆差缩小,其失业压力反而会更大。由此可见,美国揪住人民币汇率问题不放,主要还是要从政治意图出发。奥巴马在2010年1月份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五年内要使美国的出口翻一番,并增加200万个就业岗位。但是,当月中美双方公布的贸易数据却使奥巴马这一雄心勃勃计划的前景非常不乐观。目前,美国失业率已突破双位数,美国国内对于奥巴马政府的不满情绪正在不断升温。同时,美国中期选举临近,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吸引选票,确保民主党对于两院的控制,人民币汇率问题就成为奥巴马政府转移国内视线,实现其政治意图的首选目标。可以预期,人民币汇率问题也将成为中美今后谈判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政治砝码。

二、中美贸易差额与人民币汇率关系不大

理论和实践都表明,一国货币升值或贬值对调节贸易收支的作用有限,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前掌门人格林斯潘便认为采用这种方法是治标不治本。例如,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也曾因贸易问题向德国、日本施压,迫使两国货币大幅升值,但到2008年,美国对德国仍然有贸易逆差429亿美元,对日本则为726亿美元。日本在1985年 “广场协议”后日币升值近100%,但之后依然保持了近15年的经常项目顺差。2005—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21.1%,同期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年均增长21.6%,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2009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稳定,而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下降16.1%。2009年1月,美国对中国出口同比增长了65%,比中国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增幅都要大。随着美国消费者需求结构性地走软,中国投资需求结构性地走强,逆差收窄的趋势可能继续下去。而且,2008—2009年,美国对90多个国家都存在贸易逆差。这意味着,它的贸易逆差是多边的。可见人民币汇率并非造成中国贸易顺差、美国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

客观地讲,美国长期实行对华出口管制限制了中国从美国的进口,阻碍了两国贸易的平衡。2007年美国又将中国单列,增加了包括纤维材料、数字机床、部分集成电路设备在内的47个出口管制项目,迫使很多中国用户转从他国进口。近年来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增长很快,但自美进口比重从2001年的18.3%下降为2009年的7.5%,按2001年进口比例推算,2009年美国对华出口至少损失330亿美元。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需要大量进口高技术和高技术产品,但这类美国优势产品恰恰受限于美国出口管制,不能用于平衡中美贸易差额,这与人民币汇率毫无关系。而美国的这种做法,根本不可能限制中国的进口,因为美国设限,其他类似技术的拥有国并不设限,中国依然可在国际市场买到所需技术,但这却加大了中美之间的贸易差额。从地域看,中国2009年的贸易顺差中有73%来自美国,但中国对周边国家却有1200多亿美元逆差,对拉美国家和世界上58个最不发达国家总体也是逆差。从贸易方式看,中美两国在一般贸易上基本是平衡的,服务贸易上中国为逆差,顺差主要是加工贸易造成的,这一中美贸易差额的格局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产业分工的结果。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世界许多产业转移到了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中国,形成了东亚供应链:中国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进口技术、设备、资本、高新科技零配件等,从东盟各国进口半成品、资源性产品,中国香港、新加坡等提供贸易金融服务,然后在中国进行加工、包装,贴上 “中国制造”的标签出口到欧美发达国家。因此,中国的出口是亚洲产业整合的结果,是亚洲的出口,中国是用对美顺差来弥补对周边经济体的逆差。例如2009年中国对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逆差总额达1471亿美元,而中国对美顺差则仅为1434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只能使美国对境外商品的进口从中国转向越南、孟加拉等其他产业下游国家,并不能减少贸易逆差。不仅如此,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欧、美、日等国在华投资企业生产,人民币大幅升值,对于包括美国公司在内的跨国公司也是一种打击。

目前,有很多人认为,通过人民币升值,扩大进口,减少出口将减少我国庞大的贸易顺差,缓和不断升温的贸易摩擦。但是在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期间,按名义汇率计算,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了21%,中国对美国出口却持续扩大,贸易顺差从2005年的1000亿美元猛增至2008年的3000亿美元。这是因为我国贸易模式是以加工贸易为主,我国的对外贸易中一半以上是加工贸易,即进口原材料,出口制成品,中国只是赚取加工费。中国目前庞大的贸易顺差是劳动者依靠出卖劳动赚来的,这种贸易模式受汇率影响很小,即存在“高来高走,低来低走”的特点。无论汇率如何变化,出口制成品的价格始终会与进口原材料价格同步变化,而作为加工方的中国,其加工利润并不会受到进、出口价格变化的影响,而且最终产品的价格一定比原材料高,顺差是必然的,只有当产品在中国的加工成本发生变化时,才会对中国的加工贸易产生影响。而且,由于中美之间产业结构的差异,中国的许多产品是美国生产、生活的必需品,目前其只能从中国进口。再加上,前不久在两会上提出要 “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这样一来,如果人民币升值,中国的外贸顺差不但不会减少,反而进一步增长。而中美之间的贸易失衡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也会进一步扩大。在当前的形势下,只有一种情况,中国才会出现贸易逆差,那就是中国经济过热。只有当中国经济过热,进口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更多地被用于国内生产部门,而非出口生产部门时,中国才会出现贸易逆差。我们甚至可以把 “贸易逆差”视为衡量中国经济是否过热的一项重要的指标。

不同货币之间的汇率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从购买力评价看汇率,没有考虑到两国的原材料价格、人力成本、民众收入水平和消费习惯,实际并不严谨。

三、人民币汇率有没有被低估的争论

美国政客认为美国现时经济困难、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是产业不振,产业不振是因为受到主要来自中国进口的冲击,中国产品给美国制造业造成冲击的原因是卖得太便宜,而便宜的中国产品则主要是因为中国压低了人民币汇率。作为这一逻辑的支撑,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教授认为人民币被严重低估,并直接造成了美国145万人失业和 1.3万亿美元的财政赤字。但事实是,2005—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21.1%,很多研究者如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奥尼尔认为人民币币值目前没被低估,人民币兑美元的合理水平应为6.856元,反而被高估了0.4%。高盛运用自己的人民币汇率模型证明,人民币汇率十分接近其合理水平。过去,该模型曾显示人民币被低估了20%左右,但过去5年的汇率变动已将其抵消,反而被高估了0.4%。人民币兑美元“合理价值”自2000年以来的上升幅度最大,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生产率的提高。根据高盛动态平衡汇率的测算,人民币兑美元已不再被低估。高盛的方法是基于人民币过往估值来计算出一个合理汇率,然后考虑到中国生产率相对提高较快等因素,再把它调高。认为人民币汇率被低估的人忽视了不同国家还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这一事实。事实上如果中国国内经济因为城市化和产能过剩尚未达到平衡,那么外部也很难平衡。如果有不平衡,源头未必是汇率操纵。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从购买力平价的角度上来说,人民币存在对内购买力与对外购买力的悖反。

美国某些人判定人民币汇率低估的依据是“购买力平价”,即两国货币汇率是由单位货币购买力之比决定的。例如按照英国 《经济学家》杂志公布的 “巨无霸指数”,一个麦当劳巨无霸汉堡美国本土卖3.58美元 (约合人民币24元),在中国售价大约在人民币12元,这样1美元的购买力大约折合人民币3.4元,人民币价值似乎被低估了。但如果按照 “星巴克咖啡指数”来计算,一份星巴克大杯拿铁咖啡在美国售3.75美元,在中国却仅售4.10美元。这样看来,人民币又被高估了。

因此,不同货币之间的汇率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从购买力评价看汇率,没有考虑到两国的原材料价格、人力成本、民众收入水平和消费习惯,实际并不严谨。即便按照美国的教科书,用综合比较法也

要比简单的购买力评价更科学。如果中美双方主观上不准备打贸易战,基于这样的共识,心平气和地进行协商和磨合,以科学的态度,完全可以圆满解决这个问题,这在中美之间贸易差额统计中已有先例。在以往的中美贸易争端中,人们发现两国贸易统计具有很大分歧,最后成立了一个联合工作组,经过几年的工作,把问题搞清楚了:有的差异是第三方转口造成的,有的是出口方产品价格和进口方报价差异造成的。笔者认为,在汇率问题上,中美也可以成立类似的联合工作组,双方对中美货币的实际价值和经济情况分别做科学的统计和计算,得出一个各方都能够接受的汇率结果,这比无依据地强迫他国货币升值更接近事实与共赢。

四、即使人民币被低估,一次性升值到位仍缺乏现实可操作性

目前,在国内认为人民币汇率低估,人民币升值会带来如下好处:(1)如果人民币能够一次升值到位,将有利于杜绝国外热钱对于人民币的投机,阻止热钱流入国内,降低因热钱流入所催生的资产泡沫所带来的风险。(2)人民币升值将减少出口、增加进口,有利于中国削减贸易顺差,调整外部失衡。(3)人民币升值虽然会对出口企业产生影响,但这将有利于促进资源的重新配置,并使我国产业结构得以升级。从理论上来说,人民币一次升值到位确实将消除投机者对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阻止热钱因投机人民币而不断流入国内,避免由其流入催生出经济泡沫所带来的风险。但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却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人和任何机构能准确地给出这个 “位”到底是多少,人民币到底应一次升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同时也无法避免因经济发展或变动,这个所谓的“位”再次发生飘移。如果升值程度没有达到人民币汇率的实际水平,升值程度不足的话将进一步提高投机者对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热钱涌入的压力将会进一步增大。由于国内缺乏更多的投资渠道,流入的热钱将大量进入股市和房市,进一步推高目前国内已经虚高的资产价格,对整个宏观经济的稳定造成巨大的风险。我们应吸取日本20世纪80年代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日元自 “广场协议”之后进入升值通道,大量资本因投机日元升值涌入日本国内,导致其资产价格迅速提高并形成泡沫。随后,资产泡沫的破裂导致日本陷入漫长的衰退之中,至今也没有从衰退的阴霾中完全恢复过来。因此,问题不在于如何寻找所谓的 “位”,而在于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

五、中美应成立联合工作组,化解贸易和汇率矛盾

当前,对于人民币汇率是否存在低估,中美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目前支持人民币升值的理由也并不充分。由于中美在对人民币估值时双方差别极大,因此双方如果继续都以自己的标准为依据的话,只能出现各执一词的局面,而这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争论方式也永远不可能有结果。目前,最有效地解决途径就是中美双方成立一个联合工作小组,由双方学者和政府统计人员共同工作,IMF和世行也可以参与,大家对中美货币的实际价值和经济情况分别做科学的统计和计算,得出一个各方都能够接受的汇率结果,以此方式计算出一个双方认可的人民币汇率水平,从而使人民币可以实现一次升值到位,解决中美之间长期因人民币汇率问题所产生的矛盾。这比无依据地强迫他国货币升值更接近事实与共赢。

美国经济的核心问题在于储蓄,而不是汇率。2009年,衡量美国国内储蓄的最广泛的指标——国民净储蓄率 (国民储蓄净额相对国民收入的比率)降到了-2.5%的历史新低。这意味着,美国必须从海外引入过剩的储蓄来为其未来的增长提供资金,必须累积经常账户赤字与贸易逆差来吸引外国资本。其结果是,对一个储蓄不足的经济体而言,大规模多边贸易失衡是逃脱不了的命运。正是美国的这种经济模式,尤其是消费模式造成了今天的局面。次贷危机的爆发,以及这场危机的教训,使得人们对于过去的经济模式进行了反思,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取向。例如,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任萨默斯提出的美国经济战略转型,认为美国必须成为以出口为导向,而不是以消费为基础的经济体,不应继续担当 “最后消费和进口国”的角色。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0年1月的国情咨文中表示五年内美国出口要翻一番,便是这一反思的体现。

作为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目前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第六大进口来源地;而中国是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美国对华投资项目累计达到58362个,美方实际投入了628.2亿美元,双方利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开打贸易战,将形成影响广泛的双输格局。中美在经贸问题上彼此的建议都很重要,应多听对方意见。美国希望贸易平衡,中国在 “十一五”规划中也将贸易平衡作为目标。从长远看,对内均衡和对外均衡同时达到的经济增长才是可持续的。写信要求人民币升值的130多个议员来自美国30多个州,这些州也确实存在着大量失业,这些州可以考虑吸纳中国资本进行产业投资促进就业、增加收入。

主张从积极态度出发解决问题,在平等基础上心平气和地讨论,而不是消极地压人民币汇率升值。当前的中美两国,应充分利用现有对话渠道和业界合作基础,友好协商,找出积极的办法,化解贸易和汇率矛盾,这对中美双方和世界经济有着巨大的好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责任编辑:王锦红)

猜你喜欢

贸易逆差汇率进口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美国2016年贸易逆差创四年新高
把“进口门到门”做到极致
日本1月贸易逆差创纪录
三十六计第五计:趁火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