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锡太湖蓝藻治理的创新与实践

2010-02-13王鸿涌

中国水利 2010年23期
关键词:蓝藻清淤太湖

王鸿涌

(江苏省无锡市水利局,214031,无锡)

一、压力与挑战

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流域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物华天宝,自古以来就是国家财赋重地,著名的江南水乡。太湖流域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工业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流域面积仅占全国国土面积的0.38%,耕地面积147.5万 hm2,人均耕地近 0.5亩(0.03 hm2),约为全国人均水平的35.7%;总人口4 533万,约占全国的3.5%。流域内有八大城市,经济发达,人均GDP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单位土地面积经济收益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7倍。流域内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1 000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倍左右,其中无锡市每平方公里拥有企业数接近10家,人口密度高达1500人左右。太湖流域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是环境的严重破坏,特别是水污染,已远远超过流域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太湖蓝藻水华成为太湖水污染的外在表现之一。

无锡是太湖流域的经济中心城市之一。无锡市拥有32.42%的太湖水面面积,拥有太湖岸线135 km,占全湖岸线的33.3%。无锡太湖水域位于太湖西北部,是一个呈半封闭状的湖湾,湖域三面被陆地包围,一面向南方敞开,水体的流动性较差。太湖流域常年以东南风居多,整个太湖水面漂浮物随风漂向无锡水域并集聚不散,特定的水域地理条件也造成太湖蓝藻多向无锡太湖水域聚集。2007年太湖蓝藻暴发引发无锡供水危机,从表面上看,是一次突发的生态灾害,但从根源上分析,则是长期以来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一次集中反映。传统发展模式与生态和谐之间的冲突,太湖治理的整体性与行政分割现实性之间的冲突,社会发展进步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与人们环保意识、环保行动滞后之间的冲突,已经到了不得不正视、不得不下大力解决的时候了。

水危机促使无锡人从一个新的角度去重新认识人与水、人与生态的关系,从“觉醒”走向“自觉”。无锡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实施环境优化发展和环境先导发展的战略,在太湖流域各城市中带头落实根治太湖的各项措施,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无锡太湖保护区,加快建设经济循环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行最严格的水环境保护措施,坚持产业引导,把结构调整作为减少排放的关键手段,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坚持统筹发展,加快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大力推进循环经济,重建生态系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把无锡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生态文明城市。与此同时,国家综合治理太湖的一系列举措也将治太工作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二、对策与实践

无锡率先开始大规模投入治理太湖,采取从产业转型、控源截污、生态修复到水利部门承担的生态清淤、调水引流、蓝藻打捞、河道整治等综合治理措施,有效地改善了太湖水质,保障了供水安全。蓝藻暴发面积逐年减少,富营养程度得到较大改善。2007—2009年,无锡市共打捞蓝藻140万t,累计相当于从太湖中提取了 800多 t氮、160多 t磷。2009年,太湖无锡水域主要水质指标继续改善,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和富营养化指数与2008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9%、16%、18%和4%。太湖无锡水域水体中藻类聚集的时间延后,频次和面积明显减少,首次出现藻类集聚现象逐年推后,2010年比2009年又晚一个月,藻类密度和聚集最大面积都有显著下降。实践证明,作为治理太湖、保护水源最直接、最有效、最环保的重要措施,无锡在太湖蓝藻打捞和处理上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形成了一条蓝藻治理的“无锡模式”。

1.从组织领导上作保障

无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蓝藻治理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将其作为太湖治理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成立了市太湖蓝藻打捞工作协调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两市七区政府和市各有关部门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市水利局,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蓝藻打捞组织指挥体系。制定了《无锡市蓝藻集中突发应急预案》和《无锡市太湖湖泛巡查及应急处置预案》,并每年修订完善。将蓝藻打捞与处理有关责任人、责任区域落实到位,并在媒体公示,接受社会监督。通过制度建设与完善,推进蓝藻打捞处理、湖泛巡查与应急处置工作的常态化和制度化。每年市级安排蓝藻打捞专项资金1亿元以上,沿湖各级地方政府全力以赴组织蓝藻打捞,切实做到守土有责。

2.在科技创新上作文章

太湖蓝藻治理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技术可循,如何打捞和处理大规模的蓝藻是摆在无锡水利部门面前必须解决的难题。无锡水利人不等不靠,依靠科技,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争创一流。通过不懈努力,探索形成了“专业化队伍、机械化打捞、工厂化处理、资源化利用、产业化运行”科学合理的技术路线和工作机制,为无锡太湖治理创出了一条生态治理、资源利用、标本兼治的广阔之路。取得了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蓝藻打捞机械化技术装备、藻水分离和资源化利用三项重大技术突破,实现了由人工打捞向机械化打捞、由群众打捞向专业化打捞、由堆场堆放向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理、由政府包揽向政府政策推动与企业市场化引导相结合、由应急应对向科学监测预警转变。2010年,按照“提升能力、提升水平、提升形象”的要求,又提出“五个化”的工作方针和目标要求。一是全面机械化。实现全面的机械化打捞,不断提升蓝藻打捞的效率和能力。市水利局与在锡科研院所研究攻关,进一步完善机械化打捞、运输、处理船 (设备),目前全市机械化打捞处理船总数已达到115艘(套)。二是提升工厂化。全市已建成7座藻水分离站,日藻浆处理能力达9 000 t以上。同时还研发生产了4套水面移动式藻水分离处置设施和2套岸上移动式藻水分离设备,已经在2010年的蓝藻打捞处置中发挥作用。三是完善资源化。在蓝藻无害化处理和提升社会效益上下工夫,攻克了蓝藻无害化处理的难题,达到了资源化利用的目标。通过二期扩建,南洋、唯琼两个大型蓝藻沼气发电工程形成了日处理200 t藻泥的资源化利用能力;天仁蓝藻生物有机肥一期工程投入运行,可年生产蓝藻生物有机肥1万t,蓝藻资源化利用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四是推进信息化。集水环境治理、水资源管理、防汛防旱指挥决策于一体的 “感知水利”物联网系统被列入全市十二大物联网示范应用项目。“感知水利”水环境治理物联网系统——“感知太湖,智慧水利”项目一期工程建成,实现了蓝藻湖泛监控预警、蓝藻打捞处置、太湖水文水质的智能感知、调度和管理,极大地提升了太湖蓝藻治理的信息化、科技化水平。五是探索市场化。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行政推动、政策导向和服务功能,积极探索以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组织形式,组建了无锡新安太湖蓝藻打捞有限公司等专业化的蓝藻打捞公司和藻水分离站运行管理公司,实行政府统一购买服务。

3.以工程措施作后盾

在打捞蓝藻,阻断直接污染源的同时,全力推进太湖水污染综合防治工程。一是实施生态清淤,减少湖体内源污染。从2002年始,无锡就在太湖的蠡湖通过实施生态清淤、污水截流、退渔还湖、动力换水、生态修复、湖岸整治和环湖林带建设等工程,对太湖梅梁湖分年度开展生态清淤,有序推进对太湖水环境的综合治理。按照国家治太目标,全太湖生态清淤规划是 97 km2、3 500 万 m3,无锡水域清淤范围达到 76 km2,2 450 万 m3,2007年至今,已完成 41 km2、1 411万 m3的生态清淤工程。在清淤工程中,全部采用先进的环保绞吸式挖泥船,通过GPS精确定位,确保不对湖体产生二次污染。对清出的淤泥实施了固化处理,共固化淤泥200多万m3。二是加快建设引排工程,促进河湖水系畅通。治太走马塘拓浚延伸工程于2009年10月底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12年全部完工,河道工程全长66.5 km,建设总投资26.12亿元。另一引排工程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前期工作。三是科学实施调水引流,增加水体自净能力。为加速水体流动,增加湖体的水环境容量,改善水环境,无锡充分利用现有水利工程,结合无锡防汛形势与水质状况,通过水利工程进行调水引流,有针对性地开启城区调水泵站,引清释污。每年城区河道调水总量都超过2亿m3,与“引江济太”工程配套,太湖梅梁湖泵站自2007年5月开机以来累计调水达到了28亿m3,持续稳定的调水引流改善了水源地水质。四是开展主要入湖河道整治,创新河道管理模式。对境内环太湖县乡51条河道落实了3年治理方案,目前已完成50%的工作量,对13条主要入湖河道开展了综合整治,实施了第二轮城区112条河道的综合治理工程。通过创新河湖管理模式,建立起运转高效的水生态环境监管机制,自2007年下半年起,在全国首创“河长制”,各级党政领导以水环境治理保护第一责任人的形式担任河长,充分调动了各级政府和部门履行水环境监管职责的执行力,弥补了早先“多头治水”的弊端。目前全市实施“河长制”管理的河道数目已经达到1 280条,基本实现了“河长制”管理全覆盖。实施清洁“家河”和村庄河塘疏浚工程,每年完成村庄河塘疏浚2 000条以上,同时落实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农村河道的长治久洁。

科学治理蓝藻是治理太湖的标本兼治的措施。可以这样说,把蓝藻治好了,太湖治理就成功了一半。打捞太湖蓝藻,直接从水体中清除了大量氮磷,减轻了蓝藻暴发的程度和规模,消除了蓝藻暴发引发的“湖泛”,保证了水源地的安全。打捞蓝藻能改善水生生物的多样性和水环境,减少对湖底底泥的污染,减缓蓝藻生长繁殖的速度,消除产生 “湖泛”的隐患。同时,藻水分离新技术的应用,解决了打捞蓝藻无处储存、堆放,造成环境二次污染的后顾之忧,打通了制约蓝藻治理的瓶颈。据估算,以太湖沿岸多座城市年打捞蓝藻100万m3及相应的藻水分离能力计,年可生产藻泥约 3万 t,全部实现资源化利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可观。

猜你喜欢

蓝藻清淤太湖
市政道路软基清淤回填施工技术实践与探讨
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蓝藻水华处理举措
针对八月高温蓝藻爆发的有效处理方案
太湖思变2017
太湖揽春
太湖
太湖一角
可怕的蓝藻
力士德清淤挖掘机
板集煤矿主井井筒快速清淤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