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规划 创新机制 扎实推进——访江西省水利厅厅长孙晓山
2010-02-13刘鹏,涂伟
2009年,财政部、水利部实施整体推进战略,积极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至今已历时近两年。江西省高度重视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工作,抓住机遇,整合工作机制,加快建设步伐,对小农水重点县建设的推进进行了有益探索。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江西省水利厅厅长孙晓山。
中国水利:您如何看待国家推进小农水重点县建设这一战略部署?这将会给江西省小农水建设乃至水利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孙晓山:中央进一步强化和支持农村水利的建设与发展,集中资金全面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是强农惠民、造福后代的民生工程,也是强化农业基础、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德政工程,必将推进小农水建设,加快水利事业发展,夯实水利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别对中西部欠发达省份来说,好比是及时雨。
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具有“集中投入、整体推进、连片实施”的显著特点,据江西省初步测算,按照财政部、水利部对小农水重点县的工作部署,通过连续实施3年,可基本完成项目县50%~70%左右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造任务,项目效益非常显著,深受基层干部和广大受益群众欢迎,亲切地称之为“小农水、大工程”。
中国水利:江西省是如何贯彻落实财政部、水利部以县为单位,整体推进小农水工程建设的战略意图的?
孙晓山:小农水重点县建设资金投入之高、工作量之大前所未有,面对如此大规模的集中资金投入和高强度的实物工作量,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小农水工程建设有序推进,确保在较短时期内实现整体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迅速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水平和管护水平,是摆在江西省各级政府和财政、水利部门面前的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一次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在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实施之初,江西省水利厅会同省财政厅采取两厅领导分片带队调研的方式,深入各县、乡、村,召开各涉农部门、基层干部和受益群众参加的座谈会,集思广益,调研小农水重点县的建设思路和建设模式,取得较好效果。江西省针对近年严重干旱暴露出来的灌排体系缺乏统一规划、小农水设施整体弱化、抗旱保灌能力不足、投入分散整体效益不高等突出问题,在深入基层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主导、规划先行,集中投入、整片推进,协会保证、良性管理,绩效考评、当年见效”的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工作思路,尤其是江西省针对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重点在于末级渠系整治上的显著特点,结合现代农业、国土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等田间工程项目,确定了“水进田进得顺畅,机械下田下得便利”的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实践证明,江西省在小农水重点县建设上的工作思路和建设标准是符合财政部、水利部的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战略意图的。
中国水利:据悉,2009年度江西省在全国小农水重点县建设绩效考评中位列全国前4名,2010年财政部、水利部又把全国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政策座谈会(南片)设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这些与江西省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取得的成绩密不可分。请您介绍一下江西小农水建设取得这些成绩的关键是什么?
孙晓山: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江西省狠抓组织领导和资金投入,建立政府高位推动机制和投入保障机制。一方面省政府高度重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工作。2009年8月1日,省长吴新雄批示并同意了省财政厅、水利厅《关于推荐全国2009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名单及农田水利建设补助资金安排原则的请示》文件,并强调务必要加强工程、资金管理,确保使用效果。为加强对全省小农水重点县建设的领导,专门成立了江西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领导小组,省委常委、副省长陈达恒任组长,财政厅和水利厅主要领导任副组长,财政厅农业处和水利厅农水处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全省小农水重点县的建设管理工作,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政府高位推动机制。省县两级领导小组签订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责任书,确定了办事机构,细化工作目标,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各项任务的责任,明确了各重点县建设完成的各项建设目标,以及奖励和处罚措施等,为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另一方面,财政部门狠抓项目资金配套落实。江西省属中部欠发达地区,财力不足,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配套资金压力巨大。为保障工程顺利实施,省财政厅对此高度重视,2009年度在年初省级小农水预算1.8亿元的基础上,想方设法追加0.8亿元,与中央小农水的配套比例达到1∶1,江西省是全国少数几个重点县启动之初省级投入就与中央投入足额配套的省份之一。2010年江西省又在2009年2.6亿元投入的基础上,再次追加了1.6亿元资金,使省级小农水资金投入高达4.2亿元。各重点县按照中央资金的25%积极落实县级配套,有些县还超额完成配套任务。据统计,2009年江西省、市、县三级财政共投入小农水专项资金超过5亿元,是中央投资的两倍多。江西省之所以能取得全国绩效考评前4名的好成绩,离不开省政府主要领导的直接关注和高度重视,离不开财政部门的全力支持。
中国水利:江西省是农业大省,共有99个县 (市、区),江西省是根据什么原则、通过什么方式来确定重点县的?
孙晓山:目前,江西省共有两批46个产粮县先后被列为全国小农水重点县。2009年,江西省择优选择了高安、安义等20个产粮县(市、区)申报全国第一批小农水重点县,年度批复总投资6.12亿元,整治渠系9200 km。2010年中央新增一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江西省在总结2009年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名单遴选和各地自愿申请、逐级申报、市级审查的基础上,5月12—14日,依据“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竞争立项、公开评选”的方式,按照专家审核、公开陈述、现场打分、当场亮分的步骤,组织开展了第二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公开评选工作。通过公开竞选活动从28个候选县中确定了余干县、铜鼓县等26个小农水重点县的入围资格,开了江西省以公开竞争的办法安排水利项目、分配财政资金的先河,既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又促使地方政府更加重视小农水建设工作,促使地方政府真正思考如何去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如何加强技术力量,创造优势条件,建立健全小农水项目管护机制。通过这种方式也能真正选到执行能力强、工作作风实的县,有利于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扎实有效推进。
中国水利: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涉及多个部门,江西省是如何有效整合各部门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小农水重点县建设的?
孙晓山:一直以来,农田水利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各部门有各自的资金渠道和建设区域,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现象时有发生。改变这一局面,有效的办法就是将各个部门、各个渠道的建设资金进行统筹考虑,尽量避免重复建设。但由于各方面的客观原因,资金整合存在很大困难。
自2008年以来,江西省高度重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2008年4月,省发改、财政、水利、农业、国土、扶贫、农发等7个部门经多次协调、沟通,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决定用一年时间,以县为单位,在全面摸清辖区内农田水利工程现状的基础上,科学编制农田灌溉工程规划。为此,江西省专项安排规划编制工作经费3000万元,完成了全省124个县级单位的农田灌溉工程规划编制,全部通过本级或上一级人民政府的批准。江西省组织力量对各地的规划成果进行汇总,形成全省农田灌溉工程总规划报告。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全面完成13座大型灌区、294座中型灌区和1.8万座小型灌区的建设任务,至2020年恢复灌溉面积1155万亩(77 万 hm2),改善灌溉面积 1425 万亩(95 万 hm2),使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590万亩(239万hm2),着力构建江西省农业抗旱减灾高效体系。
搭建规划平台后,就要将规划落到实处。2010年6月,省政府办公厅专门下发了《转发省发改委等部门在全省组织实施农田灌溉“润田工程”建设意见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通过建立健全“润田工程”建设管理长效机制,强化工作责任,切实维护工程规划效力,加强部门协调配合,统筹整合各涉农部门资金,逐步加快农田灌溉工程建设改造步伐。意见出台后,江西省以农田灌溉规划为平台,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领导小组协调各方,统筹规划,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的原则,在不改变资金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国土、农发、农业、扶贫等部门各自推进自己的项目,分口实施,合力推进,逐步“填空”。
中国水利: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将继续甚至进一步加大力度,江西省将采取哪些措施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将小农水重点县建设真正打造成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孙晓山:当前,江西省小农水重点县建设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全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面临的艰巨建设任务,以及基层群众迫切要求相比,任重而道远。下一步,江西省将继续紧抓小农水重点县建设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加强部门协调,坚持“五个统一”(统一工程规划、统一工程设计标准、统一建设质量标准、统一工程建后管理、统一共建共享农田灌溉建设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工作要求,建立7个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的统筹整合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加快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造步伐,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保障,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