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青海小水电开发的几点思考

2010-02-13王丽娜

中国水利 2010年14期
关键词:小水电水电青海省

王丽娜

(青海省雪龙滩水电厂,810300,门源)

青海省地域辽阔,人员居住分散,受地理环境、自然状况和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用电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无电、缺电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这些无电乡地处偏远牧区,远离大电网,若完全采用电网延伸的方法解决通电问题,在技术和资金等方面既不现实又不经济。因此,充分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发展小水电成为解决边远牧区通电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发展小水电既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又可以解决农民和农村能源短缺问题,有利于促进农村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水资源和水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解决贫困山区用电问题、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稳固地方经济基础、加快贫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一、青海小水电开发现状

目前,青海省小水电有较大的发展,已建成小水电站173座,装机容量达38万kW,特别是“十五”以来,青海省农村小水电继续坚持 “流域、梯级、滚动”开发的原则,大中小结合,高低水头并举,加快水电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新建农村小水电站20座,新增装机7万kW,投资达到4亿多元,缓解了城乡电力供需矛盾。近年为了满足地方农牧业用电需要,实行了“多家办电”方针,建成了与农村经济水平相适应的有地方特色的一批农村电气化县,使地方水电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地方水电由少到多,从建设县电网到建设电气化县,从小型分散到梯级滚动集团化发展,走向了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但青海省小水电开发利用和管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由于一些地方对小水电开发利用缺乏统一规划,各开发部门在较高电价的利益驱动下,只顾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盲目建设,无序开发,小投资、小收益,破坏了水能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部分已开发投运的小水电站由于设计不合理,经营管理水平低,人员素质低,设备维护层次低,直接影响着电网的安全运行和供电质量。二是有的小水电站在建设时没有统筹考虑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以至于影响到水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给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造成困难,有的则对防洪安全构成威胁。三是小水电开发规划滞后,审批管理不规范,有的地方受利益驱动,出现了未经审批而无序开发小水电资源的情况,甚至个别电站存在无规划、无审查、无监理、无验收的问题。四是在边远的无电、缺电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建设成本高,经济效益差,加大了融资的难度,制约了小水电的发展。

二、开发小水电的前景

由于青海省是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境内河流纵横,特殊的地理条件孕育了丰富的水能资源。调查资料表明:全省水能资源比较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2337万kW,可供规划开发的水电装机容量2159万kW,其中小水电资源1324万kW,可供规划开发的小水电资源654万kW,是国家重点开发的水电“富矿区”之一。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推进,工农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电力用量也大幅度增长,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经济要腾飞,工业要上新台阶,也要有充足的电力保障。因此,要立足本省水电资源优势,加快小水电的建设步伐,促进水电事业发展。

三、加快小水电开发的对策

从青海省当前水资源开发的现状来看,必须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之路,重点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做好全面规划,重视前期工作。在处理好干流与支流、支流与支流关系的基础上,坚持科学规划、有序开发的原则,按“流域、梯级、综合、滚动”的方针进行开发。完善水保方案,突出生态建设,维护河流健康生命。统筹兼顾发电、防洪、灌溉、供水及生态等功能。要结合地区实际,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形式,采取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实现水能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

所谓前期准备工作,就是要做好河流山川勘测规划,摸清水电资源,尽快选定合适的开发对象,设计出电站开发的规模,进行工程投资经济评估和可行性研究,比较出最优的设计方案,并对电站设计和施工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事先进行研究和探讨,为工程建设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对一些小水电资源集中、条件较好的地区集中连片开发,对小水电资源丰富的中小河流进行综合梯级滚动开发。

②多渠道集资,多形式办电。由于青海省经济实力比较薄弱,因此,水电投资开发必须要依靠外部力量,这就要求青海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全方位开放,积极开辟招商引资新渠道,占领招商引资先机,积极捕捉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投资导向和政策信息,争取更多的小水电资源开发投入。同时也可鼓励、支持引进外资、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投资,可采用独资、控股、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兴办水电企业或者水电设施,实行“谁建、谁管、谁有、谁受益”的原则。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和参与水电事业的建设,加快水电的开发利用。

③加强领导,理顺关系。小水电的发展主要涉及水利、电力、扶贫、国土资源、环保等多个部门,政府应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各部门责任,统一协调指挥,兼顾各方利益。在小水电建设过程中,涉及征用农田、山地、林果等问题,政府要及时协调,帮助理顺关系,妥善做好征地和赔偿等工作,促进水电建设的顺利开展。

④必须建立健全小水电开发综合规划前置审批、审查,项目核准和分级管理制度。要严格落实工程建设“三项制度”,进一步加强小水电开发项目前期勘测设计各阶段的审查和建设施工全过程的安全质量监管。在开发权方面,小水电资源开发权应当通过市场手段配置,采取招标、拍卖、挂牌等形式,实行有偿出让。小水电开发应兼顾发电、水土保持和保护生态环境等功能,有条件且具有一定库容的小水电工程可兼顾供水、防洪、水产养殖等功能,开发中要加强领导,防止出现无序开发、破坏水力资源现象。新建、扩建及改造的地方水电项目,由建设单位负责编制工程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设计文件,并经省级计划、水利主管部门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审核同意后,方可备案。水电工程建设项目不论规模大小,一律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和招标投标制。承担水电工程施工、工程监理、工程咨询的单位和技术人员,应当具有与工程规模和技术水平相适应的资质,其资质需经省水利厅审查认可。作为主管部门,要把好关,明确电站是百年大计,做到统筹兼顾,使每座新建电站都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⑤研究政策,加大投入。要研究相关政策,用足用活现有政策。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 “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的政策机遇,切实搞好项目规划,积极向上争取资金,重点建设一批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为生产生活用电提供质优价廉的能源。应大力发展藏区水电,增加投资规模,开展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在大电网覆盖不到的偏远地区,对小水电的开发要按照公益性项目管理,积极争取国家有较多的小水电建设投入,既能提高当地群众生活质量,又能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⑥调整电价政策,促进小水电发展。要分析情况,制定出一套既让国民经济承受得了,群众负担得起,又能促进电力发展的电价政策:对旧电站要适当提高电价,增强旧电站活力,并提取一定的折旧资金作为大修和进行必要技改的资金;对新建水电站,单位千瓦投资高,资金大部分来自贷款,必须采取新电新价政策,按成本价合理盈利进行测算或者与黄河滚动开发上网电价同步;对装机较大又有调节库容的水电站,应实行峰谷电价,以提高电能的经济价值。

四、小水电开发要坚持的原则

加快小水电开发建设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经济建设、江河治理、生态保护、扶贫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水资源优化配置、发挥最大综合效益的原则;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治水与办电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河流的开发与治理、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流域、梯级、滚动、综合”开发的原则。

①坚持与环境建设相结合。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是小水电工程的一项主要目标。在规划和实施小水电工程时,要把环境建设放在首位,突出保护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成果,根据这一目标进行规划选点和项目建设。

②坚持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结合。把小水电工程建设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结合起来,科学合理、充分利用水能资源,在规划选点时,电源项目必须符合流域规划和农村水电开发规划,做到流域、梯级、综合开发。

③坚持与农网改造相结合。小水电工程的资金是有限的,除电源建设外,配电网建设还需要大量资金。为了解决资金短缺问题,部分配网工程可与农网改造结合起来,由农网改造资金来完成。

④坚持与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实施小水电工程,不但要使农民用得起电,还要使农民能脱贫致富。在规划和实施小水电工程时,一方面是制定合理的代燃料电价,另一方面要想办法增加农民收入,对特别贫困户,给予电量电价补助。

⑤坚持与农村水电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在小水电工程建设中,要坚持高起点,充分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提高科技含量,以科学技术带动经济效益的提高。

⑥坚持与体制改革相结合。在规划和开发建设中,可采用股份制方式开发,按现代企业运作,以确保小水电工程长久发挥功能。

[1]才华.青海省加强小水电站建设规划管理[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

[2]魏兴国.青海省地方水电改革与发展[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小水电水电青海省
农村小水电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水电:全力消纳富余水电 更重生态环保
水电的“百万单机时代”
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展现开行使命担当——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
青海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节能探索
含小水电配网电压分析及治理研究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科协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犁匆圈独砰审和勤加祛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届青海省质量奖的授奖决定
长江水电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