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2010-02-13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赵树丛
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赵树丛
在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赵树丛
(2010年10月23日)
尊敬的陈雷部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回顾新中国治淮光辉历程,共庆60年治淮辉煌成就。这是淮河治理史上的盛事,也是沿淮人民的喜事,更是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件大事!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作一汇报发言。
一、六十年治淮成就卓著,安徽是主战场,也是受益者
淮河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历史上的淮河流域以富庶丰饶而闻名,有着“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美誉。安徽地处淮河中游,淮河安澜与安徽发展密切相关。江淮儿女既得益于淮河哺育而繁衍生息,又受害于淮河水患而治水不止。回顾60年来党领导下的治淮历程,安徽始终是治淮建设的主战场,安徽人民始终是治理淮河的主力军。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千百万江淮儿女用辛勤和智慧,谱写了一曲治淮建设的壮歌,筑起了一座治水安民的丰碑,造就了“顾全大局、自强不息、同舟共济、科学治水”的王家坝精神,也印证了安徽治淮事业继往开来、开拓进取的坚实足迹。
一是基本构建了淮河中游骨干防洪保安体系。安徽省建成以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为代表的14项治淮骨干工程,基本构建了淮河中游防洪保安体系,全面提升了淮河整体防洪能力。淮北大堤与临淮岗等工程联合运用,可使保护区内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开展涡河、沙颍河、奎濉河等主要支流治理,提升了支流的防洪和排涝能力。完善行蓄洪区安全建设、防汛信息化建设等非工程措施,提高了防汛指挥调度水平。
二是充分显现了骨干工程的防洪减灾效益。治淮骨干工程在抗御历次大洪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7年,淮河发生了1954年以来的流域性大洪水,洪水量级与1991年、2003年相当,但安徽受灾面积、受灾人口、倒塌房屋、转移人口、直接经济损失等指标分别比2003年减少30%以上,比1991年减少50%以上。据统计,1991年以来全省治淮工程累计防洪减灾效益超过1500亿元。
三是有力促进了农业增产和生态环境改善。60年来,安徽省治淮工程累计投入478亿元,完成土石方125亿立方米。工程经济净效益达4200亿元,累计增产粮食1500亿公斤、棉花20亿公斤、油料作物45亿公斤。同时,城乡饮水安全得到保证,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得到加强,淮河流域安徽段水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四是奠定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通过对淮河的有效治理,提升了我省淮河流域的防洪除涝能力,沿淮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及财政收入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自2003年以来,我省淮河行蓄洪区和滩地共有10.8万户37.7万人迁入新居,远离洪水威胁,实现了安居乐业。
淮河的深入治理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特别是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安徽迈入了全面转型、跨越发展、加速崛起的新阶段。2009年,全省GDP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首批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相继获批,安徽正朝着中部崛起前列的目标加速前进。今天的安徽,处处是政通人和、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这与淮河持续治理密不可分,安徽人民将永远铭记在心!
二、淮河治理任重道远,安徽一定再接再厉、扎实推进
淮河是世界上最复杂、最难治理的河流之一。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在我省视察时强调,防范水患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兴修水利任何时候都不能松劲。今年6月,国务院召开了治淮工作会议,强调要在全面完成治淮19项骨干工程的基础上,坚持不懈地把治淮这项宏伟事业不断向前推进,进一步完善流域防洪排涝减灾体系。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我们将贯彻蓄泄兼筹的方针,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在“十二五”和今后的发展中,以畅通淮河和洼地治理为重点,加快推进新一轮治淮建设,确保淮河流域防洪安全和沿淮人民安居乐业。
一是实施淮河行蓄洪区调整及建设工程,提升淮干中游排洪能力。要结合淮河干流综合整治工程措施,对现有行蓄洪区废弃一批、改造一批、提高一批,对保留的行洪区建闸控制,提高进洪标准。近期将对蚌埠以下的香浮段、临北段、方邱湖、花园湖4个行洪区和正阳关至淮南段的董峰湖、寿西湖2个行洪区实行调整与改造,扩大中等洪水排洪通道,确保在设计洪水条件下防洪安全。
二是实施淮干行蓄洪区及滩区居民迁建工程,保障沿淮群众居住安全。按照“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统一规划、渐进实施”的原则,对目前居住在行蓄洪区及滩地的70万群众,有步骤实行居民迁建,逐步解决好居民安全居住与行蓄洪水的矛盾,努力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三是实施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和灌溉工程,为国家粮食安全打牢基础。加大淮河流域低洼地治理力度,实施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外资项目、西淝河等治理应急工程、怀洪新河水系及濠河池河洼地和其他重点洼地治理工程,全面提高除涝减灾能力。实施一般堤防整治和达标,加快中小河流治理,进一步提高支流的防洪能力。加快淠史杭、茨淮新河、女山湖、新汴河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结合全省增粮规划,打造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
四是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与管理,为皖北地区跨越式发展提供保障。积极创造条件,实施淮水北调工程。加快推进引江济淮前期论证工作,提高流域内水资源配置能力。推进节水型社会试点城市建设,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为推动皖北地区跨越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
五是实施工程精细化管理,巩固提高治淮工程效益。坚持建管并重,提高流域内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发挥工程效益。加快推进流域内水利信息化进程,推进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水情预测预报系统等建设和应用,不断提高治淮工程的科学调度能力和综合运用效率。
三、治淮工作责任重大,安徽一定坚持团结治水,再创辉煌
刚刚闭幕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政府社会协同,尽快启动水利重点薄弱环节工程建设,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治淮事业放在加快安徽奋力崛起的大局中来谋划,放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中来推动,进一步发扬来自治淮实践的“王家坝精神”,在巩固已有治淮成果的基础上,持续深入推进淮河治理伟业。
实现淮河安澜,是流域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沿淮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在水利部和淮委的指导下,加强与兄弟省的团结协作,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进新一轮治淮工程建设。同时,我们要对淮河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妥善处理好淮河与洪泽湖、入江水道与入海水道的关系,进一步提高淮河通江达海的能力,逐步实现根治淮河的目标,为流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