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医学实习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若干思考

2010-02-13陈庆健

中国医院 2010年11期
关键词:实习生医患医学生

■ 刘 葵 陈庆健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模式正悄然变革,改革势必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临床实践和创新能力等多项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实习阶段是医学生进行医学实践的最初阶段,也是医学教育的关键阶段,是从学生到社会人的一个过渡时期,受时代背景和个人自我发展的双重影响,当代医学实习生不仅承受与社会发展、医疗工作带来的相关压力,同时也不得不承受自我成长和发展的压力、适应迅速改变的环境等压力。压力的存在不仅影响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同时也影响教学医院医疗工作的开展、甚至社会和谐,因此在医学生实习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显得非常必要。

1 开展医学实习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必要性

1.1 实现医学实习生心理和谐的现实需要

众多研究表明经历压力事件的数量和性质都对个体身心健康有负面影响。医学实习生在实习阶段受环境及个人因素影响可能会经历多种压力,经历对于个人而言的重大压力事件以及同时经受多个压力事件都不利于身心健康,同时,受不可控环境因素及个人经验有限、个体自身人格因素影响,医学实习生处理压力事件时使用错误的应对方式或者缺乏相应的应对方式也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大学生在实习阶段面临的较为突出的压力主要体现在与工作相关的压力以及与自身相关的压力等两方面。前者包括:(1)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造成的疲劳感明显;(2)工作自主性不强。由于医患之间缺乏信任和理解,实习生众多等原因,实习生进行实践操作机会越来越少,导致实习生对工作敷衍了事,自我效能感降低;(3)人际关系问题。实习生在医疗活动中需结成多种医疗人际关系,包括医患关系、医护关系、实习生与带教老师的关系等。不能妥善处理各种关系,易产生各种不良心理并导致彼此缺乏信任与支持;(4)社会支持的缺乏。政府缺位、公众舆论导向的一边倒、医疗保险体制及医疗监管制度的不健全[1]使得医疗工作者在社会控制层面上的社会支持相对缺乏,也给医疗工作者造成不小的心理压力,身处其境的实习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自身相关的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存困惑。目前大学生中生存与发展矛盾冲突明显,主要表现在个人理想和社会现实的矛盾、个人能力与社会需要的矛盾、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矛盾[2]。受家庭期望、“衣锦还乡”思想、“面子”等中国文化影响较大的实习生,心理压力会更大。(2)情感问题,也是目前大学生出现较多的心理困惑之一,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问题,易产生抑郁情绪、有的甚至因一时无法消除痛苦,而采取极端行为。此外,本身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在实习阶段,也有可能由于某些诱发因素导致其在实习期间发生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

因此有必要对这一时期的实习生处理压力事件的能力以及方法予以积极引导,促进医学生此阶段的身心健康发展。

1.2 加强医学生素质教育的必然需要

素质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明确指出身体心理素质是其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提高大学生其它素质的重要手段。如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我中心”和孤独感明显,人际沟通能力不佳。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福冈宣言》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同情)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3]心理健康教育中人际沟通、合作等生存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实习生在医院环境中妥善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沟通能力是医疗活动的基础;培养其意义还在于能使个体保持与社会和谐,关爱他人、尊重自我价值的和谐心态,从而促进其道德素质及文化素质的发展。

此外,医学生大学学习以及实习阶段正是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中形成自我统一性、培养人际亲密感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一时期无法建立稳定和统一特性的个体将会面临角色混乱,而无法建立承诺的和持久的关系,将导致孤独。埃里克森相信,当在三个主要领域做出承诺,那么青少年同一性危机将会获得解决:(1)职业(也就是选择一个职业);(2)意识形态(也就是建立一种宗教信仰、政治倾向和一般性的世界观);(3)性取向(也就是确定他们的性取向和产生与年龄相一致的性角色行为)[4]。当前就业问题、道德缺失、情感问题正是大学生目前存在的主要困惑,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借助医院环境的背景因素,合理予以体验性引导大学生就业观念、将社会道德理念内化为个人道德理念,形成良好自律道德能力和培养正向处理情感问题能力,从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等多方面素质,满足医学生全面发展要求。

1.3 促进社会和谐的长远需要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由此可见心理和谐在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促进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甚至在工作期间做到自我和谐、人际和谐,特别是医患和谐将会在促进社会和谐中起到重要作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最终有可能转化为人们的生存困惑与生命误读[5]。在进入实习阶段后,切身体验到社会变革,特别是市场经济背景下,医疗工作者面临的医患关系紧张等若干问题后,易产生关怀患者与自我保护的趋避冲突,如何引导医学实习生正确对待、妥善处理医患关系,内化道德,重视他人生命和自我价值,这都与心理健康教育密不可分。葛晨虹[6]认为许多对生命的漠视和困惑,就是由青少年生存能力欠缺而导致的。心理健康教育可借助心理疏导、情绪与压力管理、人际理解等方法有助于医学实习生提高实践能力,加强生存能力,引导学生合理处理情绪、热爱生命。

2 开展医学实习生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素质的措施

2.1 管理和科研并举,提高管理科学化

实习单位主管部门、科室和带教老师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高度重视实习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实习生教学计划和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使其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延续性。目前阶段,实习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一个临床教育中新的课题,实习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不足,实习生心理健康问题存在多种背景因素,可通过开展座谈交流、个案研讨以及问卷调查等各种形式了解实习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特点和规律;对不同专业实习生群体心理问题产生原因的差异、实习工作、实习单位及带教老师对实习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等问题开展相关心理研究和实践探索,以期提高实习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理论水平及相关管理水平;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实习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学化。

2.2 危机预防干预与心理咨询并重,加强心理疏导的实效性

形成“医院—科室—实习组长”等形式的网络管理体系,建立危机预防与处理预案。主管部门不定期与科室带教负责人、实习组长、党团干部联系,树立危机意识,掌握实习生心理健康动态情况及一般性特点。加强与实习生学校相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建立和不断完善实习生心理档案。对较严重的个体必要时采取监控制度。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或途径并做好保密工作。有开设心理咨询门诊的医院,可为实习生进行心理辅导提供便利,鼓励有心理困惑的学生及时到门诊接受咨询;没有开设心理咨询门诊的医院应向实习生提供心理咨询途径,方便前去咨询。

2.3 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行心理健康教育人本化

2.3.1 进行入院和入科教育,加快实习生环境适应过程。实习单位可通过入院前和入科前岗前培训的形式为实习生提供医院及科室相关规章制度、医疗法规、医疗纠纷处理、病历书写规范等培训,提供实习生了解医院及相关科室、工作职责等方面的渠道,使实习生从工作态度、工作行为以及心理上更快的适应实习医院的医疗工作。

2.3.2 提供和拓宽诉求渠道,满足实习生合理需求。对于实习生来说,实习医院是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在实习过程碰到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问题可能一时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相关部门及人员。实习单位可提供诉求渠道,合理满足实习生需要,起到“雪中送炭”之效。通过提供各种专业报刊杂志、社会服务等,使实习生能够及时获知疏解心理压力的办法,获得自我解决心理压力的渠道。

2.3.3 改善带教方法,调动实习生主观能动性。由于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的存在,医学实习生,特别是临床医学实习生受自身主观能动性以及实践机会受限双重影响,自我效能偏低,工作上缺乏主动思考、主动参与意识。改善带教方法,为实习生创造实践机会,引导学生积极寻找实践机会,促进实习生提高自我效能,激发临床思维创造性。

2.3.4 针对不同群体需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帮助实习生实现自我心理调适和道德内化。事实上,实习生面临的压力环境既具有普遍性也有差异性,因此引发实习生压力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利用现实环境,采取体验式教育,针对不同实习生群体,不同时间段实习生的心理需求、医患之间沟通需求等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对学生心理予以积极引导、提供方法指导,这不仅有利于实习生心理健康,同时也有利于医患之间良好关系,关怀患者,尊重彼此,促进和谐。

[1]谭宗梅,刘国秋.论社会控制在和谐医患关系构建中的作用及其发挥[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8,28(5):635-637.

[2]苏楠.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中生存与发展的矛盾冲突[J].青年科学,2009,(10):170.

[3]Epstein RM,Hundert EM.Defining and assessing professional competence[J].JAMA,2002,287:226-235.

[4]乔纳森·布朗.自我[M].陈浩莺,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5]欧阳康.生命教育与大学使命——由云南“三生教育”引发的思考[Z].北京:中国生命生存生活教育论坛,2009.

[6]葛晨虹.从青少年生命漠视现象看社会德育环境[J].云南教育:视界,2009,11:30-31.

刘葵:温州医学院学生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教师,研究实习员。

E-mail:lk0123@yahoo.cn

猜你喜欢

实习生医患医学生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最牛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