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桥头跳车病害分析及防治技术
2010-02-13安徽省黄山市公路管理局屯溪分局
◎ 安徽省黄山市公路管理局屯溪分局 叶 军
目前,随着公路建设的高速发展,随着车辆行驶速度的不断提高,对公路的行驶舒适性和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投入使用的公路营运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尤其是在构造物台背回填处普遍存在“桥头跳车”的现象。桥头跳车不仅严重影响了行车的安全、车速、舒适度,同时也影响了运行车辆的使用,如何有效地消除桥头跳车或将跳车减小到最低程度,已成为公路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深入开展公路桥头跳车防治技术的研究,提出措施,对最大限度减少甚至消除跳车现象,满足公路对行车速度、安全及舒适的要求,以及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桥头跳车的危害
所谓的“桥头跳车”,是指桥梁、涵洞等构造物本身及台背由于行车荷载和自重的作用而继续沉降,通常构造物沉降与台背沉降不一致即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台背与构造物连接处的路面出现台阶,从而寻致高速行驶的车辆通过台背回填处产生颠簸跳跃的现象。桥头跳车的危害主要有:1)降低行车的速度。当车辆行至桥头陡坎时,为防止车辆的猛烈跳动,司机被迫刹车减速,降低了道路的使用功能。2)容易引起行车事故。由于车辆通过桥头陡坎引起跳车,使车辆颠簸,引起乘客及司机的不适,同时对司机产生相当不利的心理影响,严重时则会影响对车辆的正常操作,造成行车事故。3)影响车辆运营费用。桥头跳车的出现,提高了车辆的运营成本。4)影响公路养护费用及使用寿命。台阶的存在使得车辆通过时产生跳动和冲击,从而对桥梁和路面造成附加的冲击荷载,加速桥头路面及伸缩缝的破坏。
2、桥头跳车的病害分析
引起桥头跳车主要有不均匀沉降、刚度突变和车速与车辆本身的抗振性能等因素。而就公路路况而言,主要是台背填土与构造物的不均匀沉降。下面对桥头跳车成因进行简要分析。
2.1 填筑材料的压缩
桥台台后一般填土较高,按施工程序,都是在完成桥涵结构以后再填筑两端路堤,这样就在桥头形成一个填土较高、施工面狭窄、工期紧迫的作业段,大型机械很难进场操作,既使小型压路机,在台背碾压时也会有死角碾压不到,给土方压实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2.2 路堤本体填土的沉降
大型机械很难进场操作,即使小型压路机,在台背碾压时也会有死角碾压不到,给土方压实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而实际施工时,土方往往又不能达到最佳含水量,且台背一定范围内土方压实往往辅以人工夯实,压实功较小,局部密实程度很难达到质量要求。因此,在路堤自重和车辆垂直荷载及冲击振动荷载作用下,路基填料逐渐被压缩,孔隙率降低,密实度逐渐增大,从而在一定期限内产生路堤本体的沉降。
2.3 排水不畅及填土流失
在桥涵与路堤的连接部位,由于存在缝隙,雨水会沿缝隙渗透,下渗水对桥台一般不产生破坏作用,但是对土类填料,易产生浸蚀和软化,雨水对路面结构层和路基土产生冲刷和浸蚀,增加路面各结构层和路基土的含水量,造成各种细粒土的流失,随着路基和各结构层的破坏,在外部车辆荷载冲击作用下,必然造成桥头路基沉陷,产生跳车现象。
2.4 其它因素
工程结构本身设计方案、施工工艺以及采取的处治措施等对桥头跳车都有较大的影响,设计上除对路基断面结构和边坡防护上有所考虑外,其他多数情况下对高路堤设计上并无特殊的要求,如压实度等指标均与一般路堤相同,因而,在填筑以后受到自重和行车荷载的作用,路堤填土必然要产生竖向变形;再如当前一些施工单位盲目追求进度,没有严格按施工规程作业,台背填土速度过快,对地基造成扰动和破坏,没有充分时间固结,这些都是引起跳车现象的原因之一。
3、桥头跳车综合防治技术
3.1 地基处理
1)强夯法。强夯法广泛的应用于地基沉降处治工程中。强夯法一般采用100~400KN的重锤,从6~4m的高处自由落下,对地基土施加强大的冲击能,在地基中形成冲击波和动应力,将地基土压密、振实,以加固地基土,达到提高强度、降低压缩性。对于天然地基采用强夯处治后,地基承载能力将会成倍提高。对于粘土,承载力可提高1~3倍,而且减少不均匀沉降 ,缩短工期。2)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是在碎石桩基础上发展而来,主要由碎石、石屑、粉煤灰、掺适量水泥和水拌和而成的一种具有一定粘结强度的桩。碎石是该桩体的粗骨料,石屑是填充碎石孔隙,改善骨料级配的次骨架材料,粉煤灰具有填充作用和火山灰作用。CFG桩桩径较大时,一般用钻孔灌注桩的成孔设备:桩径较小时(350~400mm),采用振动沉管桩打桩机或螺旋机,有时用振动沉管机和螺旋钻机联合使用。施工前一般须进行试桩确定有关技术参数后,再组织大规模施工。
3.2 路堤处治技术
1)施工工序的合理安排。为保证桥台盖梁下填土的压实质量,要求必须先将台背填土至盖梁底面标高,再浇注桥台盖梁。为避免桥梁、伸缩缝、路堤三者标高不一致形成错台,要求铺筑路面时,先将伸缩缝预留槽临时用沥青填筑,待路面铺筑完毕,再对预留槽进行切缝安装伸缩缝。
2)土工格栅处治台背填土。土工格栅处治桥头跳车的原理是,在填土中沿路线方向分层平铺土工格栅,格栅层的一端固定于桥台,另一段与台背连接,利用土工格栅变形的连续性及其高强度、高弹性、大变形特性,将车辆荷载及上部土体的自重荷载部分地传递到桥台,在台背局部范围内,分层阻止填料沿台背沉降;与此同时,通过格栅与土体的相互作用,改善局部荷载作用下土体内部的受力状态,将荷载扩散到一个较大的范围内,从而达到减少外部荷载对土体的压缩沉降,延长沉降特征长度,使台背与填土交界部位的阶梯状沉降变为连续渐变沉降。
3.3 路面处治技术
1)设置桥头搭板。为了避免不均匀沉降对行车造成的不良影响,目前在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常用的方法是在桥台上设置桥头搭板。桥头搭板一端支撑于桥台,另一端通过枕梁或直接与路基相连。桥头搭板设置把集中的不均匀沉降量分散在搭板长度范围内,使柔性路堤产生的较大沉降逐渐过渡至刚性桥台上,从而起匀顺纵坡的目的,使车辆通过时跳跃现象大为减少。为了减少板底部弯拉应力,可以采取在板底设置一层或二层水泥稳定碎石层。水泥稳定碎石层改善了板底的局部沉降,为搭板提供了均匀支承、使搭板的受力更加均匀一致;同时,水泥稳定碎石层也改善了枕梁处应力集中的现象,进一步避免搭板和路堤衔接处出现局部沉陷,从而消除了因设置搭板而引起的二次跳车。
2)采用过渡性路面。根据桥涵的长度和路基的容许工后沉降值等,在桥头一定长度范围内铺设过渡性路面,待路堤沉降基本完成(一般为3~5年)后,再改铺原设计永久性路面。过渡性路面可采用预制水泥混凝土六棱块、条石铺砌、半刚性过渡层或沥青表处过渡层等类型。其中水泥混凝土六棱块和条石铺砌仅适应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最大优点是翻修处理速度快;但不易铺砌平整,行车仍有抖动感觉,且其砌缝应采用防水材料,以防渗入雨水损害路基。值得推广的简便有效方法是沥青表处过渡层类型,其优点是当出现较大沉降时,可及时补充铺设一层沥青混凝土或沥青砂,便能确保行车畅顺,有效避免跳车现象。
4、结语
总之,桥头跳车是高速公路常见病害,成因复杂,处治技术难度大,面对桥头跳车问题,除了在设计上进行处理外,还应完善施工工艺、方法和强化施工质量加强建设监理工作,对台背施工的填土材料、压实机具、填土厚度进行检查,分层验收,层层把关,严格执行工序验收制度,这样才能确保桥涵两端填土和路堤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