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本科院校林学特色专业建设的构想

2010-02-12张启昌孙广仁刘宝东

中国林业教育 2010年6期
关键词:林学林业特色

张启昌 孙广仁 刘宝东

(北华大学林学院,吉林 132013)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格局中,地方本科院校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人才培养任务。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加强本科专业建设,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新兴交叉、社会急需的原则,择优选择和重点建设特色专业点,引导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办出特色。为此,笔者在分析地方本科院校林学特色专业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北华大学林学特色专业建设工作的实际,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林学特色专业建设的基本构想。

一、地方本科院校林学特色专业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

(一)地方本科院校林学特色专业建设的背景

1.国外林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趋势

国外林学专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强调培养能够适应21世纪林业行业新变化(从以木材生产为主转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新型人才;通过专业知识结构的改造,适应“环境热”“自然热”“生物热”的潮流,实现专业课程结构的优化[1-3],培养具有深厚知识和较高能力的“通才”;实行教学、科研与企业相结合的开放型办学体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淡化专业,改革课程设置,重视基础性训练和文、理、工科的相互渗透,实行综合化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3个方面协调发展,增强适应性[4]。

总体来看,国外林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趋势是以多方面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多学科交叉、知识结构改造为基础,以开放型办学体制为保障,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通用型人才。

2.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林学专业建设的现状

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林学专业教育存在专业建设历史短、教育观念相对陈旧、课程结构单一、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较落后、教学内容陈旧、学科间缺乏渗透、教育体制和教学管理的改革思路缺乏开拓性、没有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对学生素质培养和潜能发挥的作用、所培养的人才知识面窄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违背了现代教育思想,也不符合现代林业科学发展观、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的要求。所以笔者认为,林业高等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更是林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林业科技发展的指导原则,也是指导林业人才培养的根本理论。我国森林资源少、分布不均,森林覆盖率低,天然林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这都要求林业教育应重视与加强森林培育方面的教学内容和环节。随着我国森林资源综合化合理利用的较快发展、农用林业研究范围的不断拓展以及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渗透和多学科技术的融合,高等林业教育需要加强学科的交叉融合,改革传统课程,增加新课程,更新教材内容等。随着高校数量的不断增加,当今高等教育的竞争日趋激烈[5]。在这种形势下,地方本科院校林学专业要想站稳脚跟并争取有更大、更好的发展,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的劣势和不足,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培养既适应社会需要又符合自身办学实际的人才。

(二)地方本科院校林学特色专业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由规模扩大向内涵提高转变,地方高校办学历史短、积淀少、底蕴薄的问题开始显现。面对新的形势,地方高校必须及时调整办学指导思想,不能盲目瞄准“一流”、向老牌高校看齐,而是要走自己的路,创出特色、办出活力[6]。培育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也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客观要求[7]。同样,地方本科院校中的林学专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也必然要进行特色专业建设。

本科生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林学本科专业的教育目标就是为林业行业培养宽基础、厚理论、强能力、高素质的专门技术人才,培养能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要求、能跟上并驾驭林业高新技术的发展、能推动和带动林业技术创新的高水平的技术人才。从这个意义出发,高等教育的改革就是人才培养的改革,是适应科技发展需求的永恒任务和主题。也就是说高等教育的改革是无止境的,要与时俱进。因此,林业高等教育的改革,要始终根据为林业行业服务的要求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调整,并且要有适度的超前性;而在教学改革工作中,首先要认清当前的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与21世纪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之间有哪些差距。

21世纪是高新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将不断涌现,并渗入林业生产中,所以这些新知识必须纳入林业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同时,为了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林业行业的服务功能已经从以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以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发挥生态效益为主。这对林业高等教育来说,人才培养的方向就必须由原来的以速生丰产、主伐利用更新为目的转向以高效发挥生态效益、提高森林附加值为目的。全球生态环境的变化使森林培育与功能的开发利用更为复杂化,这就更需要林业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具有更为宽泛的基础知识面和更为精湛的专业技能。中国的经济体制已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许多经营管理知识和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和更新,这就要求林业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必须进行深入甚至根本性的改革。

因此,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林业发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性强、富有创新能力、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和创业型人才,地方本科院校的林学专业更加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修订教学计划,努力探索适合专业生存的特色专业建设模式。

二、地方本科院校林学特色专业建设的构想

(一)建设目标

1.专业建设目标

地方本科院校林学特色专业的建设,基本定位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上。林学特色专业的建设目标是:立足地方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及区域生态安全建设,通过专业建设与改革,建立起适应未来林业生产、科研体制需要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的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使学术研究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人才培养在区域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中不可替代、专业建设在国内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2.人才培养目标

林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由培养目标、素质要求、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教育教学活动运行机制等要素构成[8-9],其中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地方本科院校林学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实用型人才,即立足地方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及区域生态安全建设,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林业科学和技术需要的,具有较宽的公共基础知识以及扎实的林业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实践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良好,创新能力与吃苦耐劳精神兼顾,能够在林业、农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森林培育、森林资源经营与管理、经济植物栽培、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生态工程建设和城市林业建设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建设的具体内容

1.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符合林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为林业生产、科研部门培养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富有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就必须优化课程体系,使林学专业本科生掌握森林资源培育、保护、规划、管理、开发与利用、林木遗传育种、生物技术、生态工程建设和城市林业建设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能够在林业、农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资源调查与规划设计、生产、经营、管理和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2.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加强地方特色教材建设

地方本科院校林学特色专业建设突出强调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所以不仅要求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够充分反映林业行业的新发展、新技术、新理念;而且要根据林业具有较强区域性的特点,编写适应地方院校所在区域森林保护、开发、利用及生态安全建设需要的地方特色教材。

3.完善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地方本科院校应建立鼓励校内专任教师到林业一线学习交流、吸引林业生产操作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的制度和机制,并定期派遣教师到林业基层部门或先进的林业院校进行短期考察和学习。

4.建立学术交流制度

地方本科院校应定期邀请国内外林学专业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或林业生产操作人员到学校讲学交流,跟踪林学专业前沿研究;加强与相关单位的沟通,了解林业一线急需的生产技术及对林学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

5.加强实践教学,推进人才培养与林业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地方本科院校应加强教学与生产、科研相结合,拓宽林学专业口径,加厚基础,由注重“专业对口”培养转变为注重“专业适应”培养;要为林学专业本科生提供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的机会,使他们在科学研究实践、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个性和特长,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建设方案

1.调整和修订林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

地方本科院校应加强对有关林业部门和林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人才的需求的研究,定期到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用人单位对林学专业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要求;同时,积极借鉴其他高等院校林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在调查、交流、总结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地方本科院校应构建与林业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不断修订和完善相应的课程体系。

2.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新教材建设

新的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相应的课程体系确定后,每门课程的教师都要对自己所讲授的课程进行调查研究,针对林业生产实际对林学专业本科人才的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全面的调整和更新,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同时,要尽量选用最近出版的统编优秀教材,保证教材的先进性。

此外,地方本科院校应根据林学专业的特点以及区域经济、社会、林业的特色,组织教师编写体现教学成果、专业特色和办学水平的地方教材;或者为一些统编教材编写补充教材,并以校内教材的形式印刷,以辅助课程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地方本科院校还应在大力开展教学研究的基础上,整合特色研究内容,建设特色课程。

3.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地方本科院校应通过素材收集和动画制作,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的开发,并在林学专业课程教学中推广使用;要以省优秀课程、精品课程为主,开发网络课程,建立网络课程模板;要研制标本室的微机化管理系统,创建数字化标本室,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要开发课程考试自动命题系统,实现教考完全分离。

地方本科院校应加强林学专业实践教学建设,以提高学生解决林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林学专业学生的就业主要面向生产一线、面向基层的特点,重点抓好综合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通过教学实习与生产项目实施相结合,以及鼓励学生广泛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等,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地方本科院校应加强教学管理,促进教风、学风建设。教风与学风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学校应通过实行导师制,加强学生学习的过程管理;要针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重点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以及教师的敬业精神教育等,使林学专业的教风、学风得到进一步改进。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地方本科院校应完善校内专任教师到林业一线学习实践、相关产业和领域的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的制度和机制;并通过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对外协作与交流活动,如参加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学改革研讨会,到其他高等院校参观学习等,充分吸取先进的教改经验,互相交流教改资料,取长补短,从而不断改进专业教学,使林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始终走在前列。

5.改革实践教学,加强技能培养

地方本科院校应建立林学专业学生到林场、林业企业、农村、社会等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实践实习的有效机制,规定学生实践实习的累计时间原则上不少于半年;要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在校内装备林业生物技术、组织培养、3S技术实验室,建设小型林木种子标本室,在校外与用人单位和林业部门合作建设学生实习基地;并建立有实习单位参与的学生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机制。

(四)预期成果

地方本科院校林学特色专业建设构想预期要取得的成果包括以下方面。

1.制订出适应21世纪林业科学技术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深化教学改革:(1)通过教学研究和科研工作,及时将反映学科特点、专业特点、最新研究成果的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信息量和知识面,实现科研反哺教学。(2)主干课程要创建数字化标本室;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制作与更新多媒体课件,实现网络化辅助教学;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逐步形成教学特色;开发课程考试自动命题系统,实现教考分离。

3.建立教师培训、交流和深造的长效机制,逐步建成一支了解林业行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林学专业教学工作的高水平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4.完善实践教学体系:(1)开发与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立学生到林场等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实践实习的有效机制。(2)建立学校、用人单位和林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机制。(3)在林学专业的实验室建设方面,为林业生物技术、组织培养、3S技术实验室装备先进的仪器设备,新建小型林木种子标本室,以满足新形势下实践教学的需要。

5.创新教学模式:构建“六化◦四结合”的教学模式,打造品牌专业。“六化”指教学观念时代化、教学内容动态化、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实践教学现场化、学生日常管理导师化;“四结合”指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产”与“学”相结合、科技创新与日常教学相结合。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不仅有利于促进理论联系实际,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1]殷鸣放.日本高校林学专业的教学改革[J].高等农业教育,2000(1):94-95.

[2]W J T REWHELLA,K M RODRIGUEZ-CLARK,N CO RP,et al.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s a Component of Multidisciplinary Conservation Programs:Lessons from Conservation Initiatives for Critically Endangered Fruit Bats in the Western Indian Ocean[J].Conservation Biology,2005,19(1):75-85.

[3]VUNG SET HA,JAN-PET ER M UND.Professional Education Programmer for Land Management and Land Administration in Cambodia[J].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 Geographical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2008,17(4):358-371.

[4]朱永林,李坚,曹军,等.俄、日高等林科本科人才素质培养趋势[J].国外林业教育,1998(6):50-51.

[5]傅建中,李建法,沈红卫.产学研结合——地方高校创建特色之路[J].中国大学教学,2007(2):69-70.

[6]季桂起.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构想[J].中国大学教学,2007(9):55-58.

[7]孙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探析[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4):85-88.

[8]胡庭兴,罗承德,李贤伟,等.21世纪林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1(3):24-27.

[9]梁机,黄寿先,廖秋玲,等.立足地方经济建设 改革林学专业培养模式[J].教育园地,2006(29):83-84.

猜你喜欢

林学林业特色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特色种植促增收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land produces
如何构建高效的职业院校林学教学课堂
地方民族院校复合应用型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化学名词》(第二版)、《林学名词》(第二版)预公布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