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原寒解汤治疗小儿食积高热36例
2010-02-12王海涛
王海涛
河南省郑州市中医学院一附院儿科(450000)
发热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症状,而食积发热则是小儿发热的常见类型,是患儿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危害小儿身体健康,笔者自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采用自拟达原寒解汤治疗小儿食积高热3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36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3~5岁19例,6~8岁12例,9~12岁5例,平均年龄5岁3个月;发病2d以内者8例,3~4d者19例,5d以上者9例;体温38.5~39.0℃ 20例,39.0℃以上16例;诊断属上呼吸道感染18例,疱疹性咽峡炎4例,急性扁桃体炎8例,急性支气管炎5例,肺炎1例;其中30例使用过抗生素、解热止疼药等西药治疗,7例使用过激素。
1.2 治疗方法
达原寒解汤药物组成:生石膏30g(先煎)、知母10g、柴胡12g、黄芩10g、连翘10g、蝉蜕6g、葛根15g、炒大白6g、厚朴6g、生薏苡仁30g、草果6g、生甘草6g。加减:恶寒无汗加荆芥6g、羌活6g;咳嗽有痰,气喘加炙麻黄6g、杏仁9g、葶苈子9g;咽红有疱疹去知母加玄参10g、板蓝根15g、蒲公英15g、地丁10g;腹胀便秘加生大黄3g、枳实6g;口渴乏力加党参10g、麦冬12g。用药量根据患儿年龄大小及病情轻重增减,1剂/d,分3次温服;病重者2剂/d;对于不能口服中药的患儿,可以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患儿体温持续38.5℃以上时,给予物理降温;对于不能进食及有脱水者,给予补液治疗。
2 治疗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2d体温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或改善。有效:治疗4d体温基本正常,临床症状改善。无效:治疗4d体温无明显下降。
2.2 治疗结果
36例中显效23例,占63.9%;有效10例,占27.8%;无效3例,占8.3%;总有效率91.7%。
3 病案举例
患者女性,8岁,因“高热4d”为主诉就诊。患儿4d前受凉发热,咽痛,干咳无痰。在某医院查血常规:WBC 4.2×109/L,N 48%,L 50%,Hb 122g/L,PLT 312×109/L,诊为急性支气管炎,给予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清开灵及氢化可的松治疗3d,患儿仍发热,热退复升,午后及夜间热甚,体温最高39.8℃。治疗4d患儿仍高热,复查血常规,WBC 2.3×109/L,遂来郑州市中医学院一附院就诊。刻下症见:高热,咽痛,咳嗽,无痰,腹胀纳差,精神稍差,口渴,口唇红赤,手足心及腹部触之灼手,小便短黄,大便干,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证属阳明实热兼有积滞,治以解肌发汗,清热导滞,方以达原寒解汤加减,生石膏30g(先煎)、知母10g、连翘10g、蝉蜕6g、柴胡12g、黄芩10g、葛根15g、炒大白6g、厚朴6g、生薏苡仁30g、草果6g、生甘草6g、生大黄3g、枳实6g,水煎,1剂/d,分3次温服。患儿服1剂热退,体温降至37.5℃,服2剂后热退脉静身凉,病告愈,继给予养阴清热,健胃消食药调理而安。
4 讨 论
小儿食积发热属于祖国医学病名,多见于现代医学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神气怯弱,肌肤柔嫩,卫外功能较差,加之寒暖不能自调,饮食不知自节,外易为六淫所侵,内易为饮食所伤。小儿生理上脾常不足,而家长又过于溺爱,进食大量肥甘厚味,造成饮食积滞,食积内停,复感外邪,内外相因而致发热。感受风寒,寒邪化热入里,或感受风热,与阳明食积之邪相合,内外相引而出现高热,外感之邪与食积之热邪熏蒸于上,则咽红咽痛;食积中焦,阻滞气机,则腹胀,热烁津液,则口渴,小便短黄;外邪犯肺,肺失宣肃,则咳嗽;腹部郁热,熏蒸于外,可见手足心热,腹部灼手,口唇红赤。治宜清热解肌发汗,消积化滞。达原寒解汤是吴又可的《达原饮》合张锡纯的《寒解汤》加减变化而来,方中石膏、葛根解肌清热,除烦止渴,解阳明经热;柴胡,黄芩和解少阳,解少阳经之热;连翘,蝉蜕清透在表之热,驱邪外出;炒大白,厚朴,草果,生薏苡仁化肠胃之积滞;生甘草解毒清热,调和诸药。全方共奏解肌清热发汗,化积导滞之功效,切合病机,故能取得良好疗效。在临床上应注意的是生石膏及柴胡的用量,生石膏及柴胡用量应大,小则不能取得预期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