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幼龄绵羊坏死性口膜炎

2010-02-12张海成张玉青

中国兽医杂志 2010年4期
关键词:门源幼龄土霉素

张海成,张玉青

(1.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珠固乡兽医站,青海门源810300;2.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浩门镇兽医站,青海门源810300)

幼龄绵羊弥漫性坏死性口膜炎是由坏死杆菌侵袭幼龄绵羊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在潮湿多雨的夏季易发生,主要经损伤的皮肤、黏膜侵入,潜伏期1~3 d。幼龄绵羊发病后具有症状重剧、治愈率低、死亡率高的特点。笔者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该病,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1 症状

发病初期在齿龈、舌、上颚及颊部处可见坏死性的脓肿,破溃后将污秽、粗糙的灰白色伪膜撕去,将露出不规则、易出血的坏死溃疡面,内有脓血、有恶臭。有的病羊仅表现在嘴唇及外部周围皮肤上,开始出现在唇部皮肤、鼻及眼睑上,后发展成块形水疱,破溃后流出浆性褐色的渗出物,外表局部形成不同程度的溃疡。病羊感染后食欲、饮欲减退,口流涎,咀嚼、反刍困难,随时间延长症状加重,病羊食欲废绝、消瘦,经7~10 d死亡。幼年绵羊死亡率高。

2 鉴别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可初步诊断为幼龄绵羊坏死性口膜炎,但应与口蹄疫、水疱性口炎、羊传染性口膜炎、羊传染性脓疱病进行鉴别诊断。幼龄绵羊弥漫性坏死性口膜炎是由坏死杆菌引起,而口蹄疫、水疱性口炎、羊传染性口膜炎、羊传染性脓疱病均是由病毒引起。绵羊弥漫性坏死性口膜炎在夏季多发、常散发;而口蹄疫多在秋春冬季呈大规模流行,范围广,传染迅速。羊传染性口膜炎、羊传染性脓疱病多集中在冬春枯草季节,经常规治疗多能在较短时间内痊愈,死亡率低;而幼龄绵羊弥漫性坏死性口膜炎在夏季雨季多发,同时具有难治愈、死亡率高的特点。

3 治疗

3.1 中药用加味黄连解毒汤:黄连20 g,黄柏40 g,黄芩30 g,栀子30 g,大黄30 g,芒硝80 g,二花50 g,连翘25 g,甘草20 g,加水1 500 mL,煎至500 mL,每只羊灌服15 mL,2次/d。同时将覆盖溃疡面的伪膜用镊子小心撕去,用碘酒擦拭后,撒布冰硼散:冰片1 g,硼砂10 g,元明粉10 g,朱砂1 g研成细末,撒布患处。

3.2 西药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后用0.5%碘甘油擦拭患部,对外部皮肤用15%福尔马林溶液仔细涂布,1次/d,连用3 d。同时每只幼龄病羊肌肉注射长效土霉素0.5 g,2次/d。对完全不食两天以上者静脉注射10%葡萄糖50 mL、10%维生素C 10 mL、0.9%生理盐水50 mL、阿莫西林钠1 g,1次/d。

4 病例

2006年8月4日,门源县珠固乡元树村一社马某放牧的羔羊43只,在夏季草场上有12只先后发病。症见:病羊采食困难,口流涎,检查口腔可见在齿龈、舌、上颚及颊部处有不同程度的坏死性脓肿,脓肿破溃后用镊子将上面污秽粗糙的灰白色薄膜撕去,露出不规则、易出血的坏死溃疡面,内有部分脓血、有恶臭。根据以上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遂诊为幼龄绵羊弥漫性坏死性口膜炎。治疗上首先要对病羊进行隔离;然后对口腔病变用镊子将患处伪膜撕去后,先用0.1%高锰酸钾液冲洗,后用碘甘油仔细擦拭患处,最后撒布冰硼散;用上述中药加味黄连解毒汤煎服,每只羊灌服15 mL,2次/d;肌肉注射长效土霉素0.5 g,2次/d。3日后,除1只病羊因感染较重、尚未恢复外,其他羊只已痊愈。7日后回访全部羊只已恢复健康,没有再发现新病例。

5 小结

5.1 对幼龄绵羊弥漫性坏死性口膜炎通过内服中药、肌肉注射长效土霉素,以及对口腔病变的有效处理,上述三法结合能收到显著疗效,多数在2~3 d内治愈。对病情较轻者,单用中药煎服,结合口腔病变的处理就能收到良好效果。

5.2 对病羊首先要进行隔离,避免传染给其他健康羊只;并且应加强病羊的饲养管理。对采食困难的羊只饲喂柔软多汁、富含营养的牧草或灌服富有营养的流质食物,以及进行补液疗法,静脉注射葡萄糖、维生素C、盐水等。

猜你喜欢

门源幼龄土霉素
基于多光谱图像的幼龄白木香含锌量无损诊断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畜禽肉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的残留检测研究
青海门源地区克克赛金矿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前景
大通河风光(青海门源)
土霉素降解菌筛选及降解特性研究
洪泽湖沉积物中四环素土霉素及相关抗性基因的分布特征及潜在风险分析
红壤幼龄桔园套种豆科牧草后土壤酸度变化特征
高山幼龄果园套种蔬菜技术
西部放歌八之六
你是我的舒芙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