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强峥嵘的群峰
2010-02-11刘兴雨
杂文选刊 2010年2期
做选家最重要的是眼光,而这个眼光不仅由独特的价值标尺决定,也由无私与博大的胸怀决定。在看到《中国当代杂文二百家》之前,我就兴致盎然地读完了刘成信先生所写的《当代杂文六十年》,仿佛一位亲切的向导,为我们绘声绘色地讲述眼前绝佳的风光。我拿到书以后,最先不是找自己的作品,而是看选没选焦国标的作品,由于他一度成为“危险人物”,在特殊的国情下,他极可能被排挤出去。一看目录,我长出了一口气。他不但没被排挤,还给予了最高的规格,这让我不得不佩服编选者的勇气与良知。
这个选本,留下了六十年中探索者深深浅浅的脚印,这些脚印与民族成长的步履重合,算是这些人向后人交上的一份答卷,尽管未必能得满分,总是他们当时真实实力的反映。这个选本也绘出了六十年时空中气象万千、倔强峥嵘的画卷,让人叹为观止。在连绵的群峰中,我看到了许多令人仰止的高峰,看到了那高峰上熟悉的旗帜,这让我感到欣慰。为了标出这些山峰,标出这些旗帜,编者不知几经斟酌,耗费多少心血。我将这个选本与《中华杂文百年精华》加以对照,发现一些遗漏的名篇这回补上了,如魏明伦的《雌雄论》、焦国标的《<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翻阅断想》等。当然也有的似乎應该保留却没能保住,如王大海的《白头宫女说玄宗》。
可能由于远隔着一个海峡,云遮雾绕的原因,致使一些山峰的高度被遮掩了。比如柏杨,我私下以为,他是中国惟一可以和鲁迅相提并论的杂文家,可却只给了他两面旗帜,实在有些遗憾。当然,也可能是见仁见智的事情,我姑妄言之,你们姑妄听之。
(刘兴雨:杂文作家,《本溪日报》副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