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森林规划体系探讨

2010-02-11詹明珠温全平

中国城市林业 2010年4期
关键词:总体规划森林规划

刘 颂 詹明珠 温全平

1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 200092

2 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2

3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 上海 200237

城市森林规划体系探讨

刘 颂1,2詹明珠1温全平3

1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 200092

2 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2

3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 上海 200237

通过对城市森林建设实践需求、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特性的分析,指出了完善城市森林规划体系的必要性,结合环境规划领域中两种传统方法的论述,提出了与城市规划体系相协调的城市森林规划的类型。基于实践,探讨了不同类型城市森林规划的内容。

“认真编制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予以实施”是《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明确要求的规定动作,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本文讨论的问题是,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城市森林建设,只有一个总体规划是否能够满足需求?如果不能,那么如何进一步完善城市森林规划体系?

对于第一个问题,需要从城市森林建设实践需求和总体规划的特性进行分析,对于第二个问题,则需要立足实践,从规划方法、与城市规划体系的协调、规划的内容等多方面进行讨论。

1 城市森林建设实践需求

城市森林建设是一个过程,需要经历一系列的阶段,需要不同的规划类型进行相应的引导与控制。目前各城市编制的城市森林规划仅仅停留在总体规划阶段,远远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原因何在?需要从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的特性谈起。

2 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的特性

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面向城市地域范围,注重战略性的引导,体现的是城市政府在行政过程中,对城市森林发展战略方向的意志,为未来15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的城市森林发展提供战略性的规划框架,是政府宏观管理和调控土地利用的一种途径,需要解决城市森林发展的区域平衡问题,城市发展与城市森林发展的平衡问题,城市森林保护与建设的平衡问题,城市森林多功能的平衡问题等,确保城市森林发展与国家政策、区域政策和城市发展政策相符合。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具有宏观性、长远性、整体性的特性,解决的是城市森林各类用地和植被定性、定位、定向的问题,不可能也不应该深入到每一个地块指导具体的城市森林建设。由于缺乏针对各地块的详细规划设计层面的指导,使得总体规划确定的内容往往落不到实处,导致了建设实践中一系列问题的出现。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对城市森林建设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因此落实总体规划,加强对城市森林具体建设地块的规划设计工作也显得日益重要。

3 城市森林规划的层次

中国城市森林规划类型的划分应该与城市规划体系相协调。一般城市规划分为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控制引导两个层面,就中国目前法定城市规划编制层次来看,城市总体规划属于城市发展战略层面的规划,详细规划属于建设控制引导层面的规划[1]。与此相对应,按照城市森林规划的工作对象和内容,也可以将其分为两个层面的规划,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层面的规划表面上是其空间范围的大小不同和深度不同,但其本质上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意志力。

实际工作中,为了便于工作的开展,在正式编制城市森林总体规划前,可以由城市人民政府或其主要职能部门组织制定城市森林总体规划纲要,对确定城市森林发展的主要目标、方向和内容提出原则性意见,作为总体规划编制的依据。

详细规划的工作对象是城市局部地段范围内的城市森林类型,侧重于对各类城市森林在具体建设过程中的引导和控制,反映了特定城市森林类型所有者和使用者各种利益的相互平衡关系,是城市政府对城市森林建设项目进行管理的直接依据,是对城市森林总体规划的具体落实,使城市森林建设活动能够按照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制定的措施得到实施。城市森林详细规划根据不同的任务、目标和深度要求,可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两种类型。

4 城市森林各规划类型内容[2]

4.1 城市森林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

城市森林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确定城市森林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并作为编制城市森林总体规划的依据。主要内容如下:

(1)提出城市森林规划的指导思想,确定城市森林规划的重大原则问题;

(2)掌握区域自然资源总体状况,论证城市森林发展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原则确定规划期内城市森林发展的目标;

(3)分析区域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与区域其他空间资源的关系,原则确定区域城市森林的功能构成、空间结构与布局;

(4)根据城市森林发展、建设和管理的需要,划定城市森林规划区范围;

(5)原则确定规划区范围内城市森林的功能构成、规模、空间结构与布局,初步确定城市森林发展的用地位置和范围,对现状城市森林,初步提出保护、改造或综合利用的建议;

(6)原则确定区域及规划区城市森林建设的重点,提出实施规划的重要措施。

城市森林总体规划纲要的成果包括文字说明和必要的示意性图纸,对于个别重要的问题,可以采用专题研究报告的形式,单独说明。

4.2 城市森林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城市森林总体规划面向城市整体,主要任务是协调好相邻区域之间城市森林保护和建设的关系,以及区域内部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与其他空间资源的关系,综合研究确定城市森林发展的功能构成、规模和空间发展状态,统筹安排各类城市森林建设用地,合理配置植被类型,确定树种组成与结构,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森林合理发展。

城市森林总体规划的期限参考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可以为10~20年,同时应通过结构规划对城市森林发展的远景进行安排,远景展望可以为30~50年。城市森林总体规划应包括近期建设规划,对城市森林近期的发展布局和重点建设项目作出安排,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为3~5年。

城市森林总体规划主要内容如下[3]:

(1)掌握城市自然资源状况和城市规划建设状况,调查了解城市森林发展现状,分析现状存在的问题,划定环境敏感地区和视觉景观敏感地区,分析城市森林发展的条件和制约因素,明确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

(2)确定城市森林总体规划的空间层次和范围,必要时对城市森林建设进行分区,确定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制定规划期城市森林发展的目标和指标。

(3)城市森林结构规划,主要对城市森林发展的远景进行安排,可以针对不同尺度的规划范围进行,内容包括:分析城市森林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城市森林发展战略;提出与相邻区域城市森林发展在空间布局、重点建设项目、自然资源保护等方面进行协调的意见;分析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与其他空间资源的关系,分析区域自然生态过程,识别环境敏感区,确定需要保护的区域;确定城市森林发展的空间结构和功能构成,提出建设的重点内容和要求。

(4)根据城市森林的功能构成,进行林地和植被分类,确定规划区可以运用的树种名录,各类植被的树种组成,确定不同类型树种和植被的比例关系;

(5)预测规划区城市森林的规模,确定各类城市森林用地的比例关系;

(6)分区安排各类城市森林用地,制定分区规划的目标和指标,确定各类城市森林的空间布局,建立与结构规划相协调的空间结构体系;

(7)为各类城市森林用地制定规划导则,确定可以选择的植被类型,建设的形态,相关设施,以及与城市建设和其他生态要素的关系,提出相应的控制指标;

(8)对现状城市森林提出保护、改造或综合利用的发展方向和相应的措施;

(9)城市森林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确定城市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的内容,提出建设的具体措施,建立城市森林物质层面建设与精神文化层面建设的联系;

(10)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多层次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11)重点建设工程及分期建设规划,确定重点建设的项目,安排建设时序,提出近期建设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步骤;

(12)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进行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

(13)提出规划实施的措施和政策建议,制定保障城市森林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城市森林总体规划的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及附件(说明、研究报告和基础资料等)。图纸包括:区位图,图纸比例1/500 000~1/1 000 000;遥感影像图;城市森林现状图、土地利用分析图、环境敏感性分析图、景观敏感性分析图;城市森林规划结构图、城市森林功能分析图,图纸比例1/50 000~1/200 000;城市森林规划区范围图,城市森林规划分区图,图纸比例1/25 000~1/50 000;现状风景游憩林地服务半径分析图;城市森林总体规划图、城市森林规划新增林地图,各类城市森林规划图(可分区绘制),风景游憩林地服务半径分析图,城市森林林地率分区控制图,城市森林游憩网络规划图、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图,城市森林重点建设工程规划图、分期建设规划图,图纸比例1/10 000~1/25 000。

4.3 城市森林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

详细规划针对具体的地块,主要任务是:以城市森林总体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城市森林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或者直接对城市森林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村镇集中居民点进行城市森林建设以及风景游憩林地建设,应该依据城市森林总体规划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其他范围内的生态防护林地、经济生产林地和生态恢复林地建设可视实际情况灵活把握,可以依据城市森林总体规划直接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

4.3.1 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适应城市森林规划的深化和管理的需要,根据城市森林总体规划,以及相关城市规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环境建设的目标,对城市森林用地的类型、位置和范围、使用强度、空间环境,植被的类型、空间结构、布局、形态、树种组成,公共服务设施以及自然资源保护等作出具体控制性规定的规划,作为城市森林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主要内容如下[4]:

(1)详细调查规划范围内及周边自然资源条件,以及相关规划情况,确定规划范围内需要保护或改造利用的自然资源,分析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规划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2)确定规划范围内不同城市森林类型的界线,对于附属绿地,提出城市森林分布位置的建议;

(3)从环境生态、视觉景观、游憩活动、经济等多个方面对地块城市森林建设提出控制性或引导性的指标。各指标可根据城市森林的类型有所侧重或调整,如对于风景游憩林地,需要规定游憩面积比率、游人容量、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各级道路宽度等指标;对于附属绿地,需要规定集中林地率、绿地阴影率等指标。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类型、数量、位置和范围需要依据相关规范如《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 50298—1999)和《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以及城市规划相关规范等确定。

(4)制定相应的城市森林管理规定,包括对现状植被的管理、单位造价的控制性指标等。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及附件(说明和基础资料等)。规划文本中应当包括城市森林管理规定,图纸包括:规划地区位置图,图纸比例不限;地块划分编号图,图纸比例1/5 000,各地块用地现状图,各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图纸比例1/1 000~1/2 000。

4.3.2 修建性详细规划

城市森林修建性详细规划是依据已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对要进行建设的地区提出具体的安排和设计,以指导城市森林的设计和施工。内容包括[4]:(1)进行建设条件分析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提出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2)利用现状自然资源条件,进行城市森林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3)规划分析,包括景观分析、空间结构分析、功能设施分析、交通组织分析和植被分析;(4)进行植被规划,确定各类植被的分布位置和范围,确定各层片的优势树种,对现状植被提出具体的改造利用措施;(5)市政工程管线规划设计;(6)竖向规划设计;(7)估算工程量和造价,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城市森林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包括规划说明书和图纸,图纸包括:规划地区现状图,规划总平面图,各类分析图,植被规划图,管线综合图,竖向规划图,图纸比例1/500~1/2 000,反映规划设计意图的效果图,比例不限。

5 结语

城市森林规划应该面向现存问题,满足建设实践的需求。在单一的总体规划不能满足中国城市森林建设需求的情况下,建立完善的城市森林规划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情况并不相同,并没有多少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发达国家由于多年的建设积累,目前主要面临的是养护管理和更新改造的问题,因此城市森林规划多是一种管理性的规划。中国土地资源短缺、人口众多、环境压力大,城市森林建设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需要充分、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因此有必要在城市森林的各个建设环节加强规划的引导与控制,这是城市森林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建议相关部门尽快从规划体制与机制上进行落实。

[1]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3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温全平.城市森林规划理论与方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刘滨谊,马东跃,刘颂,等.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城市森林:以无锡市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为例[J].中国城市林业,2006,6(3):33-36.

[4]温全平,杨辛.环城绿带详细规划指标体系探讨:以上海市宝山区生态专项建设管理示范基地规划为例[J].风景园林,2010(1):86-92.

Discussion on Urban Forest Planning System

Liu Song1,2, Zhan Mingzhu1, Wen Quanping3
(1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200092
2 Key Laboratory of Ecology and Energy-Saving Studies of Densely Populated Residences, Ministry of Education,Shanghai, 200092;
3 School of Art Design & Media,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7)

An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practical needs by urban forest developmen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verall planning of urban forest; the necessity of improving urban forest planning system was identified. Two traditional methods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were illustrated and the types of urban forest planning in consistence with the Urban Planning System were proposed. Based on practices, different types of urban forest planning were discussed.

Urban Forest, Planning,System

刘颂,博士,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景观规划设计及其技术方法研究。

2010-05-14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08BAJ10B02)。

猜你喜欢

总体规划森林规划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基于绩效的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探索——以石家庄市为例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让城市总体规划的“龙头”舞起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论沈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
哈Q森林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