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门峡市创森基础产业种苗建设

2010-02-11张玉君

中国城市林业 2010年4期
关键词:三门峡市种苗林木

张玉君

河南三门峡市林业工作总站 三门峡市 472000

林木种苗工作是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一项基础工作,以苗木培育为基础推动生态建设意义重大。文章通过调研,简述了豫西黄土丘陵山区三门峡市的林木种苗生产、基地建设、种苗工程现状,分析了种苗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措施。

林木种苗是林业生态建设的物质基础。林木种苗数量的多少关系到造林绿化的进程,种苗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林业建设成败。根据三门峡生态建设规划,到2012年,全市新增有林地19.48万hm2;森林覆盖率增长18.02个百分点。完成生态规划全市约需苗木5.5亿株。林业新形势和生态工程建设,对林木种苗的生产供应工作,以及林木种苗的品种、质量、数量、生产基地布局、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组织开展了豫西丘陵山区林木种苗与生态建设调研。

1 三门峡市林木种苗发展现状

1.1 基本情况

三门峡市地处豫西丘陵山区,全市现有土地总面积99.37万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68.5万hm2,有林地46.11万hm2。森林覆盖率46.73%,居全省第一位。全市现有活立木蓄积量为1 832万m3,林业总产值36.6亿元,林业资源综合效益价值达455.4亿元。

1.2 林木种苗生产现状

三门峡市2009年共完成大田育苗1 529hm2,占省下达任务的115%;容器育苗14 964万袋;完成绿化苗木花卉产业基地717hm2,占省下达任务的467%。全市林业育苗总计702处1 529 hm2。

(1)国有育苗:三门峡市共有5个国有苗圃,是国有育苗的主体,另有4个国有林场、林科所组织育苗。近年来,国有育苗单位依靠技术和人员优势引领苗木产业的发展。今年全市国有育苗面积88 hm2,总产苗量达2 605万株,为生态建设提供了大量优质苗木。如三门峡市苗圃建设了育苗温室两座,培育臭椿、苦楝、黄连木等优质苗木152.8万株,引进了青檀、七叶树等珍稀濒危树种种源40多个开展育苗试验。

(2)集体育苗:主要是乡镇或行政村等利用集体土地集中培育苗木。近几年,由于集体土地减少等原因,集体育苗越来越少,2009年全市集体育苗面积32.5 hm2,占全市育苗总面积的2.12%。

(3)个体育苗:个体育苗是新时期林业育苗的主力军,为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培育了大批的良种苗木。2009年全市个体育苗693处,育苗面积达1 441hm2,产苗量达12 639万株。2008年起三门峡市也对黄连木容器育苗、骨干苗圃等进行了资金扶持。个体育苗从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了进一步发展。如卢氏县彦超种苗协会是2007年成立的一个民营经济联合体,会员发展到横涧、范里、沙河、城关四个乡镇,会员由60多人发展到300多人,采用“协会加农户”滚动式发展。苗木种植面积已达到目前200多hm2。年产值近千万元,带动农民户均增收5 500多元。

1.3 基地建设

通过实施《三门峡市泡桐良种基地建设》《卢氏东湾林场油松良种基地建设》《卢氏种子站侧柏良种基地建设》《渑池刺槐良种基地建设》《渑池县黄刺玫、黄荆条采种基地建设》《三门峡市杜仲优良品种与种质资源收集圃建设》《三门峡市大枣优良品种与种质资源收集圃建设》《三门峡市核桃优良品种与种质资源收集圃建设》《三门峡市黑椋子种质资源原地保护建设》《卢氏县东湾林场白皮松种源/家系保存试验林建设》《渑池县6.67hm2杨树良种采穗圃建设》等国家和省级项目,建立了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良种繁育、采种(采穗)、苗木培育等基地和配套设施,为林木种苗发展奠定了基础。

1.4 种苗工程

自2000年以来,我市共实施林木种苗工程项目10个,项目总规模1 424.29万元,项目批复总投资1 423.65万元,项目实际完成总投资786.8万元。如卢氏县东湾林场油松良种基地2008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42万元,疏伐了89.3hm2油松母树林,建设了20hm2油松种子园,改建了12hm2油松子代测定林,建立了收集区10hm2,建立采穗圃和繁殖区10hm2。实施林木种苗工程后,全市种苗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发展,改变了多年来存在的种苗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使原苗圃场的面貌,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生产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增强了发展后劲,为造林绿化提供了优质苗木。

1.5 成效

发展林木种苗,不仅是完成生态建设任务,提高造林成效的重要措施,而且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步伐的重要途径,更是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林业的基础。全市林木种苗已经成为林业生态建设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板块之一,种苗质量明显提高。

(1)林业育苗步伐加快,取得了双赢之效。2008年以来,各级政府利用优惠政策扶持林业育苗,省、市财政扶持林业育苗资金320多万元,出台了《三门峡市政府关于加快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意见》,为生态建设提供了大批优质苗木,生态建设又促进了育苗发展。2009年全市优良品种、优质苗木产苗量15 734万株,其中:刺槐苗2 400万株;黄连木苗2 100多万株;核桃苗1 800多万株。

(2)培育和引进新品种,运用高新技术,提高了种苗科技含量。近年来,我市组织调查培育的“仰韶黄杏”“灵宝大枣”“灵宝贵妃杏”“红宝樱桃”等林木品种通过了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认)定。同时,引进50多个名特优新品种。在育苗中推广应用了地膜覆盖、塑料大棚,日光温室,ABT生根粉及组培等新技术,提高了育苗成效。同时加快了我市林木良种化进程。如灵宝市农民张哲民自筹资金200万元,在家里建立了组培工作室,成立了草莓樱桃大院,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大樱桃吉塞拉砧木嫁接苗,成品苗年生产能力可达300万株,年产值达600多万元。

(3)育苗树种结构得到调整。我市本着“就地育苗,就近栽植”的原则,大力宣传积极推广乡土树种,加大了杨、柳、国槐、香椿、臭椿、侧柏、油松、白皮松、苦楝、皂荚、栎树、楸树、七叶树、榆树、核桃、大枣、樱桃、仰韶杏、牛心柿等的育苗力度。同时,引导群众培育生态建设急需的黄连木生物质能源树种和通道绿化类苗木。

(4)采取多种措施,拓宽了苗木销售渠道。灵宝市九麟生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采取订单育苗措施,定向为甘肃省等西部地区培育文冠果苗木。灵宝市草莓樱桃大院、卢氏彦超种苗协会、市苗木繁育中心、陕县窑店林场苗圃等40多家育苗单位都在互联网上销售苗木。

(5)加大种苗执法力度,净化了种苗市场。进一步规范两证发放程序,严格发放标准,强化了种源管理和标签制度,对业务人员进行了统一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对飞播造林用种和工程造林苗木加大抽检力度,扩大抽检面,严把种苗市场准入关,杜绝使用不合格种苗造林育苗,努力提高全市造林苗木质量。

(6)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提高。在育苗生产季节,育苗单位和大户雇用附近的农民帮助整地、除草、浇水、起苗等,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卢氏县东明镇祁寸湾村陈焕祥从90年代培育核桃苗发展到现在的100亩,年销售额80~150万元,带动了周边乡村群众育苗的积极性,祁寸湾100多人组成核桃育苗专业服务队分赴陕西,山西,湖北,新疆等地传授核桃嫁接技术、承接核桃育苗嫁接任务,2009年服务队经济收入达200多万元。

(7)加强了育苗与造林的衔接工作,实现了苗木繁育、造林施工一体化。加强了全市林木种苗信息化服务,积极培育林木种苗市场,在全市大力推广合同制育苗,订单育苗,避免盲目生产,过度重复生产,减少了苗农损失;为降低苗木成本,保障苗木质量,根据全市造林任务和规划设计,引导造林公司都建立自己的育苗基地,就地育苗,就地栽植,实现了苗木供应、造林施工一条龙服务。

2 存在的问题

全市林业育苗仍存在着规模小、基础设施差、再生产资金缺乏、苗木销路困难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林业育苗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种苗生产供应与造林需求不相适应,导致种苗生产的结构性过剩,常规树种苗木如杨树、侧柏等大量过剩,生物质能源树种、优良乡土树种、园林苗木等短缺。一些地方种子质量比较差,生产的种苗良莠不齐;缺乏长远规划、规模经营等创大市场的观念;国有苗圃生产成本高,苗木销售困难;机制不活,信息不灵;苗木市场不完善,冲击了林业育苗,主要表现为苗木市场假、劣苗木多,品种杂,价格偏低;林木种苗质量监管力量薄弱。

3 发展对策

3.1 目标-创建地方现代种苗花卉主产体系

城区以适宜的景观树种大苗和花木为主;城郊以乡土生态绿化和经济苗木为主。建立三个中心:新品种研发和推广中心;生产销售中心;社会化、信息化服务中心。

总体思路:整合现有苗木企业,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主,建设现代化种苗生产基地,把生产、销售和社会化服务三者相结合,把生产与传统林木文化和花文化相结合。

将逐渐淘汰裸根苗,以现代化温室和大棚营养杯苗为主,大田大苗为主,实行规模化、设施化经营。

3.2 主要措施:

(1)要健全制度: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在贯彻落实好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同时,要考虑育苗投入产出比、苗木销路、自然灾害等问题,尽早建立起订单育苗制度、保护价收购制度、育苗保险制度等林业法律法规保障制度体系,促进育苗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

(2)要盘活机制:这是由山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条件、人文因素不一致所决定的。在继续推广大户承包育苗、造林公司育苗、苗木协会育苗等形式的同时,对国有苗场圃、林科所等育苗单位,可采取招投标制对外承包育苗、利用土地技术等优势吸引社会资金合作育苗、为大户提供育苗技术服务等形式,引入竞争机制,落实责任主体,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育苗成效,开展多种经营。

(3)要培育龙头: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要积极培养和树立一批有一定规模、管理好、科技含量高、有自己独特经营特色的骨干苗圃给予重点扶持,要注重引进新技术和苗木新品种,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培育一批经济效益好、知名度高、辐射能力强、能够带动苗木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大力宣传,充分发挥辐射和引导作用,吸引更多的人员、资金、技术投入林业育苗。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林业育苗的引导,积极为企业和农户牵线搭桥,采用公司加农户或村民联合体等经营形式,吸引各种投资主体发展苗木产业。

(4)要搞好服务:要大力推进苗木生产的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积极培育社会中介机构,加快建立各级苗木协会组织,使其在规范行为、开展行业服务、保障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等方面成为沟通政府与企业、农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要加强对林业育苗发展的政策、信息、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的指导和引导,充分利用现有的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建立市县有林业种苗站、乡镇有种苗检验员、重点村组有育苗技术员的扇形服务网络,通过举办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到田间地头指导等多种形式,及时为苗木花卉生产者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要搞好苗木市场信息服务,将各种苗木的市场供需信息及时提供给苗木生产企业和育苗户,增强苗木花卉生产企业和农户的抗风险能力。

(5)要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各地各部门要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措施,培育和发展苗木专业批发交易市场,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努力搞活种苗产品流通营销网络,增强市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改进交易方式和交易手段,发展种苗电子商务、仓储物流、网上交易等现代物流和交易形式,进一步拓展种苗销售渠道和市场占有率。

(6)要加强种苗执法:强化依法兴种、依法治种意识,加强种苗执法培训,进一步加强种子、种苗行政执法机构和队伍的建设,确保种苗质量安全。

另外注重加强研发技术力量和推广力度。

猜你喜欢

三门峡市种苗林木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三门峡市关工委部署春节期间 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三门峡市
三门峡市印染厂唐墓陶器研究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三门峡市果树产业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