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科黄水灌洗配合负压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观察※
2010-02-11沈楚龙李逸群
沈楚龙 李逸群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528000)
2008年2月~2009年8月,我们对本院创伤病区的慢性骨髓炎患者,利用我院自行研制的伤科黄水灌洗,结合负压引流进行临床治疗观察,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共120例,男76例,女44例。年龄20~50岁,平均37岁。
治疗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病例术前局部穿刺或经瘘管取脓性分泌物作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常规行病灶清除术,彻底清除死骨和炎性肉芽组织。术中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彻底止血。常规于开窗病段骨髓腔内或死骨清除病灶内放置冲洗管(直径0.3~0.5cm硅胶管)和引流管(直径0.6~0.8cm有侧孔硅胶管)。常规于病灶周围软组织内放置1~2根有侧孔直径0.6~0.8cm硅胶引流管并另戳孔引出,严密缝合深筋膜及皮肤以防漏气或术后漏液。石膏托外固定患肢,引流管接负压引流瓶。Ⅰ组(伤科黄水治疗组)每日予2500ml伤科黄水快速滴注,约100滴/min。Ⅱ组(抗生素治疗组)每日予庆大霉素24万U溶于2500ml生理盐水中快速滴注,约100滴/min,并密切留意保持引流管通畅。两组均予全身营养支持、功能锻炼,并观察全身及患处是否出现组织过敏反应以及刺激反应。当患者体温正常,引流液不混浊、无炎性碎屑引出,停止冲洗后24h引流液小于50ml,局部伤口无红肿热痛等征象,体温正常2周以上,复查CT或X线片、引流液细菌培养、血象、血沉正常后予以拔管。拔管次序先拔冲洗管,24h后拔引流管。
两组患者术前查血常规、血沉、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CT 或X 线片,术后第1、7、14、28天复查血常规 、血沉、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细菌培养转阴例数。术后第1、14、28天复查 CT或 X线。所有病人随访6个月~2年,观察长期疗效。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临床痊愈:肢体外形与功能正常,恢复原工作,无疼痛,疤痕柔软,与周围组织无粘连,X线检查示骨质病灶已修复或稳定,随访半年无复发。显效:肢体外形基本正常,功能良好,能完成一般工作,无疼痛,疮口基本稳定,X线检查示骨质病灶稳定,随访半年无复发。有效:肢体轻度畸形,功能部分障碍,能完成一般工作,劳累时或有疼痛,疮口基本稳定,X线检查示病灶稳定。无效:肢体畸形和功能障碍均较显著,工作需要特殊照顾,时有疼痛,疮口不稳定或遗有窦道或溃疡,X线检查示病灶不稳定。
Ⅰ组60例中临床痊愈 25例,显效14例,有效 15例,无效6例,临床治愈率41.7%。Ⅱ组60例临床痊愈12,显效13例,有效 20例,无效 15例,临床治愈率20.0%。
讨论
慢性骨髓炎是骨的慢性化脓性疾病,多发于长骨骨干,其病程缠绵,并易反复发作,长期不愈。由于其炎变和腐蚀,形成大量死骨,清除后可遗留残腔,且骨面血运差,局部深浅层软组织全部瘢痕化,潜在感染的危险性高,病情到后期有截肢的可能。
目前国内外对慢性骨髓炎的常规治疗方法是病灶清除术后应用抗生素溶液进行冲洗,但冲洗时间长(一般需2~4周)[1,2],细菌易产生耐药性,治疗后容易复发。其主要缺点有:①由于抗生素的渗透力弱,很难渗入死腔和周围纤维瘢痕组织内而发挥应有的作用;②细菌长期接触抗生素后可发生变异,产生耐药性,所以在较长时间的冲洗过程中需要反复进行引流液的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据此多次更换抗生素。③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毒副作用也较常见,如胃肠道反应、肝肾毒性、菌群失调而继发真菌感染等。另外,病人住院时间长、经济负担重。
伤科黄水是我院自行研制的中药湿敷洗涤剂,由紫草、栀子、黄连、薄荷、明矾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祛腐生肌的作用,主要用于跌打损伤、积瘀肿痛,以及风毒内侵,红肿热痛。见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或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早期,以及骨折、脱位等合并软组织损伤的早期治疗。经研究发现伤科黄水的药理作用有[3]:①抗感染;②抗炎;③促进局部软组织增生;④镇痛;⑤对实验性微循环障碍有较好的改善;⑥体外抗菌;⑦促进创面愈合。毒理研究发现:动物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短期接触伤科黄水未见产生急性毒性反应和皮肤刺激反应,重复接触未见产生过敏反应;伤科黄水长期毒性试验未见动物产生异常反应。我们在临床研究中发现,伤科黄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小鼠皮肤化脓性感染有明显治疗作用,对常见的创伤感染病源菌和条件致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作用较强。
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伤科黄水灌洗配合负压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既有效解决了病灶清除,又通过灌洗引流,局部高浓度抗菌、抑菌,从而可持续消除病灶残余炎性物及渗出,促进窦道、创口肉芽生长,有利于创面愈合,有效地控制慢性骨髓炎的发展,缩短病程,降低病残率,使肢体功能有效恢复,是一种可行的临床治疗方法,有临床推广价值。
[1]朱盛修.实用骨科手术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1231-1246.
[2]吴在德.外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76-978.
[3]钟广玲,陈志维.陈渭良骨伤科临证精要.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