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甲型H1N1流感爆发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2010-02-11高晓辉
高晓辉
吉林省白城师范学院卫生所(137000)
截至2010年3月7日,中国内地31个省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27427例;其中重症及危重病例8320例,死亡病例796例。2009年12月中上旬达到重症发病和死亡的高峰,之后呈逐渐下降趋势。根据流感的特点和历次流感大流行的经验,流感大流行通常会持续2年以上,然后转变为季节性流感,因此甲型H1N1流感将会在世界上流行相当长一段时间。高校是一个人员相对集中的场所,由于高校的社会化管理和该病的传染性的特点,大学生易受普通疫情的侵袭和影响,尤其是假期后学生从各地返校,更易造成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和流行。
1 甲型H1N1流感爆发的原因
1.1 甲型H1N1流感的自身特征
1.1.1 病毒的高变异性
流感病毒为RNA病毒,其囊膜上有许多放射状排列的突起糖蛋白,主要包括红细胞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根据HA和NA的抗原性不同可将流感病毒分为多个亚型。甲型流感病毒的变异最为频繁的,一般每隔十几年就会发生一个抗原性大变异,产生一个新的毒株(抗原转变亦称抗原质变);在甲型流感亚型内还会发生抗原的小变异,表现为抗原氨基酸序列的点突变(抗原漂移亦称抗原量变)。抗原转变可能是HA抗原和NA抗原同时转变,也可能是HA抗原变异而NA抗原不发生变化或仅发生小变异。甲型流感病毒的高变异性增大了应对流感的难度,人们无法准确预测即将流行的病毒亚型,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性疫苗接种;每隔十数年便会发生抗原转变,更会产生根本就没有疫苗的流感新毒株。而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抗原发生较大变异的新型甲型流感病毒,携带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包含有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的DNA基因片断。因此,该病的传染性较大,传播速度较快,易引起疫情爆发。
1.1.2 传播途径和传染性的特殊性
甲型H1N1流感患者为主要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1]。传染源排出病原体后,目前认为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2种传播途径,在易感人群中传播和流行。甲型H1N1流感较人流感、禽流感的潜伏期长,其潜伏期一般为1~7d,患者在潜伏期内具有潜在传染性[2],容易被人们忽视。
甲型H1N1流感在人群中传播和流行,主要是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以飞沫德形式经呼吸道传播,在公共场所以及学校等人群密集场所中发生感染;同时,病毒及其患者的分泌物和体液可污染周围环境,通过手指与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正由于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容易实现,传染性较特殊,因此,容易造成疫情爆发。
1.2 学校环境的特殊性
高校是一个人员相对密集的特殊生活环境,而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是普遍易感的,该病在高校爆发与易感人群聚集是相互联系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比较集中,彼此之间交往和接触较多,同时,目前许多大学生生活学习不规律,作息时间不定,极易因机体免疫力降低造成身体抵抗力下降而感染上某些传染病[3];再有,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学生与外界接触日益增多,活动范围不断扩大,这是流感在高校学生中传播和流行的重要社会因素。
1.3 大学生缺乏应有的防病知识和意识
大学生防病知识和防病意识缺乏,很多人认为自己年纪较轻、身体强壮、免疫力较强,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强,放松了防病知识的学习,没有认识到校甲型H1N1流感爆发的严重性。
2 高校应采取的防控措施
2.1 针对疾病本身的防控措施
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主要应针对流行过程的3个基本环节采取相应措施,即管理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甲型H1N1流感的传染源是现症患者和隐性感染者。由于甲型H1N1流感得潜伏期较人流感和禽流感的潜伏期长,且潜伏期内即有潜在传染性。所以,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学生应避免接触现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有流感样症状的人以及肺炎患者。医务人员发现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应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规定,妥善隔离患者,及时报告疫情,并做好患者的转诊和治疗工作。飞沫和直接或间接传播是本病的传播途径,所以,在疾病流行期间,不要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咳嗽或打喷嚏时要背转身,用纸巾掩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要注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用肥皂和流动的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房间要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接触疑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为避免接触传播的发生,不要用手揉眼睛、摸脸、抠鼻子和接触口,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在保护易感人群方面,首选措施应积极接种疫苗,同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加户外活动,做好合理营养和合理膳食、做好防寒保暖等个人防护措施,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机体免疫力,避免受到包括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内的各种病原体感染的发生。
2.2 学校应采取的防控措施
2.2.1 加强疫情、环境和人员的监督管理工作
要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有关文件,构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突出”的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做到统一认识、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提高疫情发生后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预防和控制疫情的蔓延和扩散。
要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社会或学校出现疫情后,学生以及教职员工学习、工作和生活场所如教室、寝室、图书馆等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以切断传播途径;要引导学生不到或尽量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注意勤洗手和合理膳食,养成良好的卫生和饮食习惯。
要建立疫情发生疫情后的晨检制度。必须对学生和教职工进行体温检测,仔细询问有无流感样症状,实行日报告制度。如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应指导学生戴口罩,步行或乘坐出租车(坐在后便靠车窗的位置并打开车窗),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如为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按照医疗机构的要求进行治疗。
要严格执行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制度。疫情流行期间,应有专人负责学生和教职员工因病缺勤登记、缺勤原因追踪和随访工作。如因病缺勤并与甲型H1N1流感有关,必须按照要求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并按照要求要求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要加强大型文体活动管理。疫情流行期间,不应举办非必需的大型集会活动,尽量避免在较大教室上课,如不可避免,应打开窗户保持空气流通。
2.2.2 建立学生自我管理组织体系
疫情流行期间,学生会应增设卫生保健部,成立学校和系部卫生防疫组,班级设立卫生保健员,让学生积极参与疾病防控工作。这样,形成了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导下,通过卫生所的积极努力,逐级传递有关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信息,使学校卫生防疫工作真正落到实处,避免疫情的发生和蔓延。要充分发挥和提高学生干部的组织、管理、协调、吃苦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促进学生干部的全面发展[4],使之在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2.3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
为从根本上提高师生的文明卫生素质和自我保健能力[5],预防和控制疫情在学校内的传播和流行,必须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学校要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健康讲座、班会讨论等各种形式,宣传和普及甲流防控的相关知识,要引导和教育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倡合理营养,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培养学生自我防病意识,安全渡过甲型H1N1流感疫情流行期。
[1] 卫发明电[2009]188号.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S].2009.
[2] 张拥军,严延生.猪流感病毒和新型甲型流感H1N1病毒[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9,25(6):581-585.
[3] 余芳,何蓉,陈志国.谈大、中专院校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7):120.
[4] 李云.学生干部参与学校卫生防疫管理工作探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1):95.
[5] 杜德馥,李达.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传染病防疫工作体会[J].江苏卫生保健,2008,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