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沟通技巧

2010-02-11李翠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1期
关键词:护士老年人心理

李翠华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保障水平日益提高,人类平均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在社会人群中的比例不断增加。进入21世纪,人步入老年的顾虑,更多的不是死亡,而是由疾病带来的痛苦以及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缺陷。因此,如何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成为护理人员面临的重要工作内容。

老年心理护理学是研究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由于老年人年龄的增长,机体功能逐渐衰退,心理调节能力逐渐下降。对老年人的心理失调给予合理的心理护理,对老年疾病的快速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心理护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行为科学,是护士用自己的行为(直接或间接的)去影响患者,解除患者紧张、焦虑、悲观、抑郁、孤独等情绪,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增加患者的治疗行为,从而调动患者与疾病作斗争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 心理护理的基本要素由四部份组成

①心理护理的主体是护士;②心理护理的客体是患者;③心理护理过程中问题解决的方法体系是心理学理论及技术;④心理护理的具体目标是心理问题。

其中,心理学理论、技术是科学实施心理护理的指南。临床心理护理的实施中必须要有科学性,这就要求我们较好地掌握能指导实践的心理学理论和技能。大量的临床实践说明,仅仅停留到经验之谈的,类似于做思想工作的“教育、常助、劝说”等,虽然也能在解决某些患者的心理问题的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但其作用非常有限,往往“只治标,难治本”,然而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却可以指导护士在临床的心理护理的实施中学会如何掌握患者心理问题的一般规律,学会如何分析具有较大个体差异的患者发生心理失衡的不同原因,学会恰当地选择因人而异的心理护理对策等。

其次,心理问题的准确评估,是优选心理问题对策的前提。以往对各类患者的心理问题分析,只停留在对患者一般的,非典型的常见消极心态的描述上。如“焦虑、忧郁、恐惧、担忧”等,但这些并非所有患者心理状态的本质特征,即使他们都具有某种消极心态,其性质程度以及对患者造成的负面影响也相关甚远。所以,必须抓住患者心态的本质特征,区别各类患者产生恐惧的主导原因,才能选出为患者消除恐惧的良策。

2 现谈谈老年患者的几种异常心理变化

2.1 疑老心理

由于脑及全身器官趋于衰退和功能下降,常感力不从心,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感到老而无用,觉得自己的伤病、残疾拖累家人,产生内疚和自负,不愿接受治疗。这时候给予的对策有:给予心理安慰和支持,解除他们心理上的压力,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鼓励他们从心理上振作起来。

2.2 自尊心理

老年人常因资历老,贡献大,性格固执,特别喜欢周围的人尊敬并恭顺他们,稍不如意就发脾气。住院后对护理要求也比一般人高,总希望得到别人尊敬。对策有:出于理解和同情的心理,帮助和稳定他们的情绪,非原则性的事应尊敬或尽量照顾老年患者。

2.3 悲观心理

由于病情变化,治疗效果不明显而易产生悲观心理。对策:给予诚恳耐心体贴关怀,做到“百问不厌”,并以科学的态度给予实事求是耐心细致的解答,做到多巡视,多关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4 怕孤独心理

由于住院,退休或离休,失去了工作中和他人交往的机会,常感孤独、寂寞,久之变得易怒、多疑,对老年人的健康不利。对策:做到口勤,多问候,切忌冷淡,应动员其家属看望。

2.5 焦虑、恐惧心理

对策:护理人员应用亲切的语言,动情的体贴和入微的照顾,以淡解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

2.6 怀疑心理

老年人一旦患病变得异常敏感,及善于察言观色,怀疑自己的病情,治疗及预后,担心误诊、怕打错针、吃错药、怕万分之一的医疗差错降落在自己身上,有的凭自己一知半解的医疗知识,推断药物的效果和疾病的转归。对策:表现出严谨的态度,尽可能做到大方、自然,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减少猜疑。

3 心理护理的技巧

3.1 语言修养

心理护理的媒介不是药物或治疗工具,而是护理人员的行动、言语、态度、表情和姿势,也是护士文化素质的体现。语言能治病也能致病,激烈的语言刺激了使情绪发生很大的波动是甚至可延长病程。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所以,护士的语言不仅是与患者交往的工具,也是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通过礼貌、诚恳、自然、友好的交谈,可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疾病,解除或减轻紧张情绪,对消极悲观患者给予劝导、抚慰,可使患者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说话的基本态度与说话内容要则:讲究礼貌是同患者谈话的最基本的态度,这不仅是自身文明的表露,而且也是尊重患者的表示。一个面生的老年患者,见面时只要你尊敬他,相互间就会有亲近感,就有了交谈的基础。讲礼貌先要有恰当的称谓,如“先生”、“老杨”或“老同志”、“志杨同志”,有的人也可称其职务,其次要有服务于患者的谦恭态度,有文雅的举止、可亲的笑容、友善的语气等。

3.2 沟通技巧

3.2.1 倾听的技巧

要注意地听,可以轻声地说“嗯”、“是的“或点头,表示你接受对方所讲的内容,并希望他能继续说下去。

3.3.2 复述

如对方说:“我感到很冷”你可说:“你感到很冷,是吗?”

3.2.3 沉默

不要认为沟通必须依赖说话,而在沉默时感到不舒服,有时沉默可给对方思考的时间,反而令人感到舒适和温暖,尤其是在对方有焦虑时,或对方有些问题不愿答复时,若能保持一段时间的沉默,对方会感到你很能体会他的心情真心听取他的意见,自己的愿望受到尊重。

3.2.4 触摸

在不适于用语言表示关怀的情况下可用轻轻的抚摸代替,可使不安的人平静下来。

在与患者说话时,可提出开放式的问题启发患者谈话,如“你有何不适”同时要理解老年患者的感情,如患者说:“我讨厌医院里的一切,我想回家。”护士应回答:“我能理解你的心情……”

选择性的反映,指选择最重要的问题给以反映,如患者说:“我感到很累,我的腰很疼。”护士可问:“你累了?”或问“你的腰很疼?”,以进一步探索。

治疗性沟通的障碍:护士应注意不讲影响沟通的话语,如虚假的或一般性的安慰,为了使患者“高兴”,讲些肤浅的、一般的宽心话,如“你一定会好的”、“病情会越来越好,你放心好了”,这会使患者感到你是在敷衍了事,并不真心想了解他的感受,也不能使患者安心。

交谈的原则,应是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不是随便聊天、漫无边际的闲谈,在交谈时,避免打断对方,应注意运用心理社会的原则;交谈者之间应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提“为什么”之类的问题,如你明知吸烟有害健康,为什么还要吸烟呢?

总之,有效的沟通能使人与人之间更接近,以此取得相互的了解、心理、信任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操作前多解释一句使患者放心,手术前多安慰一句使患者消除担心,巡房时多问候一句使患者开心,出院时多关照一句使患者充满信心。

我们要努力地学好与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的心理学理论和沟通技巧,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患者的疾病能更快地得到康复。

猜你喜欢

护士老年人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认识老年人跌倒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