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乳涌泉散治疗产后缺乳36例

2010-02-11向兴华

中国民间疗法 2010年2期
关键词:通草缺乳涌泉

李 艳 向兴华

1.云南省普洱市中医医院,665000

2.云南省普洱市第二人民医院

笔者采用下乳涌泉散治疗产后缺乳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患者,年龄20~40岁的足月分娩产妇;平均年龄30岁;病程 3天~2个月;顺产16例,剖宫产20例。

诊断标准[1]:①产后排出的乳汁量少,甚至全无,不够喂养婴儿,乳房检查松软,不胀不痛,挤压乳房疼痛,乳汁难出,质稠;②排除因乳头凹陷和乳头皲裂造成的乳汁淤积不通,哺乳困难。

治疗方法

采用下乳涌泉散加减治疗。处方:当归10g,川芎10g,白芍 10g,生地黄 10g,柴胡 10g,青皮10g,通草 15g,桔梗 6g,白芷 10g,甲珠 10g(兑服),王不留行10g,甘草6g。用法:以上诸药加水适量,文火煎煮 20min,取汁 300ml,二煎煎煮 15min,取汁200ml,两煎混合,分3次温服,每日 1剂,3天为1个疗程。随症加减:气血虚弱者加党参 15g,黄芪15g;兼肾气不足者加鹿角霜12g,巴戟天15g,熟地黄12g;食欲不振、大便溏泄者加茯苓15g,淮山药15g;若有身热者加黄芩12g,蒲公英12g;乳房胀硬者加橘络 10g,路路通 12g;乳房肿胀者加蒲公英12g,全瓜蒌 12g。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治愈:乳汁分泌正常,能正常哺乳;好转:乳汁分泌增多,或乳汁分泌正常,但量少不够喂养婴儿;未愈:乳汁分泌无改变。

治疗结果:所有病例经过1~3个疗程治疗,治愈19例,好转14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为91.7%。

典型病例

患者,女,28岁。顺产后3天乳汁甚少。症见:乳汁浓稠,乳房胀硬疼痛,情志抑郁,食欲不振,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弦。诊断:产后缺乳。证属:肝郁气滞。治以疏肝解郁,通络下乳。方药:当归 10g,川芎 10g,白芍 10g,生地黄 10g,柴胡10g,青皮 10g,通草 15g,桔梗 6g,白芷 10g,甲珠10g(兑服),王不留行12g,橘络 10g,淮山药 15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服2剂后乳汁分泌增多,疼痛减轻,再服2剂而愈。

体会

缺乳始见于隋《诸病源候论》,称“产后乳无汁”[1],乳汁为血所化,赖气推动生化及分泌,只有脾胃强壮,气血充足,肝气条达,疏泄有度,乳汁才能正常分泌。妇女产后若情志失调,或产后瘀血停蓄,气血壅塞,经络不畅,乳汁生化、分泌受阻,可出现产后乳汁不通或量少,治疗以调理气血、通络下乳为原则。下乳涌泉散以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黄补血、养血以调理气血;柴胡、青皮、通草以活血理气;甲珠、王不留行以活血通络。诸药合用,共奏理气解郁、通络下乳之功。故临床能取得较好疗效。

[1]罗元恺.实用中医妇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13-214.

猜你喜欢

通草缺乳涌泉
张涌泉《<金瓶梅>词语校释》手稿
猜谜游戏谜底
通草画:穗版《清明上河图》
产后缺乳治疗研究进展
中医穴位按摩治疗缺乳、少乳、乳胀的效果观察
涌泉村(组诗)
“海丝非遗”通草画的传承教育
按摩治疗产后缺乳98例
针药并用治疗缺乳30例临床分析
冯玉钦、崔泽东、周涌泉、陈鹤翔等同志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