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针疗法治疗呃逆67例
2010-02-10徐火金
徐火金
(解放军73661部队医院,福建 仙游351251)
呃逆又称“打呃”,临床治疗方法较多,本人行医20余年中也曾采用过较多的方法治疗本症。近两年来,通过采用手针新穴针刺治疗本症67例,方法简便、疗效快捷,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共67例,其中男39例,女28例;年龄最大66岁,最小11岁;呃逆发作时间最长6个月余,最短14h,胃部手术后患者3例,余均为原发性。
治疗方法
取穴:手针新穴“呃逆穴”(手背中指第一节骨尖中央),屈指取之。
操作:患者伸出手指(男左女右),局部常规消毒后,用0.35×13mm针对准呃逆穴快速进针0.1寸左右,捻转强刺激约1~2min,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观察。如呃逆未止再针对侧手穴位,强刺激1~2min,后留针5~10min观察。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周内未再复发者;好转:呃逆没有完全消失,但呃逆发作频率降低,呃逆间隔延长或呃逆当时停止,或由于其他原因引起复发者;无效:前后症状无改善。
治疗结果:67例患者均全部治愈,其中49例选用一侧手针新穴呃逆穴针刺强刺激1~2min,呃逆即停止,留针观察5~10min后出针。另18例经双侧针刺强刺激后留针观察5~10min,呃逆停止。67例患者均在治疗后第8天电话随访,均未见复发。
典型病例
患者,男,31岁,2009年3月4日来诊。1周前饮食过急,食中出现呃逆,当时自采用屏气、吞咽法无效,后压舌催吐,就诊其他医院行体针内关、膈俞穴等治疗不效,仍频发不止,影响饮食、睡眠,前来就诊。诊断为胃气不和,气逆动膈而成。取手针新穴右侧呃逆穴直刺0.1寸捻转强刺激,约1min左右,患者呃逆即止,留针观察5min后不发作而出针。8天后电话随访未再复发,痊愈。
体会
呃逆引起的病理因素较多,但最终皆因胃气上逆动膈而成。手针新穴疗法是朱振华医师几十年在临床实践中摸索独创的一种新型疗法,注重对应、对位、对经取穴,因其手部穴位电阻较低,刺激性较强,其作用也显得快捷有效。近两年来本人采用手针新穴治疗呃逆,经实践认为此疗法治疗本症简便快捷,疗效较为确切,尤其对顽固性呃逆,疗效更为满意。但本法缺点是针刺手指背部,强刺激痛感较强,在针刺时应注意患者的体质,体质弱者可采用坐卧位。